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F1中国大奖赛举办前,在浦东机场T1航站楼的F1车手接机人群中,新闻晨报记者邂逅了资深F1车迷小司基布雷迪。当日早上,在梅赛德斯AMG车队车手乔治·拉塞尔为他签名时,无意间拿走了他的黑色水笔。这一幕被拍成视频后在社交平台上意外走红,他也因此在粉丝圈中
2025年F1中国大奖赛举办前,在浦东机场T1航站楼的F1车手接机人群中,新闻晨报记者邂逅了资深F1车迷小司基布雷迪。当日早上,在梅赛德斯AMG车队车手乔治·拉塞尔为他签名时,无意间拿走了他的黑色水笔。这一幕被拍成视频后在社交平台上意外走红,他也因此在粉丝圈中获得了“My Pen”哥的外号。而在更早的一天,他送给索伯车队巴西车手博托莱托熊猫“花花”玩偶的照片被博托莱托的母亲海外社交平台,并迅速登上当地社交媒体的热搜榜。
观赛20年,获得车手亲签500多张,小司基布雷迪自称是国内拥有“醉多车手亲笔签名”的车迷,这得益于他对围场内全部20名车手、车队工作人员以及赛事举办方的尊重与熟悉。在2025年F1中国大奖赛结束后,记者再次与他相遇。他认为,今年无论是观赛体验还是公众对赛事的关注度都有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车迷们在表达对车手喜爱的同时,如何尽量减少对车手的影响,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今年是F1中国大奖赛最热的一年“去年我同样购买了F1中国大奖赛的门票,当时周五的观众席稍显冷清,然而今年即便是工作日的周五,现场也是人头攒动。”在周五的练习赛和冲刺赛排位赛结束后的当晚,F1车迷Leo向记者感慨道:“过去,许多观众即便购买了三日通票,也常常选择性地观看周五的比赛,甚至有人只对周六的冲刺赛感兴趣。”
不少资深车迷对此也深有同感。
“去年F1中国大奖赛,中国首位F1车手周冠宇首次主场作战,亮相上海国际赛车场,我认为这对F1这项运动在中国的推广有着极大的作用,所以今年明显感觉到有不少新车迷。”小司基布雷迪说,“对于老车迷来说,今年车手阵容有了很大的洗牌,比如梅奔车队的汉密尔顿转会到了法拉利,这也引起了很多的关注,大家想多看看车手们的表现。”
在F1中国大奖赛被全城聚焦的同时,今年的观赛体验也让不少车迷感到满意:
一方面,去年,观众从地铁站出来后,距离检票口较近,周边设置的互动区常常被忽略。而今年,从地铁站出来后,必须经过车迷互动体验区,让观众在前往赛场的途中就能沉浸在F1的氛围中;另一方面,今年的赛事安排终于重新引入了车手见面会,车手们分两天与车迷们近距离互动。
“在法拉利车队与粉丝互动的时候,主持人现场教学勒克莱尔和汉密尔顿用中文高呼‘法拉利万岁’,引得现场一片欢呼。随后,周冠宇单独出来与粉丝们合影留念,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小司基布雷迪回忆道。
与赛场上的火热氛围形成鲜明对比,小司基布雷迪精心准备的签名本此次却显得格外冷清。
“每年,我都会为每位车手准备一张照片供他们签名,这次我特意选择了他们童年时期的照片,然而这次却是完成度最低的一次。因为接机的过程过于繁忙,中间有一天我没能前往,结果错失了8位车手的签名机会。”
尽管如此,他依然收获了一些极为珍贵的签名。
“这张是格雷姆的签名,他是周冠宇的经纪人,随着凯迪拉克即将在2026年进军F1,他也将担任凯迪拉克车队的领队。”小司基布雷迪向记者讲述道,“当时,很多人都没有认出他,即便认出了,也没有特意为他准备签名物料,甚至有人用其他车手的照片让他签名。而全场只有我一个人拿出了他的照片,他不仅痛快地签了名,还特意用英文写下了一个‘Thanks’。”
不过,今年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与索伯车队巴西车手博托莱托的互动。
“博托莱托是去年F2的总冠军,今年首次来到中国征战F1。因为在澳洲站的时候,他拿了一个考拉,我觉得他可能喜欢这种毛茸茸的动物。所以,我送给了他一个熊猫‘花花’的玩偶。”小司基布雷迪告诉记者,博托莱托的母亲把他抱着熊猫的照片发到社交媒体,这张照片一度登上了巴西当地社交平台的热搜。
“后来他再见到我的时候,认出了我并热情地打招呼。他告诉我,他把熊猫放在了酒店的房间里。在与他互动的过程中,我准备了一张送他熊猫时的照片,让朋友帮忙拍摄的,他很乐意地在照片上写下了‘To Brady’,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Brady是我的英文名。”小司基布雷迪感叹道,“这一刻,我觉得车迷与车手之间的情感连接达到了顶峰。这一周的辛苦和之前的准备,在这一刻都变得无比值得。”
“最终他以第14名完赛,领先队友9.4秒。对于一名新秀来说,这个成绩我已经非常满意了。”
2005年,小司基布雷迪第一次去现场看F1比赛的时候,还没有满十周岁。
“那时候还看不懂比赛,但是我曾经听我父亲说起过一次关于舒马赫的故事,红色也是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颜色,因此我的F1故事是从法拉利红和舒马赫开始的。”
2015年,曾被视为舒马赫接班人的瓦特尔加入了法拉利车队。同一年,小司基布雷迪前往新加坡留学,并从那时起连续看了5年的F1新加坡站。新加坡的接机氛围没有中国浓厚,从那时起他就常常一个人去机场接机,逐渐在海内外F1车手的接机圈子里有了一定的名气。
“当时会研究从欧洲飞到新加坡会有一个怎么样的转机,或者说从哪里直飞过来。新加坡是一个很容易与车手互动的城市,比如周五他们也有一些专门的可供车迷等候的区域,因此我那时就遇到了非常多的车手。”
从瓦特尔加入法拉利直到在2022赛季结束后正式从F1退役,小司基布雷迪也经历从在外求学到回国求职,始终是瓦特尔的忠实粉丝。
“2019年,法拉利车队成绩不佳,瓦特尔的不开心我们都能感受到。为了表达我们中国车迷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决定去新加坡站为他加油助威。我们周三下班后就踏上了旅程,凌晨6:30就抵达了酒店,休息了三四个小时后,直奔赛场,在围场门口摆好旗帜,等待瓦特尔的到来。”
2019年的新加坡站是瓦特尔F1生涯的最后一个冠军。
“由于要赶周日晚上返回上海的航班,我们在比赛结束前便提前离开了赛场。刚走到赛场外,就听到广播里播放着瓦特尔的采访,他开口就说非常感谢车迷们的支持。每当回忆起那个瞬间,我总是感慨万千,也为之后再没能在现场见到他而感到深深的遗憾。”
在瓦特尔离开F1赛场的几年后,小司基布雷迪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博托莱托这名新秀身上。
“我也是一名足球迷,我是申花队的粉丝,在国际上喜欢巴西足球队,因此对巴西国籍的车手格外关注。”
2025年,连续拿到F3、F2冠军的博托莱托成功完成三级跳,成为索伯车队的F1车手,这样的成绩在F1的历史上也不算常见,有同样记录的如皮亚斯特里等,都已经在F1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我认为他是一名非常有能力的车手,他的单圈速度已经拿得出手,长距离的速度还需要磨练,我认为他以后一定能进入更厉害的车队。”
尽管始终有关注的队伍和车手,但是无论是接机或在赛场上,他都会带上他的特制签名册,这是他成为国内拥有“醉多车手亲笔签名”的车迷秘诀。
“‘醉多车手亲笔签名’只是一个半开玩笑的说法。不过,从我开始关注F1比赛开始,我获得的车手亲笔签名的照片已经超过500张了,多数被珍藏了起来,也有一些赠送给了不能来现场观赛的车迷朋友。”
小司基布雷迪告诉记者,每一次分站比赛他准备的照片在120张左右,包括围场里的20名车手,车队领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以及F1赛事的主要工作人员。
“比如上次送机的时候我们遇到了汉密尔顿曾经的赛道工程师,只有我一个人准备了他的照片,他还跟我说一句‘nice picture’,我认为如果大家都能做好功课的话,就能获得更多的签名。”
随着大量新粉丝的车迷参加接机、送机的队伍,小司基布雷迪也发现了一些新的现象。
“有些车迷只关注自己喜欢的车手或车队,在偶遇其他车手时叫不出名字,只能说出‘Hey’、‘Sir’,而且递不出合适的物料,甚至还有的给其他车手的照片、白纸、酒店广告页给车手签字,我觉得这对车手来说是不礼貌的。”小司基布雷迪希望,每一个关注赛事的车迷,尤其是想要参与F1接机的车迷,至少能够叫出全部车手的姓名。
2025年F1中国大奖赛期间,新闻晨报推出“极速申城,燃擎之春”特刊,附带全部20名车手的海报,并专门提供空白处签名,这一设计引起了很多F1车迷的好评。
“我觉得新闻晨报做的特别好,拿这个区域去给车手签名我认为是合适的。”小司基布雷迪在采访中提到。
赛场之内,出现个别车迷推搡周冠宇的过激行为,相关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广泛议论。赛场之外,部分车迷为了一睹偶像风采,聚集在车手所住酒店的大堂,甚至地下车库蹲守;还有个别狂热车迷围堵F1车手乘坐的私人轿车,严重干扰了车手的正常出行和备赛。
车迷们对车手的喜爱固然值得理解,但在表达喜爱的同时,如何尽量减少对车手的干扰,保障车手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针对这一问题,记者也咨询了小司基布雷迪的观点。“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接机送机是车迷的自发行为,但是务必自律,避免扰乱公共秩序。在规定区域内排队等候,切勿追逐车手。”小司基布雷迪认为,车手签名是自愿行为,如果没有签名,或者直接走VIP通道也同样是合理的,不应被指责或追逐。
相比之下,蹲守酒店的车库是极其不合理的。“车手没有走地面证明他并不想被车迷打扰,因此我个人认为蹲守在酒店的地库是会让车手感到反感的。”
除此以外,小司基布雷迪认为,无论是在哪里等待车手,不拥挤、不推搡,安安静静地等待在场地管理方所划的红线之内,才是正确的行为。
“我有一次看到有车手来的时候,很多车迷一拥而上,把一些身材瘦小的车迷给挤哭了,被迫离开了队伍,我觉得这样的行为是非常不可取的,大家还是要尽可能的有一个良好的秩序。”
尽管如此,小司基布雷迪仍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F1这项运动。
“认识这项运动我觉得可以从了解F1的规则开始,比如周五、周六、周日会举办哪些赛事,哪些分站会举办冲刺赛。在熟悉规则后,可以开始关注车手和车队。F1有20位车手,每位车手都有独特的背景和故事。加入车队或车手的粉丝团体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每个大车队都有自己的车迷团体,加入这些团体可以让你感受到更浓厚的助威氛围,增强观赛体验。”
为了让新人粉丝快速感受这项运动的录取,小司基布雷迪还推荐了一些经典的比赛。
“2006年的中国站是舒马赫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冠军,他在大雨中从第六位起步,一路超车夺冠,这场比赛的气氛和紧张感令人难忘;1998年的比利时站是一场经典的雨战,事故频发,第一圈就有大量赛车冲上围栏,这场比赛的戏剧性令人惊叹;2018年的英国站,瓦特尔从后方追赶,最终夺冠,比赛过程紧张刺激;2019年的新加坡站,瓦特尔从第三位起步,最终夺得分站冠军,这场比赛也是瓦特尔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来源:周到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