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专精特新”答卷!《专精特新研究院》第四季圆满收官!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7 18:23 2

摘要:十一年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十一年后,京津冀协同发展硕果满枝,合力提交“11年,11万亿”亮眼成绩单。2024年,京津冀三地GDP增速分别为5.2%、5.1%、5.4%,高于全国平均,区域经济总量合计11.5万亿元。当我们从“专精特新”的视角看

十一年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十一年后,京津冀协同发展硕果满枝,合力提交“11年,11万亿”亮眼成绩单。2024年,京津冀三地GDP增速分别为5.2%、5.1%、5.4%,高于全国平均,区域经济总量合计11.5万亿元。当我们从“专精特新”的视角看待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亮眼成绩单时,会有哪些全新发现?新的十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又将怎样再升级?

3月28日21:05即将播出《专精特新研究院》节目第十二期,汇聚京津冀三地研究员: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京津冀联合办常务副主任刘伯正,河北省科学院党组书记、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河北中心理事长刘春成,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秘书长、教授 张贵,北京银行交易银行部(国际业务部)总经理鲁申平,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志起,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动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伟,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黄建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新龙,三地研究员齐聚实景研究院,以“专精特新”的视角破解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难题,携手助力新的十年跑出“加速度”。

《专精特新研究院》第四季节目迎来收官,节目自播出以来,共收获全网热搜累积超 132个,节目主话题#专精特新研究院#阅读量超 9.4亿,全网短视频播放总量超 2.9亿,多个引发社会热议的相关话题登录微博主榜实时上升榜以及文娱榜、出圈榜。以“专精特新”为镜,照见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

京津冀专精特新企业同台路演 实力争夺“限量版”融通资源包

本期节目由北京华信泰科技有限公司、天津飞旋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奥冠电源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京津冀三地专精特新企业代表齐聚实景研究院,三位创始人同台进行限时2分钟路演,由大众研究团与在场研究员共同投票,角逐优先展示企业机会,从而争夺在场研究员提供的融通资源包。

由于每位研究员仅有一次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融通资源包的机会,京津冀三地企业创始人在路演中各出“奇招”,他们究竟表现如何?他们的硬核科技能否获得大众研究团的认同?又是哪个企业获得优先展示企业短片的机会呢?

京津冀三地企业“成长的烦恼”各不相同 三地研究员合力破局

新能源电池因其高安全、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优势,引起产业界、学术界、科技界的持续关注,竞争也日渐白热化。在河北奥冠电源的研发团队做电池循环寿命实验时,却无法突破电池导电性差的瓶颈。创始人孟祥辉和团队来到北京化工大学寻求帮助,这次他能否找到失败原因?又能否成功寻得解决方案呢?

北京华信泰面临着上游供应商来料不合格率接近50%的难题,天津飞旋科技则面临着如何让产品快速打开市场的挑战,针对三家企业的实际情况,三地研究员又能给出怎样切实可行的破局之道呢?

京津冀三地企业跨界对话 “各自为战”现场变为“无敌组合拳”

芯片原子钟、磁悬浮轴承、新能源电池,三个看似领域不同的企业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又是如何形成上下游产业协同的合作关系的?当三个领域完全不同的创始人在现场首次跨界、跨领域对话时,三位企业创始人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第二个十年的时间节点上,京津冀三地研究员也在现场揭晓了未来的发力方向,未来十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又将以怎样的方式书写新篇章呢?

京津冀三地研究员共同用金融活水、创新活水、政策活水、人才活水浇灌了录制现场象征京津冀专精特新企业的花朵,伴随着花朵绽放,本季节目也迎来了圆满收官。

在本季节目中,节目组共走访了近百家北京、天津、河北、长沙的专精特新企业,见证了15家企业成长进阶的关键时刻,累积为3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搭建起合作的桥梁,为专精特新企业强链、固链、补链注入首善媒体的力量,联动两院院士、相关委办局、首都高校、投资机构、头部企业、科研院所等近百位研究员共同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扬帆远航。

敬请期待《专精特新研究院》第五季!

来源:奈奈兔剪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