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中国移动永平分公司紧紧围绕“消除数字鸿沟、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克服地理环境复杂、少数民族区域文化差异等困难,扎实推进电信普遍服务。截至2025年2月,永平县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2亿元,实现1235个自然村的网络全覆盖,其中31个最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寨基
(资料图)
近年来,中国移动永平分公司紧紧围绕“消除数字鸿沟、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克服地理环境复杂、少数民族区域文化差异等困难,扎实推进电信普遍服务。截至2025年2月,永平县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2亿元,实现1235个自然村的网络全覆盖,其中31个最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寨基站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资料图)
位于大理、保山交界处的龙街镇安吉村苍塘村民小组,曾因“一鸡鸣三州四县”的地理位置成为通信盲区。2020年,中国移动永平分公司组织突击队驻扎三个月,在悬崖峭壁间勘选出最佳站址,在道路不通、山高路陡的恶劣环境下,施工人员靠人力、马队把抱杆、基站系统抬至施工地点。基站开通时,村民李阿伯颤抖着拨通人生第一个视频电话,画面那端是在广东打工三年未归的儿子。
(资料图)
4G基站的建设让群众的生活越来越便捷,水泄乡狮子窝村大河沟村民小组属于31个最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寨基站之一。基站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驾驶越野车在碎石路上颠簸2小时后,还需攀爬40分钟陡坡,这样的“通信守护”每月要进行两次,维护成本是平原地区的5倍,但正是这31个最偏远的基站,让永平在全省率先实现5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
如今,大河沟村民小组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数字乡村”示范点。村民们通过手机,便捷地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还将自家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曾经藏在深山无人知的百年茶叶,如今畅销省内外。依托通信发展带来的商机,村里还建成了现代化茶厂,吸纳了更多的村民就业,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日子越过越红火。通信基站不仅架起了信息的桥梁,更成为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的坚实纽带,让大河沟少数民族村寨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大河沟村民小组组长罗正良指着山巅的基站塔感慨道:“现在,不仅茶叶可以通过直播卖出去,娃娃上网课也更方便了,这个铁塔比彩虹桥还金贵!”
在龙街镇贵口村,中国移动永平分公司员工马玲妮的“驻村日记”记录着变化:2023年村民首次通过电商卖出野生菌,2024年建成全州首个“5G+智慧农业”示范点,现在全县已培育“电商”农户300余户,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上百万元……
在平均海拔2000米的永平县,每一格信号都凝结着建设者的汗水,通信网络的畅通,让“通信+教育”“通信+医疗”等数字化服务惠及偏远山区。移动网络覆盖后,永平县山区群众累计享受教育资源覆盖2.3万人次,远程医疗服务惠及1.8万群众,新增农民合作社47个。永平县工信局局长龙光旭表示:“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提升网络质量,计划在2025年实现自然村5G网络全覆盖。”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数字乡村’建设,在5G网络覆盖、智慧农业等领域持续发力,让通信‘生命线’真正成为乡村振兴‘加速带’。”中国移动永平分公司总经理何俊辉表示。
来源:永平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