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型诈骗!广西一花店老板接到“现金花束”订单,卷进洗钱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7 13:06 2

摘要:3月25日-27日,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听取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区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情况的报告。记者了解到,广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取得“三降两升”(警情、立案、案损同比下降,打击数、挽损数同比上升)良好成效

3月25日-27日,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听取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区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情况的报告。记者了解到,广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取得“三降两升”(警情、立案、案损同比下降,打击数、挽损数同比上升)良好成效。2024年以来,全区立案数同比下降42.8%,案损同比下降42%,案损降幅排全国前列。

我区公布三起电信网络诈骗

典型案例

一、南宁张某帮他人转账、取现 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24年2月3日,南宁市青秀区的张某在一个名为“飞机”的聊天软件上结识了网友“飞静”,“飞静”不仅向张某介绍所谓的赚钱“门路”,还频繁邀请他线下聚会。不久,“飞静”便向张某提出,让张某使用他的个人银行卡帮助其进行转账和取现,并向张某承诺按“转账金额的3%和提取现金的5%”支付佣金。然而,当张某在银行柜台取现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经调查,张某先后帮助他人取现5次,取出的资金涉及3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非法获利1000元。事后张某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警方提醒

切勿因眼前利益而为不法分子提现或洗钱,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还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同时,要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不要出租出借或出售,以免被不法分子用于实施诈骗或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二、花店接“现金订单”损失5千元!商家需警惕新型诈骗手段

贺州市昭平县的黄女士经营着一家花店。2024年3月,她接到一个网络订单,对方要求制作一束名为“有钱花”的花束——花束内需放入5200元现金,并邮寄到指定地点。至于这5200元现金,对方提出“通过银行卡转账支付“,黄女士便欣然答应,并向其提供了个人银行卡卡号;很快,黄女士便收到了5200元转账。然而没想到的是,当黄女士用5200元现金放进花束并将花束邮寄到指定地点后,猛然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冻结了,于是迅速报警。经警方调查,这笔5200元的转账款与外省的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有关。最终,这5200元被外省公安机关依法划扣,并退还给受害人。

警方提醒

诈骗分子常常选择购买烟酒、鲜花礼盒、黄金等易变现商品,并要求商家提供银行卡账户以便转账。因此,商户收到的“预付款”有可能是涉及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赃款”,成为诈骗分子的“洗钱帮凶”,不仅可能导致银行卡账户被冻结,资金也可能被划扣。商户们在收款时要仔细核实付款账号,特别是当购买人与付款账户名不符,或发现有多笔来自不同账号的转账时,应提高警惕、谨慎处理。

三、买黄金投资赚大钱?警惕“邮寄黄金”类新型骗局

2024年11月下旬,南宁横州市的文女士刷短视频的时候,刷到有主播推荐一个名为“国盛通”的炒股APP,文女士听信了主播说的“只要投入小额资金,就能赚很多钱”的说辞,于是联系上该主播。主播却称要使用黄金才能进行充值,文女士便在其引导下在网上银行购买了50克黄金并寄往对方指定的地址。一段时间后,主播告诉文女士,她的投资可以提现了,但需要先支付分红,文女士又向主播指定的账户转入80000元“分红费”。直到接到警方电话后,文某才意识到自己被诈骗了,共计被骗101755元。

警方提醒

诈骗分子通常以有“内部渠道”“内部消息”“低风险,高回报”等邀请受害人投资理财,并诱导以现金或购买黄金等贵价物品的形式,通过快递、网约车等寄递到指定地址或安排“专员”上门领取,以规避警方打击。

近年来,我区严厉打击电话引流、短信引流和寄递引流等犯罪链条,强化建模拦截能力,查扣了一大批涉诈电话卡和包裹。在群众被骗报案后第一时间止付,最大限度挽回群众损失,追赃挽损率实现翻番。同时全面排查“回流”人员在境外从事诈骗的犯罪事实,深挖偷渡组织者、同行人员、境外窝点情况,全力打组织、堵通道、断链条,打击回流人同比上升51.3%,有效阻止“回流”人员再次出境及引带他人出境。此外,广西还开展打击涉边犯罪专项行动,深化中越警务执法合作,拦截涉诈偷渡人员同比上升177%,有效斩断作案风险外溢通道。

据了解,广西还推动银行机构严格落实“三必问”(问是否认识交易对象、是否明确转款用途、是否清楚当前电诈常见手段场景),对疑似向涉诈账户转账人员进行劝阻,拦截可疑交易,防止涉诈资金转移;通过开展“资金链”专项整治,严查存量账户风险隐患,清理了一大批高风险账号;通管部门严格执行电话用户入网实名制,持续清理高风险号卡。

本报记者:宁惠

来源:广西法治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