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担当起新时代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我县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7 13:22 3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云南丽江考察时强调:“要保护好、利用好木府这样的重要文化地标,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元阳县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元阳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云南丽江考察时强调:“要保护好、利用好木府这样的重要文化地标,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元阳县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元阳县广大文化工作者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主线,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觉,担当新时代文化使命,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元阳故事。

南沙镇中心小学作为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教学中。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全校学生统一在操场列队跳起民族舞蹈,让学生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亲身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今年,“哈尼族大乐作”已成为该校的艺体特色和亮点,各民族学生在这里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校园里处处盛开,结出累累硕果。

校长高红芬表示:“学校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组建了‘哈尼然谷’演出团,孩子们参与演唱网络大电影《梯田姐妹》插曲《快乐小哈尼》,参与拍摄《诗经里的中国》,并在央视新闻客户端播出。此外,还将少数民族舞蹈哈尼大乐作引入课间操,举办民族刺绣班,邀请银发教师教授‘哈尼古歌’,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埋入孩子心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幸福感。”

在文化传承的广阔舞台上,校园日益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阵地。元阳县积极探索非遗进校园新模式,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歌舞引入校园,为古老文化注入新鲜血液,让青少年成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生力量。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元阳县建立了完整的传承体系。目前,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1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9个,州级18个;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8名,其中,国家级1名,省级11名,州级36名。县文化和旅游局着力办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让人们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通过举办开秧门、丰收节等农耕习俗活动,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平台。元阳县文化馆馆长、非遗传承中心主任何志科表示:“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我们将少数民族刺绣,以及元阳特有的南沙干巴、哈尼古树茶、红米酒等作为各级非遗工坊项目,带动乡村振兴。今年泼水节期间,我们将继续举办取水仪式、泼水祝福、放水灯等系列体验活动,向游客展示元阳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

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有着1300多年的稻作精耕农业历史和文化。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生态系统,是哈尼梯田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最大依托。层层叠叠的梯田孕育了世世代代的各民族人民,他们在丛山峻林间辛勤耕耘,创造了独特鲜明的民族文化。

元阳县以非遗技艺传承为抓手,发展非遗体验游,打造以古法制陶技艺为卖点的那里傣陶民俗村;常态化开展非遗“五进”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非遗走进景区、酒店、学校、社区和机关。哈尼棕扇舞、长街宴相继亮相CCTV-3《新春非遗之夜》和CCTV-1《2024中国诗词大会》,拓宽了文化保护传承渠道。以农耕文化为载体,发展传统村落游,阿者科村入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累计接待游客19.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6.54万元,分红11次。同时,盘活城乡资源,开发旅居业态,打造“旅居云南,元阳最舒适”文旅新IP;实施乡伴旅游计划,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立足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指出,要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元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天慧表示:“我们将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部署要求,突出立体气候、民族文化、传统村落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居经济、低空经济、路衍经济,擦亮千年梯田金字招牌,让游客感受‘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美好。”

近年来,元阳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持续推动文化繁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转型升级,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元阳新篇章。

来源:元阳哈尼梯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