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徐凤芹教授作为首届岐黄学者、首都名中医,在中医药领域成就斐然。她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首席研究员,同时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证结合防治血管衰老重点研究室主任及高水平重点学科老年病学科带头人。作为国医大师陈可冀院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丹 通讯员 李志芳 苏木东/文 廖国灵/图
3月26日,徐凤芹岐黄学者工作室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揭牌,同时举行了中医药师承教育拜师仪式。
据悉,这是2025年以来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引入的第三个岐黄学者工作室,彰显了医院在中医药领域持续发力的决心。
权威加盟:徐凤芹岐黄工作室落地
徐凤芹教授作为首届岐黄学者、首都名中医,在中医药领域成就斐然。她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首席研究员,同时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证结合防治血管衰老重点研究室主任及高水平重点学科老年病学科带头人。作为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的学术继承人,徐凤芹教授在心血管系统疾病及老年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有着深厚造诣。
工作室落户后,徐凤芹教授将定期前往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坐诊、带徒,开展临床诊疗与科学研究工作。
学科赋能:助力重点科室提升
工作室落户后,将重点赋能该院心血管病科和老年病科两大核心重点发展科室。其中,心血管病科入选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单位及广东省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症及心脏疾病介入诊断治疗方面表现突出。
老年病科是国家老年医学科规范化能力提升项目老年脏器康复建设单位,深圳市宝安区安宁疗护及惠老就医牵头单位,擅长老年疑难亚重症、老年共病及老年综合征等中西医结合诊治。
徐凤芹团队的加盟,将推动科室在急危重症救治、介入诊疗及老年病综合管理等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政策推动:宝安区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
据悉,近年来宝安区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区为契机,将人才建设作为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及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医院需借力顶尖团队的技术辐射作用,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近年来,该院通过“三名工程”、柔性引才等政策,持续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已引入8个高层次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团队,建成石学敏、刘敏如、廖品正3个国医大师工作室/传承工作站及张声生、郭军、徐凤芹等3个岐黄学者工作室及20余个名医工作室,覆盖脑病、肺病、心血管病、老年病、骨伤、妇科疾病、脾胃病、泌尿男科、皮肤科等多领域。
值得关注的是,医院二期扩建工程将于2025年投用,规划床位增至1500张,总建筑面积扩至30万平方米。
未来,医院将深化“引才引智”战略,以人才为引擎推动科教研全面发展,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
编辑:陈溶冰
来源: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