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2年,凭借不错的厨艺,我在家乡率先办起了农家乐。尽管启动资金只有200元,但我一直充满信心,想把这个农家乐办成全县最好的。”3月4日,回忆起创业初期的经历,王三翠说。
大山里的“她力量”(主题)
陕西日报记者 杨光
“2002年,凭借不错的厨艺,我在家乡率先办起了农家乐。尽管启动资金只有200元,但我一直充满信心,想把这个农家乐办成全县最好的。”3月4日,回忆起创业初期的经历,王三翠说。
54岁的王三翠是岚皋县四季镇竹园村人。2002年,岚皋县提出“发展绿色产业,打造旅游品牌”的发展战略。在外务工的王三翠抢抓机遇,与丈夫杨文方在自家院子办起了三彩阁农家乐。
为了保证食材新鲜、菜品干净,从买菜、洗菜到炒菜都由王三翠承担。随着三彩阁农家乐生意越来越红火,王三翠推倒了老旧的土坯房,扩大规模、改善环境。升级后的三彩阁农家乐每天宾客盈门。
吃苦耐劳、宽以待人的品质让王三翠的创业路越走越宽。此后,她陆续兴办了农家宾馆,成立了岚皋县嘉瑞祥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为当地100余名群众提供了食品加工、销售等就业岗位,促进了群众增收。同时,她以订单收购的方式,带动周边80余户农户种植有机蔬菜、发展生态养殖。
“我们夫妻过去一直在昆山市打工。后来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家里老人年纪也大了,我们就回村到三彩阁农家乐打工。这样,既能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又能照顾老人。”天坪村村民高从英说。
“三翠姐对每个员工都像亲人一样,只要家里有事,她都尽可能帮忙解决。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才选择一直在三彩阁农家乐务工。”长梁村村民佐洪玲说。
事业有成的王三翠一直不忘造福家乡,回报社会。2016年,孤儿杨世林考上了重点大学,虽然享受了各种助学政策,但仍需要自己承担一部分费用。王三翠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赶到杨世林家,鼓励他好好学习,并承诺每年资助他4000元生活补贴直到大学毕业。2018年,王三翠向天坪村“红烛励学基金”捐款1万元;2022年,她再次捐款2.9万元助力家乡学子圆梦。
“我小时候读书少,长大后吃了不少没文化的亏。后来看到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我就想尽一点力,让这些孩子能有学上,成才后回报社会。”王三翠说。
“近年来,王三翠先后在残疾人帮扶等方面捐款、捐物超百万元;创办的岚皋县嘉瑞祥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吸纳52名村民进厂就业,其中农村妇女占80%;通过订单收购、劳务用工的方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四季镇党委书记陈守勇说,“王三翠还在四季镇天坪村、民主镇新喜村、城关镇东风村分别建立了800亩野油菜种植基地、600亩香椿种植基地、500亩辣椒种植基地,通过吸收村民务工、村民入股分红、订单收购等形式,带动698户2120人增收。”
一树花香满园春。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到陕西省人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王三翠在创业路上摸爬滚打20多年,在自身实现人生华丽蝶变的同时,也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她力量”。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