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教育是最公正的,高考是寒门逆天改命的最佳选择。一直以来,高考以公平公正而得人心,无论你家庭的身份地位高低、经济能力强弱,都要在同一个时间、以同样的形式、做同样的试卷,教育改变命运是真实的。
读书能否改变命运?出身不是教育的起点,出人头地也不是唯一目标。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教育是最公正的,高考是寒门逆天改命的最佳选择。一直以来,高考以公平公正而得人心,无论你家庭的身份地位高低、经济能力强弱,都要在同一个时间、以同样的形式、做同样的试卷,教育改变命运是真实的。
人自身能力水平有强弱这是很难改变的,“物尽天择”也要认命。你有钱有能力,让子女上贵族学校、甚至送子女出国上学,这都没有问题,谁让自己不如人给不了子女这些优厚的物质和金钱呢?
撇开特殊情况的个例不谈,现行的教育政策分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除小学、初中是义务教育外,其他阶段的教育都是非义务教育。
家有孩子上学的都知道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实行划片入学的,也就是按户口所在地指定学校入学就读,本意就是为了所谓的教育公正,减少学生的无序流动。
但这一政策却催生了一个特殊的名词“学区房”,于是所谓的教育公平就成了有钱人的游戏,曾几何时“学区房”被炒上了天价,普通人也只能望“房”兴叹。于是教育从拼出生地扩展到拼父母赚钱的能力水平。
如果说小学、初中入学拼的是先天命运和后天家长能力的话,具有一定的保护性和强制性。而高中入学就是后天学生自身学习成绩的大血拼。中考就是一分抵万金的独木桥,初、高中就是孩子人生经历中的第一道分水岭。中考分数决定了你走向何方,虽说不是一锤定音,但大部分人命运的齿轮确实是从此转向了不同的轨道和方向。
近日,湖南长沙教育局举行了一场中考改革相关主题的新闻发布会。这一发布会视频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和担忧,毕竟教育公平和社会上的每个家庭、每个成员息息相关。针对其中教育优待的这一举措,引起广大群众的热切关注。有的网友表示“保家卫国的英雄人物我们举手欢迎,这个高层次人才政策就是不公平”;有的网友评论“以出身定优待,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意义”,有的说“教育应公平竞争,优待破坏了教育的公正性。”……
这些网友的热议,也正是“心遇心语”所要表达的关切重点。高中阶段的教育入学应该是选拔性的,而不是照顾性的。允许对有特长的学生特招或者加分照顾,这也是选拔优秀人才的正常操作,这些特招、单招也是在统招这个范畴内运行。针对特定人的特殊规定应该合理合法,应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不滋生腐败特权。
人自身能力水平有强弱这是很难改变的,“物尽天择”也要认命,可人为的从孩子就开始拉开阶层差距确实不应该。你有钱有能力,让子女上贵族学校、甚至送子女出国上学,这都没有问题,谁让自己不如人给不了子女这些优厚的物质和金钱呢?
人在认命的同时,对一些特别的规定相当敏感,自身不如人尤可接受,对一些明显人为的干扰会反对会呐喊。宋代释惟白的一首诗《续传灯录·治平僧》,原句是:“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不听自然无,何必口喃喃。口喃喃,终不免,懊恼有何言。懊恼有何言,堵不住悠悠众口。”如果挣扎无用,那就学会躺平吧!
写在最后的声明:我是心遇心语,感谢你阅读本文!文中提到的观点仅仅是个人所思所想所感,无意针对任何特定个人或者群体,拒绝站在道德制高点不切实际的“道德绑架”,“子非鱼焉知鱼所想”?拒绝空话、大话的“水军”阴阳怪气性的评论。望自重!
来源:心遇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