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窍谈》第32章到35章:丹家的风火玄机,识得橐籥呼吸养命之宝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7 11:47 3

摘要:老君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故常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陆潜虚曰:“调息之法,自调心始。凝神之法,自调息始。”此圣贤仙佛之梯航,吾人入德之路也。下手学道者,必须摄念归静,行、住、坐、卧,皆在腔子里,则守静始能笃也。盖有念为

【原文】:第三十二章心神直说

(篇中兼言调息之法)

心为一身之主人,神为三品之上药。惟心与神,是二是一,不可不辨也。

老君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故常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陆潜虚曰:“调息之法,自调心始。凝神之法,自调息始。”此圣贤仙佛之梯航,吾人入德之路也。下手学道者,必须摄念归静,行、住、坐、卧,皆在腔子里,则守静始能笃也。盖有念为妄心,无念为真心,人能收念于平日,而还其所止之地,乃能专心于临时,而坚其入定之基。圣人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是也。心之静者,息亦易调。心愈细,而息愈微也。息调则神归,于是而再安其神,凝于气穴之中。夫心也,而又曰神。何也?盖心在绛宫,动以纷之则为念,静以收之则为心。即静心而返乎神室,则为神。神也者,无思、无虑,无为之中无不为,无用之中藏大用,此所谓三品之大药也。凝神之际,务要与息相依,毋以神逐息,毋以神运息。逐息则神散,运息则神摇。只要息息动荡,任其天然,随其自然,斯其神愈觉凝然。迨至静极而动,是神之得乎气机。是气初破鸿濛,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修道之士,乃如是有为也哉。

【译文】:心是身体的主人,神是三品之中的上等药物,一定要知道心与神的含义。老君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故常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陆潜虚曰:“调息之法,自调心始。凝神之法,自调息始。”调息入静是普通人修行的基础,下手练习的人必须做到收摄杂念归于平静,行住坐卧皆在体内有所感应,能够守静并且做到坚持为笃。因为有杂念就是有妄心,没有杂念才是真心,练习的人如果能做到在平日里做到收摄杂念,而且能意识到杂念出现的地方,并且专心在当下的生活中,从而可以坚定的在入静之道上面练习。圣人说,知道止念后才能心定,心定之后才能入静。心静了,就可以调息,心里的念头越少,呼吸越细微。呼吸细微了以后心神就会自然回归,于是可以再安神与气血之中,这是凝神入气穴。为什么心又叫做神呢?因为心在绛宫,动的时候心就会化为念头,静下来的时候才是真心,完成静心的以后就会返还神室,神的状态是无所畏惧无忧无虑无为而无不为,这才是神气精中的最好的大药。凝神的时候必须做到心息相依,不要用意识追寻呼吸,追寻呼吸就会让神散乱,不要用意识控制呼吸,控制呼吸则会使神动摇不再平静。只需要任其自然呼吸,心神就会越来越凝炼,等到静极而动的时候,就是气机出现的时候,这个气机仿佛鸿蒙初破,寂然不动的时候感而遂通,学道的人练习到这个地步就是有所成就了。

【原文】: 第三十三章神息妙用

神者,火也。息者,风也。欲识风火玄机,须将神息安顿。神贵含光默默,息凭真气绵绵。但安其神,不逐于息。有如炉中聚火,箱管抽风,风自扇而火愈红,火愈红而金自化。可见是风来助火,并不是火去追风矣。但其中尚有机窍,欲令风箱之气专笃而吹,必使风管逼炉,使它从消息中度去,乃能煽起炉焰,火色重青。学人凝神聚气,即是火熔金,息向坎中吹,又即是引管逼炉,助风追火之势也。炉中火发,阳光腾腾。此时神即是气,气即是药。犹之火炼铁红,红铁亦火。琼琯翁所谓“火即药、药即火”者,此也。火药交融,金丹立就。若使息不内吹,徒向喉鼻中播弄,即是管不逼炉矣。不可笑乎?

【译文】:把神比喻为火,把呼吸比喻成风,想要明白风与火的玄机,必须做到神与呼吸的安顿。关于神的练习比较重要的是含光默默,呼吸的锻炼需要做到真气绵延,如果做到安神而不追寻呼吸,如同炉子里面烧火,风箱在旁边鼓动,风助火势,火越来越旺,这个道理说明的是风可以帮助火,而不是火去追寻风。其中还是有一些技巧的,想要让风箱的气能够做到专注坚定的吹,一定让风管靠近炉子,才能煽起火焰,学道的人凝神聚气就像在用火在炼金,呼吸向坎中吹去,也是一种让风管靠近炉子的做法,炉子的火越来越旺,火光腾腾,此时的神比喻成气,气就是药。就像是烧红了的铁,也是火的属性,琼琯翁说火势药,药也是火,火药交融,金丹立成。如果只在口鼻之间折腾,就是风管不靠近炉子,那就太可笑了。

【原文】第三十四章神息再论

息静则神归,凝神之法,固赖调息。神定则息住,调息之法,亦赖乎凝神也。盖其存神于虚,则内息方有。所以息恋神而住,神依息而留。神息两平,若存若亡,不知神之为息,息之为神也。火得风而煽,风得火而灼。相维相系,又不知风之为火,火之为风也。功夫纯熟,真有不可以文字形容者。

【译文】:呼吸静下来之后心神就会回归,凝神的办法其实靠调息达到。心神安定呼吸就会细微,调息之法全在调神,把神放置在虚空之处,内息就会出现,其实是神息相依,若有若无的,意识和呼吸融为一体,不再分彼此。炉火获得风的帮助变得更旺,风得到火的加热而变得灼热,风与火融为一体,功夫纯熟了以后,文字形容不出来那种玄妙的感觉。

【原文】:第三十五章气息妙用

曹元君云:“我与诸君说端的,命蒂从来在真息。”以真息为命蒂,何也?盖吾人以后天之呼吸配先天之呼吸,而先天之呼吸乃是身中真气,被息引动,悠悠来往。斯时也,是息动耶?是气动耶?息动气亦动,两不分明。息中有气也,故曰真息氤氲。气中有息也,故曰真息橐龠。真息动而真气生,真气来而命蒂生。复命之根,养命之源,护命之宝,诚在乎真息而已。

【译文】:曹元君说:我与诸君说清楚,修行命蒂就在真息上面,人以后天呼吸配合先天的呼吸,先天呼吸乃是身中真气,但是被呼吸引动,悠悠来往,这个先天呼吸是什么呢?是呼吸引动体内的细微筋膜一层一层的鼓动,气动就会膜动,气膜一体,这个叫做真息氤氲。气中有息,又叫真息橐籥,橐籥呼吸,这个筋膜里面有很多可以用来再生的干细胞,通过呼吸引动使得干细胞处在健康的状态,可以给身体补充新细胞,是所以是养命之源,护命之宝。

来源:元始青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