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豪爵UFR150上市也有段时间,争议最大的就是它的价格,都说它贵,比本田都贵,那今天咱们就来看看它是在割韭菜,还是真的值这个价!
豪爵UFR150上市也有段时间,争议最大的就是它的价格,都说它贵,比本田都贵,那今天咱们就来看看它是在割韭菜,还是真的值这个价!
豪爵UFR150起售价17880元,而本田同级的NS150GX和五本150踏板售价分别为15980元、16980元,差价最高达1900元。表面看,豪爵似乎“飘了”,但细究背后逻辑:
配置堆料:UFR150标配双气囊后减震、胎压监测、TCS牵引力控制、TFT仪表等,对比本田仅多出导航投屏等少数功能。
进口零部件成本:豪爵大量采用博世ABS、日信制动、电装TCS等进口件,而本田依赖国产件压缩成本。
品控与耐久性:豪爵以“零故障率”著称,某经销商2年售400台豪爵车无三包案例,而本田部分车型曾因发动机渗油遭投诉。
豪爵的溢价源于高配置与高成本,但消费者是否买单,取决于对“稳定耐用”与“品牌信仰”的权重。
2.动力争议:两气门发动机为何输给本田四气门?
豪爵UFR150沿用两气门发动机(10.6kW/14.2N·m),本田NS150GX则搭载四气门引擎(11.4kW/14.4N·m),动力差距明显。豪爵的回应是:
定位差异:两气门更侧重中低速扭矩,适合城市通勤;本田四气门偏向高转速性能,牺牲了低油耗。
市场策略:豪爵UHR150凭借两气门已卖出20万台,证明用户更在意稳定性而非极限性能。
在150踏板普遍追求“性能内卷”的当下,豪爵是否过于保守?
3. 设计争议:科幻造型是加分项还是败笔?
UFR150的“外星人”前脸争议极大,但豪爵试图通过原创设计突破同质化:
辨识度拉满:魔幻三灯组、闪钻尾灯等设计独树一帜,吸引年轻用户。
实车质感:厚壁灯组、全包覆车把等细节工艺远超同级,豪爵“灯厂”称号实至名归。
设计两极分化,但实车质感普遍获好评,“图片丑、实车香”成典型评价。
4. 豪爵的野心:用高价试探品牌天花板
豪爵敢于定价17880元,背后是三大战略意图:
品牌升格:通过高价产品摆脱“性价比”标签,与本田、雅马哈争夺高端市场。
技术储备:为后续中大排量车型铺路,未来或推出300cc以上踏板。
市场分化:UHR150已降价至15980元,UFR150填补其留下的价格空档,形成产品矩阵。
若消费者不认可“豪爵=高端”,可能重蹈早期国产汽车高价失败的覆辙。
5. 消费者抉择:买本田的“标”还是豪爵的“料”?
本田党:信仰“全球一哥”品牌力,看重四气门动力与二手保值率。
豪爵党:追求“零缺陷”品控,愿为进口件和耐用性多花2000元。
若UFR150成功,将打破“合资品牌定价权垄断”,推动国产摩托高端化。
最后咱们总结一下,UFR150的高价并非偶然,而是豪爵对自身品质自信的体现。尽管动力与智能配置略逊本田,但其工艺细节、稳定性及原创设计,精准切中了“务实派”用户的需求。这场定价博弈的胜负,最终将取决于市场对“国产高端化”的接受度。 兄弟们,你们觉得豪爵这定价合理不合理?或者说降到多少合适?评论区聊聊!#宝藏兴趣创作大赛##摩托车#
来源:小雨爱聊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