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法:守护生活的 “天气盾牌”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7 15:41 2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天气变化与我们息息相关。无论是出行安排、农业生产,还是各类工程项目的推进,准确的气象信息都起着关键作用。而保障气象工作规范开展、气象信息有效运用的,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部法律。

在日常生活中,天气变化与我们息息相关。无论是出行安排、农业生产,还是各类工程项目的推进,准确的气象信息都起着关键作用。而保障气象工作规范开展、气象信息有效运用的,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部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于 1999 年 10 月 31 日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它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全社会气象活动的法律,在气象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立法目的明确,旨在发展气象事业,规范气象工作,准确、及时地发布气象预报,防御气象灾害,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气象服务 。这部法律共八章四十五条,涵盖了气象工作的方方面面。

气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九条规定: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编制气象探测设施、气象信息专用传输设施、大型气象专用技术装备等重要气象设施的建设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气象设施建设规划的调整、修改,必须报国务院批准。

编制气象设施建设规划,应当遵循合理布局、有效利用、兼顾当前与长远需要的原则,避免重复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十条规定:重要气象设施建设项目应当符合重要气象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并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前,征求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气象设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气象设施。

气象设施因不可抗力遭受破坏时,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组织力量修复,确保气象设施正常运行。

气象探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二十条规定:禁止下列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

(一)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设置障碍物、进行爆破和采石;

(二)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设置影响气象探测设施工作效能的高频电磁辐射装置;

(三)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其他影响气象探测的行为。

气象预报与灾害性天气预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对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按照职责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补充或者订正。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可以发布供本系统使用的专项气象预报。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及其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提高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服务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向社会传播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必须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并标明发布时间和气象台站的名称。通过传播气象信息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支持气象事业的发展。

气象灾害防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组织有关部门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服从人民政府的指挥和安排,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气候资源的综合调查、区划工作,组织进行气候监测、分析、评价,并对可能引起气候恶化的大气成分进行监测,定期发布全国气候状况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气候资源的特点,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保护的重点作出规划。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规划,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同级有关部门提出利用、保护气候资源和推广应用气候资源区划等成果的建议。

作为普通公民,我们要了解气象法,在生活中积极遵守法律规定,让气象法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保驾护航,成为守护我们生活的坚实 “天气盾牌”。

来源:德惠法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