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的北海绿树红花一步一景,克劳锐新媒体生态大会在第九年的节点上做了一个突破性决定——移师北海,3月20日上午,2025克劳锐第9届新媒体生态大会在北海开幕,汇聚来自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位内容创作者、MCN机构、平台方及品牌方,共同探讨全球内容生态新机,
“表象平稳,实则暗流涌动”这正是近两年创作者生态的真实写照。平台流量见顶,AI技术的升级,正让内容创作行业掀起一场创作效率革命。
3月的北海绿树红花一步一景,克劳锐新媒体生态大会在第九年的节点上做了一个突破性决定——移师北海,3月20日上午,2025克劳锐第9届新媒体生态大会在北海开幕,汇聚来自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位内容创作者、MCN机构、平台方及品牌方,共同探讨全球内容生态新机,在这里真正让创作者展示出和北部湾一样的潮涌之势。
一个世界型的内容活动IP正在中国悄然生长,这场万人齐聚的峰会上,观潮间探寻新途,共同探寻应对内容焦虑与AI冲击的答案。
创作者在“变与不变”中平衡
为期3天的克劳锐大会汇聚了数千位内容创作者、MCN机构,也集中呈现着全球内容生态的骄傲与焦虑。
骄傲在于参加活动的创作者几乎辐射到全球将近60亿粉丝,随处能偶遇千万达人。焦虑则在于交谈间常听到“创作瓶颈”“流量焦虑”的字眼。
这场大会真正把内容创作生态的暗流涌动搬上了台面。即便是千万创作者,也要面对头部突破空间狭小、AI技术带来的量与质的抉择。一边是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消费时长不断增长,另外一边则是用户注意力不断被多平台分散,激烈竞争下让内容创作者走向了内卷化的困境。
作为内容生态最理智的陪跑者,克劳锐似乎最有发言权,面对时代的变化和内容生态的更迭,数据就像核磁一样,精准透视行业动态。克劳锐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国内万粉以上的创作者规模接近1500万,头部容量见顶,突破空间非常狭窄,反而是能够创造个性化服务、差异化内容的有创新的作者,将产生更多的机会。
近年来不少中腰部博主异军突起,有超长视频拆解古代文学的米三汉,凭借一段450分钟讲《红楼梦》的视频吸引3亿人观看;也有挖掘内容创新的蜜蜂惊喜社直播间,通过直播+短剧、首个茶文化IP“蜜蜂侦茶局”、创新IP“蜜蜂食力派”等在淘宝直播中脱颖而出;还有生活记录博主Nicole王若晰通过家庭场景化内容吸引用户,矩阵账号“阿姨账号”单场直播GMV突破160万,验证了“内容即种草”的长期价值。
所以说优质内容一直是创作者构建商业生态的核心引擎。
对于内容创作的变化趋势,克劳锐每年都会探寻新的方向,从2023年提出长期主义,到2024年呼吁独特的创作力,再到今年克劳锐张宇彤坚定地提出“2025年是流动的黄金时代,创作者在变化中永存,呼吁创作突破界限。”她坚定地认为内容生态一直保持着“变与不变的守恒”:内容形态一直在变,用户对好内容的追求一直没变。
对此张宇彤提出,创作者需要回归到本心——“做用户需求工程师”。
抖音精选负责人曹锐指出,用户正在对“获得感”内容需求激增。就像米三汉打破传统思维重新《红楼梦》,带给观众的是舌尖上的红楼和经济学基础上的爱情;渤海小吏在B站上用3D热力图展现三国时期人口迁徙,让晦涩难懂的历史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在星球研究所超清4K的镜头中,让大家对祖国祖沧海桑田的变化有了更具象化的感知。
青年律师、百万职场博主詹秋怡还将创作比作办展,她认为“流量是一阵风,而我想办一个展,让人愿意停下看一看。”
这样看来,内容创作生态里,包括数据公司、平台、创作者都达成了一个共识:不断变化和创新才是内容升级不二法门。
AI冲击下,创意与信任不可替代
过去一年,快速崛起的AI大模型,也让不少创作者陷入“内卷化的困境”。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AI的加持,市场中的内容量呈指数级增长,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如何在海量内容中提高创作效率,创作出让粉丝和客户更满意的内容,并且获得更多的收入,都成为值得深思的课题。
天下秀数字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李檬认为,当下的不确定性是给所有创业者和内容创业者最大的激励,“面对AI技术的升级,要把AI当作一种工具,不能把它当做自己面对的竞争对手。”
可以利用AI与粉丝进行个性化互动,提高粉丝的交互感和忠诚度。借助AI工具提高创作效率,并针对不同人群的兴趣精准推送触达。甚至理想状态下,提高改善营销模式,提高创作者变现效率,和品牌转化效果。
如今看来,没跟上时代的脚步那就是退步,无论怎样AI技术的全面应用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无论创作者、平台还是品牌,最好的状态是把AI作为效率工具,而不是作为敌人或对手。
前阿里巴巴专家倪叔警示,AI将淘汰机械化内容,但创意与信任不可替代。品牌需构建“IP+私域+线下”三角模型,如泡泡玛特以情绪价值实现93%利润增长。
对此李檬也大胆提出:AI技术的发展升级,反而会驱动红人内容创作者发展,因为红人是创作内容,内容是万源之源,只有掌握内容的人才是掌握了所有的通路。其实这个结论已经得到市场数据的验证,从2019年到现在,整个市场上投在红人广告的份额已经大幅度增加了,移动互联网上90%以上的内容是由内容创作者创造的。
AI技术升级正在赋能内容生态的基建——内容生产数量、产出效率、内容质量和精准触达用户。接下来的想象力,或许将会在内容生态的商业模式上带来新的活力。
交个朋友副总裁李牧人提到,AI工具(如DeepSeek)已应用于主播话术优化与用户洞察。通过AI生成“买点、爽点、犹豫点”文案,结合真人表现力训练,直播间转化率提升30%。
技术进步往往伴随着产业升级,创作者需平衡AI效率与内容温度,避免同质化,利用AI最大化的解决效率和匹配的问题,越来越智能化的AI能做到反馈越来越准确。
结语:
追根究底,在流量焦虑与技术颠覆的汹涌浪潮里,唯有回归用户价值、坚守内容本质,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正如克劳锐总经理张宇彤所言:“流动的不是内容,而是生态的呼吸。”
唯有持续进化,方能在这场黄金时代的浪潮中,抵达更广阔的海域。行业参与者需以“长期主义”为锚,以“创新融合”为帆,在潮涌中开辟新途。
从“隔夜柠檬”到“喝出塑料袋”,茶饮品牌的舆论反应为何截然不同?
斋月期间中东有 1600 万用户都会逛这个“商场”
吴彦祖英语课狂卖500万,明星重构知识付费逻辑?
来源:科技乔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