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两小时体育锻炼。今年以来,国家和相关部门出台了多个文件,多地也出台政策,明确要求保障学生课间正常活动和体育活动时间。体育场地够不够用?课程安排怎样才能做到科学合理?如何点燃孩子们对运动的兴趣?一起来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焦点访谈》的报道—
日前
央视CCTV-1《焦点访谈》栏目
在其“强体 励志 筑未来”报道中
把镜头对准了
临淄区金茵小学和临淄区玄龄小学
点赞学校在体教融合方面的举措与成果
金茵小学校园足球
玄龄小学特色武术大课间
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两小时体育锻炼。今年以来,国家和相关部门出台了多个文件,多地也出台政策,明确要求保障学生课间正常活动和体育活动时间。体育场地够不够用?课程安排怎样才能做到科学合理?如何点燃孩子们对运动的兴趣?一起来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焦点访谈》的报道——
在金茵小学,足球是必修课,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和水平的孩子有不同的教学方式,一、二年级主要以球性练习和足球游戏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三年级以上开始进行技巧和对抗练习。
为了推动学校足球水平的提高,金茵小学还聘请了退役的足球运动员作为校外老师给学生提供指导。近十年来,金茵小学足球队取得省级冠军5个,先后输送了11名国家队和国少队队员、9名省青少队队员。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足球爱上了体育。体育融入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融入了他们的快乐成长。
作为临淄区武术特色学校,近年来玄龄小学不断深化传统武术教学教研,全员开设了武术课程,通过开设武术课,结合阳光大课间,实现了传统武术在玄龄小学的全面普及提升,培养了学生“以武健体,以武明智,以武树德,以武振魂”的理念,进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体育是一门成长的大课,它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孩子们掌握某些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运动习惯,是会让一个孩子受益终身的。怎么把这门课上足上好,让孩子们热爱运动,有时间有地方运动?怎么让体育课变得有趣好玩?学校要挖潜也要创新,而首先就是要有“健康第一”的理念。希望通过政策推动,学校落实,能够让体育真正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快乐必修课。
来源:临淄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