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被网友戏称为“冷若冰箱的海尔老总”周云杰火了,相关话题点击量过亿,网友自发创作表情包、剪辑视频,形成现象级传播。随后,周云杰正式入驻各社交平台,评论区成为粉丝许愿池。从被动卷入流量,到主动引导话题,高管开通账户与网友互动并不是个例,这是企业构建全维度增长
近日,被网友戏称为“冷若冰箱的海尔老总”周云杰火了,相关话题点击量过亿,网友自发创作表情包、剪辑视频,形成现象级传播。随后,周云杰正式入驻各社交平台,评论区成为粉丝许愿池。从被动卷入流量,到主动引导话题,高管开通账户与网友互动并不是个例,这是企业构建全维度增长策略的绝佳营销机会,也是在用户主权时代下,进行一场事关生存的适应性进化。
制造业高管集体“触网”绝非偶然行为,董明珠强势绑定个人形象、雷军降维共鸣圈粉无数、周云杰顺势而为走向前线……共同勾勒出品牌转型的路径选择。企业家成为网红,或者说是品牌“网红化”的浪潮背后,折射出传统制造业对流量话语权的某种焦虑。放下身段是关键,看似“去权威化”的举动,实则是以退为进的智慧。企业家端着架子单向输出已成过去式,拉近与年轻用户之间距离感才是现在时。
企业面对的早已不是单纯的产品交易,而是更直接的沟通渠道。三翼鸟智慧家庭体验官在B站拆解冰箱结构,卡萨帝设计师在抖音直播手绘图纸,这些场景掀开了传统制造业的神秘感,在重构中建立起用户更深刻的信任。用户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产品,他们渴望见证并参与从设计到服务的完整价值链条。这一趋势成为流量场上的生意增量,传统企业转向双向互动,可以见得用户参与共创的必然性和有效性。当用户关于冰箱嵌入尺寸的吐槽直接推动生产线调整,当空调噪音投诉触发研发团队连夜攻坚,这种即时反馈机制正在颠覆传统制造业的迭代周期。在杭州智慧园区,用户评价数据实时接入制造业的制造执行系统,每条好评自动生成工单激励产线工人,差评则触发质量追溯程序。用户也不再是被服务的对象,而成为驱动制造末梢的神经元细胞。
坚持将用户需求作为内容创作的核心坐标,是对商业本质的清醒认知。高管账号的评论区化为企业边界的评估实验室,或许连生产线上的老师傅都已经开始学习解读社交平台的情绪热力图。高管亲自下场标志着企业从产品导向到用户共生的转变,强调需求驱动,这远比“冷冰冰”的官方账号上的宣传更有温度和说服力,从而真正提升用户粘性。如今,企业的生存境地不再单纯的由厂房规模或专利数量决定,取决于能否在传统产业突围中与用户建立共生关系,用户指尖的每一次滑动,都在重塑商业世界的版图。
说到底,企业家IP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制造了多少热搜话题,而在于能否搭建起用户与产品的情感通道。在用户主权时代,主动把用户拉进你的生意圈中,让用户去驱动行业的变革。企业高管愿意以柔软的姿态与用户共筑生态,就是在进行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适应性进化。诚然,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生存之道,加强关键性、颠覆性技术攻关永远是第一要义,否则再有成效的市场营销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流量的诱惑往往伴随着危险的暗流,懂得利用但不能滥用。无论是一夜爆火的素人网红频繁翻车,还是蹭热点的城市宣传风向虎头蛇尾,被流量反噬的例子不胜枚举。站在时代转型的十字路口,企业营销不是短期炒作的流量密码,而是长期经营的用户关系。只有对事业忠诚、对服务尽责、对消费者保持敬畏,这样的企业才有资格在用户心中沉淀为真正的品牌资产。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带领企业始终坚守主业;在泼天流量面前,保持谦逊谨慎,安守初心。从舆论环境到营商环境,真正埋头赶路的“实在人”,终会通过市场检验,得到充分耐心、包容与支持。
信网评论员 秦璐
来源: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