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诗词学会成功召开三届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7 09:07 2

摘要:市文联副主席孟蕴慧、市文联办公室主任丁海龙;市书协主席张志军、市登山运动协会会长翟和平,魏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陈曦、魏都区文联主席仲逸文、魏都区融媒体中心主任张语、魏都区美协主席周志超;建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史丽娟;花之都文化旅游(河南)有限公司总

3月25日,春风和煦,百花盛开。许昌市诗词学会三届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暨花之都星空露营基地春季采风活动在花之都星空露营基地举行。

会议系统总结2024年工作成效,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提出将以“诗词精品年”工程为抓手,为河南文化强省建设贡献许昌诗词力量。

市文联副主席孟蕴慧、市文联办公室主任丁海龙;市书协主席张志军、市登山运动协会会长翟和平,魏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陈曦、魏都区文联主席仲逸文、魏都区融媒体中心主任张语、魏都区美协主席周志超;建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史丽娟;花之都文化旅游(河南)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静等到会祝贺。市诗词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荣誉会长、驻会顾问,应邀参会的理事,被命名的“诗词之家”代表及《建安诗苑》杂志社编辑人员等60余人参加会议。《河南日报》、《许昌日报》、魏都区融媒体中心等新闻媒体采访了会议。

学会常务副会长邢慧广代表第三届理事会做了工作报告。他说,2024年全市诗词创作成果丰硕。全年在《建安诗苑》等刊物发表作品1623首,国家级媒体刊发200余首;组织参与江苏泗洪金秋笔会等12项重点活动,斩获全国性奖项26个;新发展会员22名,会员年轻化趋势明显;建成花之都星空露营基地、焦增祥故居等多处诗词教育基地,推动诗教覆盖32所中小学。值得关注的是,创作队伍呈现“双轮驱动”特征。传统格律诗与自由诗共同发展,新生代诗人全年在中国诗歌网发稿超120首。同时,诗教工作取得突破,建安区榆林乡小学将诗词课程纳入常规教学,老干部大学律诗班学员创作量同比增长40%。

在谈到2025年的学会工作时,邢慧广说,学会将重点实施八大工程:强化党建引领,计划开展主题党日等党建活动;进一步推动“诗词精品年”建设;建立《莲城精品诗词选辑》编纂机制,实施编辑轮值制度;开展季度主题采风,重点聚焦乡村振兴等时代命题;深化“诗词七进”工程,上半年评估基层诗教成效;优化组织建设,培育乡镇诗社;加强《建安诗苑》三审三校制度,严把意识形态关;加强与各方联系等。

会议通过了驻会顾问林禹生所作的2024年度财务工作报告;听取了驻会顾问盛宝钧所做的《浅谈诗家语》诗词讲座。

听取了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襄城诗词学会会长梁寒冰所做的《我们是如何开展学会工作的》经验介绍。

会议决定增补黎坤旺、张文建为市诗词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会议决定增补刘景云、苏建军、孙中伟、田向阳、陈世杰为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富强宣读了市诗词学会《关于授予李国常家庭、冯军霞家庭“诗词之家”荣誉称号的决定》。

市文联副主席孟蕴慧向李国常颁授“诗词之家”牌匾。

会上,许昌市文联副主席孟蕴慧对学会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文艺创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她表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握时代脉搏,坚持党的领导,立足发展大局,以笔墨讴歌奋斗精神,用心用情服务基层群众。要深入贯彻省委“四高四争先”和市委“两融五城四跃升”战略部署,在守正创新中传承中华文脉,既深耕传统诗词沃土,又积极开拓现代传播渠道。通过强化培训交流、组织主题采风等举措,全面提升会员创作素养,锻造德艺双馨的诗词人才队伍,为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许昌市诗词学会会长杨凯亮表示,我们正处在大力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时代,我们要把握传统文化发展机遇,通过创作升级和传播破圈,让传统诗词焕发新时代的新光彩。今年年内计划联动多个创作基地,探索“诗词+文旅”融合新模式。举学会全会之力助推诗词精品年建设,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许昌诗词力量。

会议由学会副会长、法人代表侯庆芬主持。(文稿:建安诗苑、图片:平哥)

来源:北斗星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