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净赚1个亿!290页比亚迪最强财报,究竟藏着哪些秘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7 17:29 3

摘要:在这份长达290页的史上最强财报里,除了全球销量第四、营业额7771亿元、日均净赚1个“小目标”这些信息之外,也标注了网友们最关心的供应商还款情况。

新能源一哥比亚迪,终于发全年财报了。

在这份长达290页的史上最强财报里,除了全球销量第四、营业额7771亿元、日均净赚1个“小目标”这些信息之外,也标注了网友们最关心的供应商还款情况。

那么,是否真如网上所说,比亚迪的钱是靠压榨供应商赚来的?这些钱,比亚迪都花在哪了?负债率是不是真的居高不下?未来的比亚迪,还有增长空间吗?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

01. 比亚迪危险吗?

很多人看到比亚迪的资产负债率,就认为比亚迪是“第二个恒大”,迟早药丸。

乍一看这74.64%的数字,确实挺吓人。

但其实这在汽车这种重资产、长周期的制造业里,真的太太太常见了。由于供应商与采购商回款账期长、建厂周期久等诸多因素,高负债率就是制造业里的常态!

包括远一点的全球车企,福特负债率84%、大众70%、通用75%……即便不是车企,大名鼎鼎的苹果,资产负债率也有84.4%。

这当中最关键并不是负债本身,而是负了什么样的债务。

就比如为了维持公司账上有钱运转,要是支付利息向金融机构借钱、向资本方发行债券。这些资本运作就不太健康了,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而日常经营中产生的供应商货款、员工薪酬、合同负债等,均属于无息负债,是经营本身产生的必要流水。只要新产品还在造还在卖,就属于正常现象。

目前,比亚迪一共有5846亿的总负债,其中需要支付利息的短期借款、衍生金融负债等占比不足10%,主要都是给供应商的应付账款,2416亿。

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比亚迪到底有没有用各种方式“赖账”,压榨供应商?

这就得从财报中寻找答案了。(这种公开数据要满足审查要求,不会造假)

首先,比亚迪没有拖欠超过1年的重要应付账款:

其次,比亚迪“向上游供应商付款的平均周期”是127天。虽说不及60天左右的特斯拉和小米,但根据官方消息,“优于国内主流上市车企的平均付款周期”。

也就是说,尽管我们不能排除某些个例发生(欢迎业内人士在评论区补充),但比亚迪在还款周期上,还是有一定“底线”的。

02. 钱从哪来?花到哪去?

随着2024年销量的巨幅增长,比亚迪7771亿元的营收增长了29%,也超越了特斯拉,晋升新能源品牌中的第一名。

不过有意思的一点是,比亚迪并不是只有汽车业务

包括造车卖车、售后维保、配件周边在内,这些和汽车相关的营收占比其实只有不到80%。剩下的1596亿都来源于“日用电子器件制造业”,也就是手机零部件的制造和组装。

早在去年4月份,某位比亚迪高管就在论坛上语出惊人:90%的华为、小米手机,包括苹果设备上的很多电子元器件,都是由比亚迪来加工生产的。

哪怕比亚迪从现在开始“不务正业”,也能靠手机业务撑起半边天。

而且对当下的比亚迪来说,并不像很多人印象中一样完全依赖国内市场。

去年全年,比亚迪海外销量约41万辆,海外营收占比接近28.5%。一方面是因为国外的车价更贵,另一方面也有海外手机业务加持。

所以说,现在的比亚迪属于“把鸡蛋放在了好几个篮子里”,也已经跑上了正向循环。这一天1.1亿元的净利润,还真得让人家挣!

不过众所周知,营收和利润之间还隔着个利润率。

但离谱的是,比亚迪汽车业务的毛利率已经达到22.31%——

这份成绩放眼整个中国品牌,也属于凤毛麟角。

要知道,创业10年的新势力中,还有人在盈亏线上挣扎。蔚来、理想、小鹏、零跑的毛利率分别只有9.9%、20.5%、14.3%、8.4%,热度最高的小米也不过18.5%。

真要说能稳压比亚迪的,只有华为赋能下,毛利率能达到25.5%的赛力斯了。

所以别看比亚迪一直在降价、打价格战,却一直在靠规模化效应等优势降低成本,也的的确确在汽车业务上挣到了钱。

截止到去年年底,比亚迪的现金储备达到创纪录的1549亿元。哪怕存在银行吃定期利息,一天也有850万。

嗯,他们就真拿了600亿闲置资金,出来买理财债券……

不过账面上有钱是一码事。如何分配,更能彰显企业责任与担当。

比亚迪的选择有三:一是给股东分红,二是捐款捐物,三是加强研发。

对于全体股东,比亚迪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9.74元(含税)。按照当下376块钱的股价来说,就是额外1%的收益,可以说是非常大方。

而在2024年成立30周年之际,比亚迪也宣布捐款30亿元教育慈善基金,助力国家科教事业发展。首批计划覆盖35所高校的800名优秀学子,支出1620万元。

另外,就是中国车企第一,高达542亿元的全年研发投入了。

从数据来看,从2011年开始的14年里,有13年的研发投入超过了净利润据统计,这些年比亚迪总研发投入已经近2000亿元,价值差不多100多万辆车!

如果再深究一步,好奇比亚迪近些年到底怎么博来“技术为王”这一标签的,那一定离不开比亚迪上万名研发人员的支持和帮助。

这份公开财报,虽然只字未提比亚迪的工程师文化,但却用数字展示了比亚迪让“天下英才尽入我彀中”的决心。

截止2024年底,比亚迪已经拥有超12万名研发人员,相比去年又有了20%左右的增长,对博士的吸引力也是前所未有(增幅超50%)。

甚至在社长参加的活动中,给我们这些媒体朋友们讲解技术的,也都是在项目中独当一面的博士研究员。

(不负责任地推测一下,比亚迪招聘的人才也主要面向三电领域)

纵观最近这两年,比亚迪从开年的e平台3.0、第五代DM、云辇系统、易四方易三方的技术王炸,再到今年的天神之眼全民智驾和兆瓦闪充,都在引领行业的发展。

相信未来,比亚迪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只会进一步加码。

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小细节,王传福本人的年薪其实是765万元。而全公司最贵的人才,是多次入选福布斯杰出商业女性的公司执行副总裁李柯(年薪1489.7万元)。

其中,也有不少高管年薪只有30万元,还不如一线的博士工资高(年薪约50万元)。

大家觉得,这份高管年薪合理吗?

03.比亚迪的未来

正如社长刚才所说,比亚迪在海外的布局已经成为新的增长点。

毕竟把内卷发挥到极致,也不过是争取存量市场。出海抢占全球车企的市场份额,才是中国车企在未来战略上的最优解。

目前,比亚迪已经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国际货运船队,2024年两艘汽车运输滚装船 “EXPLORER NO.1”“BYD CHANGZHOU”正式扬帆起航,让出海之路不再被全球航运市场掣肘:

到了2025年1月,比亚迪单月出口了6.63万辆新能源车,每分钟就有1.5辆新车驶出港口。这也让比亚迪首次超越奇瑞,成为中国品牌汽车出海的榜首。

无论是在泰国、马来西亚,巴西、哥伦比亚,还是英国、挪威,比亚迪都收获了不少当地用户的认可。

在积极布局销售渠道和海外产能之后,接下来只看中国新能源的东风将起。

不过到了国内这边,比亚迪却在逐步缩减国内建厂的速度。

比亚迪在建工程的账款,已经从2024年初的347亿元缩减到了199亿元。

这也就意味着,比亚迪400万的产能和销量基本已经到顶,未来几乎不会大规模扩张。未来的比亚迪,很可能会发生从“铺销量”到“增质量”的转变。

腾势、方程豹和仰望,后面要再多加把劲了。

另外,比亚迪也没忘记自己“全球领先的二次充电电池制造商”的身份。

除了让大家都开上物美价廉的新车之外,比亚迪还会在储能电池领域进一步发力,也会布局光伏产业,形成硅片、电池片、光伏组件、光伏系统等新能源全产业链布局

相信在这条从电能产生到利用、回收的路上,比亚迪一定会有更深层次的参与。

04. 写在最后

纵观比亚迪发展这20多年,终于依靠电池和整个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只不过在接下来全球汽车行业的竞争中,前路依旧艰难崎岖。这不仅是产品力之间的比拼,更涉及了能源结构、经济形势等诸多因素,也存在了太多的不确定性。

希望比亚迪能不忘初心,牢记科技平权的美好愿景,把更优秀的产品带到全球各地。

来源:电动车公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