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之杰:全球电动工具核心供应商,新能源+智能家居释放增长潜能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7 15:00 2

摘要:公开资料显示,华之杰定位智能控制行业,主要为电动工具、消费电子等领域产品提供智能、安全、精密的关键功能零部件,公司是百得集团、牧田集团、TTI集团等全球电动工具巨头的关键供应商之一,近年来正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业务。本次上市,公司拟募集资金48,

据上交所公告显示,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将于3月28日召开2025年第10次审议会议,审议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之杰)的首发申请。

公开资料显示,华之杰定位智能控制行业,主要为电动工具、消费电子等领域产品提供智能、安全、精密的关键功能零部件,公司是百得集团、牧田集团、TTI集团等全球电动工具巨头的关键供应商之一,近年来正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业务。本次上市,公司拟募集资金48,608.58万元,主要用于年产8,650万件电动工具智能零部件扩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聚焦智能控制领域,一体化能力解决行业痛点

华之杰的主要产品为智能开关、智能控制器、无刷电机、精密结构件,主要应用于锂电电动工具、消费电子等领域。其中电动工具零部件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90%以上,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

电动工具的应用领域包括道路建筑、装修装饰等多个领域,其中大多应用场景均为户外作业,长期以来,电动工具均采用交流电源供电,带有电源线,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动工具的作业半径和作业条件,户外作业进展十分困难。尽管美国百得公司早前推出永磁直流电钻实现了电池供电突破,但受限于初期功率不足、电池成本高企等因素,无绳化进程始终未能打开局面。近年来,随着锂电池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升级,电动工具行业迎来结构性变革,无绳化、锂电化、大功率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推动产品向小型化、多功能集成方向加速演进。

在此背景下,成立于2001年的华之杰展现出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公司从消费电子开关及精密结构件业务起步,围绕“低电阻、低热量双MOSFET电路技术”、“非拆卸式更新程序烧录技术”、“双电机及控制系统技术”等核心技术持续攻关,系统解决了传统电子元器件存在的功耗高、体积大、寿命短等痛点,成功突破制约无绳电动工具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有力推动了行业向锂电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历经二十余年技术积淀,华之杰已完成从单一器件供应商向智能控制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跨越。通过构建智能开关、无刷电机、智能控制器三大核心产品矩阵,配合精密结构件制造能力,形成涵盖研发设计、系统集成、批量供应的完整产业闭环。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技术体系内不同产品线的协同创新已形成技术护城河,作为电子开关行业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其研发体系不仅获得德国TÜV等国际权威机构目击测试实验室认证,更通过技术交叉应用持续提升整体解决方案的竞争优势。

国内外双轮驱动,绑定下游龙头业绩稳增

全球电动工具及园林工具消费市场呈现显著地域特征:欧美地区因人工成本高企叠加浓厚的DIY文化,形成家居装修、汽修维护、草坪修剪等自主作业场景的持续需求。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北美市场自2018年超越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电动工具市场,2020年以117亿美元规模占据40.2%市场份额,欧洲则以36.1%位居第二,预计2021-2025年北美市场将以7.7%的复合增长率持续领跑,全球消费重心呈现向北美倾斜态势。

聚焦产业链竞争维度,行业呈现高度集中的市场格局。百得集团、创科实业(TTI)、博世集团等前五大厂商合计占据全球72%市场份额,头部效应显著。这种格局对供应链形成倒逼机制——电动工具制造商对零部件的品质管控严于常规行业标准,使得通过资质认证的零部件供应商能够构建稳定的合作生态,形成强者恒强的良性循环。

图:2020年全球电动工具竞争格局

中国制造力量在此过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伴随国际产业分工的结构性调整,我国不仅成为全球电动工具整机的重要生产基地,更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升级,逐步构建起从核心零部件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生态,夯实了全球供应链核心节点的战略地位。

基于对全球产业格局的前瞻判断,华之杰实施“立足中国,辐射两翼”的全球化战略。通过在中国总部构建研发制造中枢,同步在越南、墨西哥、美国等地建立产能支点,形成跨国经营的多维布局。依托这种战略部署以及一体化供应链优势,华之杰成功与国内外知名电动工具和消费电子品牌及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成为百得集团、TTI集团、佳世达集团、牧田集团、台达集团等知名企业的合作伙伴。

双轨布局的协同效应在经营数据中得以验证,招股书显示,2022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1,883.96万元、93,710.49万元和123,001.58万元,已突破十亿量级,其中境外销售贡献稳定保持在60%左右高位区间。更值得关注的是盈利能力的阶梯式增长,近三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1.01亿元提升至2024年1.54亿元,进一步印证了公司的商业价值。

电动工具行业长坡厚雪,技术创新助力长期发展

当前电动工具市场端正展现显著复苏信号,据创科实业研究报告显示,美国作为最大消费市场,其建筑材料及园林设备行业经历2023年深度去库存后,2024年已显现企稳反弹态势。库存销售比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该比值从2022年11月2.04的峰值持续高位运行,至2024年10月小幅回落至1.90,显示渠道库存逐步优化。与此同时,中国供应链表现亮眼,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电动工具出口额达97.58亿美元,同比增幅21.0%,其中10-11月单月增速分别达44.6%和32.2%,全球需求高景气延续。

图:电动工具总出口金额及同比增速

长期来看,行业增长空间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据《中国电动工具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数据显示,2011至2023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7.55%,2023年总量突破535.5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攀升至987亿美元。作为全球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制造企业有望持续分享行业扩容红利。

与此同时,无绳化转型驱动电源系统变革,锂电池凭借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正加速替代传统镍镉电池成为主流方案。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无绳类电动工具电池占比已达47%,其中中国贡献超60%的锂电池装机量,进一步凸显产业链主导地位。值得关注的是,随着锂电技术迭代和规模效应显现,电动工具用锂电池均价持续下行,这为国内企业构建“技术+成本”双重优势创造有利条件。

这种产业变革也对上游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提出了更高得技术要求。华之杰作为该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公司已构建起覆盖电子电路设计、机电一体化、精密制造的技术体系,此外,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和技术积淀,一方面紧跟行业相关技术的发展前沿,致力于探索先进技术的产业化路径,另一方面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产品需求推进研发立项,以快速响应市场动态。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获授权专利280项(含发明专利62项),另有119项专利(含发明64项)处于审查阶段,技术储备厚度持续增加。

拓展业务边界,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点燃新增量

在巩固电动工具领域技术领先地位的同时,华之杰还依托电子电路设计、机电一体化等核心技术,向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家居等领域延伸。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全球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EV volumes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418.2万辆,其中中国市场贡献67.33%份额,近七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50%,智能线控、电驱系统等核心部件的技术迭代窗口已然打开。

华之杰的技术迁移战略在此显现价值,通过汽车电子研发部的专项攻关,公司将锂电池管理、无刷电机驱动等核心技术转化应用于充电枪、电子水泵电机等产品,其中充电枪已进入量产评审阶段,400W电子水泵电机完成配套认证,智能线控制动电机预计于2024年三季度小批量生产,形成阶梯式的产品矩阵。

在智能家居领域,Statista数据显示,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正以11.42%的年均增速向2028年231.57亿美元目标跃进,这背后是智能控制器需求的结构性增长,在家电智能化率突破20%的产业背景下,华之杰的起泡机控制器、净水机控制器等研发项目精准卡位智能厨房场景。同时公司已实现吸尘器无刷电机、电机控制板等产品的批量交付,形成从技术储备到商业转化的完整链路。

值得关注的是,两大新兴领域的拓展并非孤立行为,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的电子水泵电机,还是智能家居的吸尘器控制器,都共享着公司在无刷电机控制、锂电池管理等底层技术的创新红利。这种技术复用机制不仅降低研发边际成本,更形成跨领域的协同放大效应。

从产业升级的维度来看,未来随着锂电园林机械、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智能制造相关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总体规模持续增长,华之杰在以上领域的拓展将有望帮助公司实现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在创造全新增长空间的同时构建起多元的竞争壁垒,助推公司向着成为智能控制行业内知名的世界级供应商更进一步。

来源:梧桐树下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