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后遗症超出想象,这份用药方案你必须知道!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7 08:00 2

摘要: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我国受到“乙类传染病、乙类管理”政策的规范管理。感染新冠后可出现发热、干咳及乏力为主,部分患者还可伴随有肌肉酸痛、流涕、鼻塞、咽痛、嗅觉减退或丧失等表现[2]。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我国受到“乙类传染病、乙类管理”政策的规范管理。感染新冠后可出现发热、干咳及乏力为主,部分患者还可伴随有肌肉酸痛、流涕、鼻塞、咽痛、嗅觉减退或丧失等表现[2]。

对于“长新冠”这个词汇,我们已经不再感到陌生。许多人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后,虽然急性期那些明显的症状逐渐消失,但身体依旧感到不适,各种症状持续不断,而且这种状况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根据权威研究机构的调查和研究,大约有10%到30%的新冠患者都可能出现“长新冠”的情况。为了尽可能避免“长新冠”的出现,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后,我们一定要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目前2款进口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莫诺拉韦胶囊)、5款国产药物均已获批上市(阿兹夫定片、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和来瑞特韦片、阿泰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


抗病毒药物主要针对高风险人群需在感染后尽早服用

高风险人群的判断标准

年龄大于等于 60 岁;吸烟;超重或肥胖;有基础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慢性肺病、慢性肾病、癌症,以及各种医学复杂疾病;免疫抑制性疾病或免疫抑制治疗,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者;
这些标准只要占其中一条,就可以认为是高风险人群。

对高风险人群效果更佳,并且要尽早使用,越早越好。

抗病毒药物存在毒副作用不可随意滥服

不管是进口药还是国产药,抗病毒药物都有着自身固有的毒性和风险性。除了不良反应,有的药物还具有:

生殖毒性,对生育功能有影响;遗传毒性,对细胞里的遗传物质产生影响,导致肿瘤、畸形和突变等;肝、肾毒性,肝功能或肾功能受损者慎用;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与其他药物共同对机体产生损害,例如 Paxlovid 目前发现的联用禁忌,就有数十种。这些药物应经过医生评估,只有收益大于风险时才建议使用,且需要避开互相冲突的其他药物和禁忌症。

不过在这些药物副作用表现中,国产药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竟然略胜一筹。它能够有效地加速降低体内病毒载量,进而有效缩短病程,帮助患者更快地摆脱病毒的困扰。而且,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不会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服用时无需减停其他药物,使用起来更加安全方便。

药物各有优势不同的药适合不同的人

如P药,对于高风险人群,有不错的预防重症和死亡效果研究数据相对最扎实,缺点:相对而言较难买到;与很多慢病药物有联用禁忌;重症患者治疗效果可能不佳;M药:优点:对高风险人群,有一定防重症和死亡的效果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相对更少,对肝肾损伤患者更加友好。缺点治疗效果数据不如 P药;重症患者治疗效果可能不佳;

这里不得不提我们自己的国产药氢溴酸氚瑞米德韦片,不仅可以加速降低体内病毒的载量,有效控制急性期症状,缩短病症,还能显著降低长新冠的风险。此外,在和P药头对头的研究中,起效更快,安全性也更高。对于一些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服药时也无需停用其他药物,服用起来更加安全方便。而且氢溴酸氚瑞米德韦片目前已经纳入了国家医保目录,对咱们老百姓来说,负担也比较小。

另外,没有证据证明药物能预防新冠,不要以预防为目的提前服用。

参考文献:[1]Hammond J, Leister-Tebbe H, Gardner A, et al. Oral nirmatrelvir for high-risk, nonhospitalized adults with Covid-19[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2, 386(15): 1397-1408.

[2]Jayk Bernal A, Gomes da Silva M M, Musungaie D B, et al. Molnupiravir for oral treatment of Covid-19 in nonhospitalized patient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2, 386(6): 509-520.

[3]Gray E J, Nguyen-Van-Tam J S. Molnupiravir for SARS-CoV-2 infection: Public health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 Journal of Infection, 2022.

[4]Wong C K H, Au I C H, Lau K T K, et al. Real-world effectiveness of molnupiravir and nirmatrelvir plus ritonavir against mortality, hospitalisation, and in-hospital outcomes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ambulatory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SARS-CoV-2 infection during the omicron wave in Hong Kong: an observational study[J]. The Lancet, 2022, 400(10359): 1213-1222.

来源:李扩医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