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的秋天,在武汉黄陂木兰草原,我见到了文狐网的创始人兼总编方敏,她组织了一个文学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女性写作者在此聚首,评选文狐网优秀文学作品。颁奖后的星空下,一群文友读着自己的诗行,一同走进了这远方的诗境。这一切的营造者正是穿行期间忙前忙后的方敏。方
2015年的秋天,在武汉黄陂木兰草原,我见到了文狐网的创始人兼总编方敏,她组织了一个文学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女性写作者在此聚首,评选文狐网优秀文学作品。颁奖后的星空下,一群文友读着自己的诗行,一同走进了这远方的诗境。这一切的营造者正是穿行期间忙前忙后的方敏。方敏性格中有印象中湖北人特有的直爽坚定,那天她在忙碌中时而爽朗大笑,也时而内敛沉默,常常觉得性格即能力,理由不好说,但从方敏身上,似乎可以更加确定这个说法。
也即从那时起,我与文狐网结缘。开始在上面发表文章,觉得这个名字作为全球唯一华文女作家网站的名字,如此恰如其分。
狐不只是一种动物,它在中国的民间传说里,是仙,有着特殊的魅惑力。特别是到了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狐仙成了正义、善良、美丽、灵动的化身,用“文狐”来做这个网站的名字有着天然成趣的意味,我相信这来自灵感而非匠心。
方敏也提到过这个网站的创始,源于全国各地的十二位女作家,当初她们聚集在方敏发起的一个小网站上,自称“十二女子文章”。
这就更有意思了,“十二女子文章”后来成了文狐网。
我的老家与蒲松龄故居是近邻,我对于这位三百多年前曾经生活在同一空间的文学先人自然十分感兴趣,由蒲松龄常常联想到清代另一位著名的小说家,《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说不清为什么,我觉得这两位文学巨匠,有着某种特别的联系,也许来自他们对于女性有着同样的同情和体恤。忽然有一天,我似乎发现了某种线索:蒲松龄生于1640年逝于1715年,也即康熙54年,有关文献记载,那年正月二十二日,他依窗危坐而卒。而曹雪芹生于1715年,具体生日是哪一天,说法颇多,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生于蒲松龄去世之后。因此,我有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揣测,曹雪芹会不会是蒲松龄的再世?
这当然是文学赋予的想象力,但谁不喜欢美好的故事呢?从这个角度看,蒲松龄笔下狐仙们变成曹雪芹笔下的十二钗完全有可能。
时隔九年,又一场文狐之聚在北京正大中心举行,这是一个以家文化为主题的论坛,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以及全国各地的“文狐”们由网上的名字,成为线下彼此陌生又似曾相识的面孔,李顺球、张波作为当初十二位女作家的代表也亲临论坛,忙前忙后,积极张罗。大家惺惺相惜,一见如故。更值得一提的是,方敏总编还邀请到了胡玫、张泽群、朱小平、叶匡政等诸多京城文化界名士作为嘉宾,真是满堂光彩,盛况空前,他们都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为参会作家呈现一场文化盛宴。
对谈间,大家就影视作品中特别是《红楼梦》这样女性角色众多的影视作品中的性别立场问题发出讨论, 一个让人豁然醒悟的答案是:不站男性立场也不站女性立场,而是站在人性立场。这是创作者的清醒和初心,是创作者理性的认知。
曹雪芹所谓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是站在人性角度上的。他写尤二姐被家暴,贾宝玉被家暴,不是站女性立场也非男性立场,是人性立场,没有因为性别立场而狭隘,整部书的悲悯才如此惊心动魄。
蒲松龄也在《聊斋志异》自序中说过:“经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阑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
这些词句如此孤绝,与曹雪芹那句“谁解其中味”简直同出一辙,那其中真味,不就是人性之味。
那些知其味者,其在青林黑塞间,是那些不在人间的狐怪鬼妖,难道不能说明有些人间时刻反而不如鬼狐世界吗?也难怪郭沫若先生有:“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此虐入骨三分”的评论。
既然名为文狐,我们这些女性书写者,文字中的正义书写,就是影响这个世界的那些积极之光,是担有使命的。
之后获奖作家们开始座谈,大家的观点也不约而同验证了这一点。来自海外的杨慰慰、邱明等华文女作家以及国内的女作家,她们都在用心中的笔,根植于深厚的中华文化沃土之上,探索女性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歌颂这个世界的光明正义,让我们坚信这方领域也许正有蒲松龄所言的青林黑塞间的知音,亦有曹雪芹所问的谁解其中味的解得其味之人。
论坛期间,我们这一行女作家中最年轻的90后作家、博士后学者、苏州大学老师陈浩文说:妇女和男性一样作为独立的“人”,有着同等的权力、尊严和自由,这一观念,成为“五四”前后,一批知识分子的共识。
之后几天,在京城游走,在天坛,我们一众“文狐”来到回音壁,我特意跑到我们队伍对面去听,隔着人声嘈杂,我真的听见了对方传来的:“文狐声动文坛之美!”的回声,其实明白,这就是我自己的心声。
曹雪芹曾言:盛席华筵终散场。但是文学不会,无论悲凉华丽,文字永在。
我期待在文学世界里继续做一只文狐,去发现、见证和书写。
赵明,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曾做多年报社文学副刊编辑。笔耕不辍,文字先后见诸各类报纸文学副刊和《中国文学》《时代文学》《华夏文坛》等文学刊物。2009年出版文散文诗歌集《时间深处》。2015年出版散文集《送你一点盐》。2012年七月获“百世杯”全国诗歌大奖赛“十佳女诗人”称号,2020年《送你一点盐》上榜淄博市文学十大好书,2024年《送你一点盐》获文狐网优秀图书奖。
《云南政协报》是云南省唯一一份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大报,“文苑热土”是由云南政协报创办的文学副刊品牌栏目。作为传承文化、启迪思想的重要阵地,“文苑热土”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创新的理念,致力于挖掘和展示具有时代精神与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为进一步丰富文化生态,促进文学交流,现面向全国文学爱好者及作家,发起“文苑热土”新媒体文学作品征集活动。
一征稿要求内容原创:投稿作品必须为未公开发表过的原创作品,不得抄袭、套改或一稿多投。我们尊重每一位作者的创作成果,也期待您用独特的视角和笔触,为我们带来新鲜的文学体验。
题材广泛:鼓励多样化的题材和风格。您可以深入挖掘各地的地域文化,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也可以关注当代社会现象,用文学的方式探讨人生哲理;更可以描绘各地的自然美景,让读者在文字中感受祖国大美河山的美丽与神奇。
语言精炼:注重文字的美感与表达力。我们期待您的作品语言生动、情节引人入胜,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字数限制: 散文、小说类作品一般不超过3000字,以保证作品的精炼和易读性;诗歌不超过50行; 报告文学不超过8000字。
新媒体适应性:作品将在《云南政协报》微信公众号“文苑热土”栏目推送。鼓励作者考虑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特点,创作出适合网络阅读的文学作品。如采用短小的段落、生动的对话、引人入胜的情节等,让作品更加贴近读者,易于传播。
二投稿方式投稿邮箱:请将作品发送至 3822183642@qq.com。
投稿格式:作品以Word文档附件形式发送,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
联系方式:请在邮件正文中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及通讯地址,以便后续联系。
三注意事项投稿作品一经采用,即视为作者同意《云南政协报》拥有该作品的发表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
投稿者应保证作品的原创性,若因抄袭、侵权等行为引发的法律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
我们期待您的佳作!
编辑:何健美
二审:欧阳文军
终审:张居正
来源:云南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