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24日至25日,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红色荆南纪念馆内,一场承载历史使命与艺术担当的剧本评审会在此举行。沙洋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组织20余位专家,对大型现代戏《沙洋号飞天》展开深度研讨。
2025年3月24日至25日,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红色荆南纪念馆内,一场承载历史使命与艺术担当的剧本评审会在此举行。沙洋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组织20余位专家,对大型现代戏《沙洋号飞天》展开深度研讨。
该剧以1939年日军“天皇号”轰炸机坠落沙洋孔家滩事件为背景,聚焦国共合作抗战的壮阔篇章,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省、市、县专家评审团在《沙洋号飞天》评审现场
开幕:使命引领 赓续血脉
上午9时,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陈卫国宣布评审会开始。会议首先传达了县委书记陈威的批示:“创作《沙洋号飞天》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政治任务,必须坚持‘历史为骨、艺术为翼’,打造一部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湖北省军区原副政委刘建新少将到会指出:“这部剧承载着国防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双重使命,必须打造成经得起时代检验的精品力作,要让这部剧成为新时代国防教育的生动载体,让抗战精神直抵人心。”
湖北省沙洋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小云(右)和老促会会长陈卫国(左)在《沙洋号飞天》评审现场
主创汇报:军旅情怀铸就历史担当
编剧原武汉军械士官学校副政委许忠祥大校,汇报了从构思到完稿的创作历程,展示了历时四年创作的文稿(约7683字)和《鄂西抗战日志》影印件及数十份解密档案。
该剧以曾霞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民族危亡之际,坚决贯彻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与国民党携手发动群众、在地下党的支持下支援部队,守护民族尊严,修复被击毁日机,重上蓝天打击日寇侵略者,推动全民族抗战,展示全民族抗战精神的红色故事。该剧剧情坚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在采访12位抗战亲历者后人的相关资料上,全景式的描述了沙洋人民遭受的苦难、军民抗击侵略者的决心。
湖北省军区原副政委、少将军衔刘建新(左)和原武汉军械士官学校副政委许忠祥大校(右)在评审现场
专家评审:多维视角凝聚智慧共识
湖北省、市军地专家团队在《沙洋号飞天》评审现场
由14位跨领域专家组成的评审团认为:该剧从历史、文学、艺术、统战等维度,全面深刻的揭示了伟大的全民族抗战精神,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不忘历史,牢记使命的好作品,对于激发沙洋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湖北省荆门市社科联一级调研员、研究员李柏武,地方史专家冯朝钧、档案学者严启柱,结合《沙洋志》从军统密电中挖掘出新的历史细节,为剧本注入更丰富的史料支撑。《今古传奇》主编毛爱红、执行主编王安君、副主编谭洁聚焦荆楚方言与民俗意象的地域特色,从文学审美角度,对人物对白的节奏与张力提出系统性建议。荆门市艺术剧院国家一级编导黄小强、戏剧理论家彭烈泉、舞台技术专家江峰还探讨了戏剧转化,智能机械舞台与全息投影技术的融合方案。荆门市老促会副会长刘锡海、学者叶师红认为,剧本紧扣国共合作主题,展现统一战线的血肉联结,从战略高度强调“突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大义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是一部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剧本。
日本“天皇号”飞机坠落在沙洋孔家滩
思想交锋:在碰撞中凝聚共识
评审中,评委们还就历史真实与艺术加工进行了广泛讨论。冯朝钧的“必须完全复刻历史细节”,王安君以“艺术需要诗性真实”的发言,得到了认识上的统一。
沙洋县委副书记周明对《沙洋号飞天》评审工作高度重视,要求“在尊重历史本质的前提下大胆创新,用艺术语言讲好‘团结御侮’的时代命题!”这一表态为研讨定调,最终形成“大事严谨、细节灵动”的创作共识。
总结部署:锚定精品创作航向
刘锡海副会长宣布《沙洋号飞天》剧本“一致通过”后,沙洋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小云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沙洋号飞天》已经列入沙洋县委年度宣传工作重点,强调以“四个尽快”推进创作,即尽快完善剧本、尽快组建团队、尽快落实资金、尽快立体传播。确保剧本“政治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沙洋县委副书记周明说:“要同步规划剧目与红色文旅的深度融合,让《沙洋号飞天》成为沙洋的文化名片。”
尾声:从历史走向未来
暮色中的红色荆南纪念馆,汉江涛声隐隐传来。据悉,《沙洋号飞天》计划于2025年9月3日在纪念馆广场首演。
湖北省荆门市老促会副会长李华清、沙洋县老促会秘书长何庆雄参加了评审会全过程。
沙洋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江峰
来源:中国三农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