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0日,正值春分,也是古人的花朝节。由中共佛山市委宣传部指导,荣宝斋广州主办,禅城区委宣传部支持、禅城区博物馆协办的“花朝雅集·乙巳”在岭南名园佛山梁园风雅开场,带大家沉浸式体验了一把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展览现场
3月20日,正值春分,也是古人的花朝节。由中共佛山市委宣传部指导,荣宝斋广州主办,禅城区委宣传部支持、禅城区博物馆协办的“花朝雅集·乙巳”在岭南名园佛山梁园风雅开场,带大家沉浸式体验了一把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
花朝节,也叫“花神节”或“百花生日”,浪漫又诗意。在这一天,古人常会踏青赏花,举办各种雅集。本次活动就重现了古代花朝节的盛景,融合岭南插花、莞香、潮汕工夫茶和名家书画欣赏等“四般雅事”,把东方雅趣带回了当代生活。
插花
传统与现代融合,再现东方雅趣
活动现场,传统插花传承人孙可带来了精美的岭南插花作品。这些作品与梁园古色古香的环境相互映衬,美得让人移不开眼。孙可从小就钻研中式插花,还结合岭南文化,创立了独特的岭南花事教学体系。这次他特意选用河南禹州钧瓷和石湾陶塑作为花器,每一处细节都充满巧思。
在梁园群星草堂,悠悠莞香与氤氲茶香相互交织,让人沉醉不已。国家级非遗“莞香制作技艺”传承人现场展示焚香、品鉴的过程,带大家沉浸式感受莞香的独特韵味。另一边,潮州工夫茶传承人以茶会友,一边讲解,一边演示潮州工夫茶的冲泡与品鉴,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传统人文精神,让大家品味到茶香中的深厚文化底蕴。
活动现场
刺史家庙的荣宝斋木版水印展也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在这里,大家不仅能近距离欣赏徐悲鸿、齐白石、傅抱石、林风眠等名家经典之作的复刻品,还能领略国家级非遗项目——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的丰富层次、细腻笔触和精妙细节。
活动现场
咏春与民乐碰撞,展现非遗魅力
作为咏春拳的发源地,佛山在这次活动中邀请到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咏春拳传承人董崇华。在中央民族乐团演奏家的伴奏下,董崇华带来了精彩的表演,行云流水、刚柔并济的招式赢得了满堂喝彩。表演结束后,他还邀请观众上台一起学咏春。董崇华表示:“咏春就应该接地气,让大家在各种场合都能学习、互动 。”
咏春
中国十大青年竹笛演奏家陈莎莎与中国十大青年琵琶演奏家蒋谟潼也联袂登台,演绎了《琵琶语》《春江花月夜》《华山论剑》等经典曲目。悠扬的民乐声在梁园的亭台楼阁间回荡,为活动增添了几分典雅的气息。
活动现场
专家学者齐聚,共探传统文化发展
活动当天,高校学者、非遗传承人也齐聚一堂,围绕“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的新生”展开对谈,共同探讨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和发展路径,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对谈现场
中山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山大学视觉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冯原说:“今天的活动让可能不为人所熟知的传统花朝节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生活。石湾陶塑、咏春、岭南插花等非遗再现并汇聚一堂,这是让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产生共鸣的最佳方法,也是让传统回归并成为影响我们生活的价值所在。”
展览现场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彭圣芳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与现代设计相结合,通过创新的设计手法,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展览现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石湾陶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志伟分享了石湾陶塑的发展历程和创新实践。他表示,石湾陶塑要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元素和理念,创作出更多符合当代审美的作品。
活动现场
本次“花朝雅集·乙巳”将持续至4月6日。在这段时间里,市民游客可以走进佛山梁园,欣赏传统插花、闻香品茶、观赏名家书画,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度过一个充满诗意和雅趣的春天。
来源:艺术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