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6日讯3月26日,枣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时代水土保持治理成效”新闻发布会。枣庄市城乡水务事业发展中心供水和水土保持技术科科长白照森在发布会上介绍,枣庄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南部地区,土壤侵蚀形式主要为水力侵蚀。根据最新的水土流失动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6日讯3月26日,枣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时代水土保持治理成效”新闻发布会。枣庄市城乡水务事业发展中心供水和水土保持技术科科长白照森在发布会上介绍,枣庄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南部地区,土壤侵蚀形式主要为水力侵蚀。根据最新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全市尚有水土流失面积762.51平方公里,以轻度侵蚀为主,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96.63%。
从区域来看,山亭区仍然是枣庄市水土流失分布的重点区域,区内地形复杂多样,山地丘陵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8.6%。水土流失易,治理难度大,目前仍有水土流失面积385.1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的50.5%。枣庄市城乡水务局将针对水土流失分布的主要区域,科学精准高效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因地制宜,系统推进综合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一体推进修山、增绿、整地、蓄水,持续提升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和作用,推动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深入开展。强化水土流失重点治理。以河流源头区、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为重点,加强山丘区生态屏障修复;以滨湖、沿运区域为重点,建设绿色生态廊道,恢复河湖基本功能,控制面源污染,加强平原区农田水土流失预防保护;以城市建成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为重点,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落实监管,建设绿色山水园林城市,改善提升人居生态环境,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扎实推进水系绿化。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原则,统筹实施河流两岸、水库和湖泊周边区域植树绿化,提升水源涵养能力,改善河湖生态。
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在山丘区重点开展国家级、省级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推动集中连片治理,提高建设标准,突出治理特色,降低侵蚀强度,减少水土流失面积。2018年以来,全市已经建成了16条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并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将继续综合施策,采取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等措施进行治理,重点围绕水源保护、生态旅游、绿色产业、和谐宜居、休闲康养等方面,系统提升治理效能。2025年计划建设3条生态清洁小流域,目前正在推进前期工作。
做好经费保障工作。充分拓宽水土保持融资渠道,积极推进以奖代补、以工代赈,发挥好村级组织、土地使用者、承包经营者作用,支持并引导社会资本和治理区群众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投入循环机制,加强金融政策支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探索生态产品培育、价值实现、反哺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目前,枣庄市通过山东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已实现水生态价值转化,正在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碳汇市场化。
闪电新闻记者 李环宇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