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在中东的富贵世界里,最近却出现了一个让人意外的现象,那就是被我国嫌弃的过时电子游戏竟然成为了土豪们争相追捧的对象,为何这些“电子垃圾”到底有何魔力,能够在中东掀起如此规模的消费狂潮?
提到中东的富豪,我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的形象,中东富豪更是与奢华和高端的生活紧密相连。
然而在中东的富贵世界里,最近却出现了一个让人意外的现象,那就是被我国嫌弃的过时电子游戏竟然成为了土豪们争相追捧的对象,为何这些“电子垃圾”到底有何魔力,能够在中东掀起如此规模的消费狂潮?
根据沙特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沙特的年轻人占据了超过三分之二的总人口,阿联酋的互联网普及率更是接近98%,这些年轻人几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机,而且游戏和社交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
对于富有的中东土豪来说,打游戏不仅是消磨时间的方式,更是一种身份的展示,尤其是对于那些日常生活奢华、时间自由的富豪们来说,游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与全球其他地方相比,中东玩家的消费能力十分惊人,他们在人均支出上甚至超越了日本和美国,排在全球第一。
为什么这些看似“过时”的游戏能在中东市场大受欢迎?其中的一个关键原因是,游戏中的氪金系统与中东土豪的消费心理极为契合。
中国的福建省的一家公司网龙,曾推出一款阿拉伯语版的《征服》,这款本在中国市场早已过时的游戏,却因其对中东文化的贴合,在当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款游戏中的阿拉伯风情、语言、建筑等元素的加入,使得这款游戏迅速俘获了中东玩家的心,甚至这款游戏居然在中东地区活跃了七年之久,并且每个月为网龙公司贡献超过2000万人民币的流水。
不仅如此,像《苏丹的复仇》这样的游戏也通过深入挖掘阿拉伯历史和文化,更是赢得了大量玩家的青睐。
在这款游戏中,玩家需要通过招兵买马、征战四方来重建一个“阿拉伯帝国”,这种设定完全符合当地玩家的心理需求,让他们在游戏中找到了身份的荣耀与虚拟世界中的“王者”地位。
随着中国游戏厂商在中东市场的成功,许多其他中国公司也开始试水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事实表明,在中东的游戏市场的表现非常出色。
2022年,中东地区的游戏产业收入占全球的41%,其中中国游戏厂商占据了重要地位。,随着沙特等国家加大对游戏产业的投资,未来几年这个市场将持续增长。
沙特不仅投入数百亿美元来支持本国的游戏产业,还宣布了未来380亿美元(约2700亿人民币)的投资计划,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打造出全球领先的游戏产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沙特计划成立250家游戏工作室,创造数万个就业机会,而中国的游戏公司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与沙特本地企业合作,迅速抢占了市场。
其中腾讯公司的《PUBG MOBILE》在中东地区吸金超一亿美金,位于中东地区手游榜单中的第一名,并且前20名内就有11款中国手游。
除了手机游戏在中东地区十分流行,中国开发的社交软件也在中东红遍一时。
除了游戏,中东的社交应用也是中国企业在这一地区收获财富的另一大领域,根据统计,2023年中东地区的社交媒体使用率排名全球前列,阿联酋、卡塔尔、巴林等国家的互联网用户几乎人人拥有多个社交账号。
中国的社交APP如Mico、Yalla等已经在中东市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些应用不仅能够满足当地富豪们在虚拟世界中展示自己财富的需求,还可以通过直播、打赏等功能,增强他们在社交平台上的存在感和影响力。
以Mico为例,这款APP的特色之一就是“国家PK”模式,用户可以在平台上为自己的国家加油,进行打赏争夺,这样的设定非常符合中东土豪的炫耀心态,用户们通过为国家贡献打赏,不仅能享受虚拟世界的荣誉,还能获得平台提供的虚拟奖励。
并且Yalla这款语音社交APP也通过设置等级制度来吸引土豪玩家,通过不断升级会员,用户能够在平台上获得更高的荣誉和更多的特权,这种“付费尊贵感”深深吸引了中东土豪。
为何中东的土豪们要选择发展游戏行业?
表面上这些中东富豪们似乎在沉浸于一种“人傻钱多”的狂欢,但背后却隐藏着中东国家经济转型的深层次焦虑。
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地之一,中东的石油资源虽然丰富,但随着全球新能源浪潮的兴起,这些石油的未来价值却显得日渐不确定。
沙特王储曾在一次投资会议上表示:“我们的石油资源或许还能延续70年,但全球新能源的快速崛起,可能会在10年内让黑金的价值大打折扣。”
因此许多中东国家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转型计划,试图通过发展科技产业,尤其是数字经济,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因此沙特才提出想要投入380亿美元建设游戏产业,卡塔尔也投入了巨资建设“数字绿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东的企业和政府纷纷与中国科技公司展开合作,借助中国公司丰富的数字化经验来推动本地的数字转型。
随着中东地区的数字产业迅速崛起,全球资本和科技公司也开始纷纷布局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美国的微软刚刚以高价收购了一家专门面向中东市场的AI语音公司,且收购价是中国同类公司价格的三倍。
虽然中东市场潜力巨大,但其特殊性使得“文化地雷”随时可能引发危机,例如某款中国手游因其角色服装暴露脚踝而被沙特监管机构下架。
另外一款社交APP因地图上错误使用了麦加圣城的地理位置,导致用户集体卸载,这些文化上的敏感问题,使得外来企业在进入中东市场时必须非常谨慎。
尽管中东市场上的“电子垃圾”似乎为一些中国企业带来了意外的利润,但这背后隐含的,不仅仅是土豪们的奢侈消费,更是中东国家在全球经济转型中面临的焦虑。
也许随着中东地区数字经济的逐渐发展,未来这一地区将逐渐告别石油经济,转型为全球数字经济的新高地。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 2025-01-13——《专家:沙特电子游戏产业有望成为经济多元化新引擎》
观察者网 2016-10-29——《中国制造手游《苏丹的复仇》:畅销中东,采用阿里云技术》
第一财经 2022-11-23——《中国游戏企业在中东“淘金”:当地收入占比超4成》
环球网 2023-06-10——《国产游戏“卷”进中东,为何受欢迎?》
来源:初六睡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