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简单来说,众筹托管就是:“让家长从交学费的人,变成和你一起开校区的人。”
今天我们聊聊托管行业新模式——众筹托管。
简单来说,众筹托管就是:“让家长从交学费的人,变成和你一起开校区的人。”
过去,家长付钱是为了孩子的托管服务;现在,他们付钱是为了投资你的托管事业。
举例:你筛选20个家长每人出资3万元,共60万开一个新校区。
家长将得到三大回报:
1、孩子免费托管3年(省了3.6万学费);
2、新校区利润的10%分红;
3、优先参与高端研学活动。
核心逻辑:
[心]对家长来说“托管费白赚了,还能分红”;
[心]对托管校长来说,用家长的钱开新店,0负债扩张;
[心]如果新校区盈利,家长还能分到钱,当然愿意介绍新家长来加入。
这就是众筹托管的核心逻辑:用家长的信任和资源,解决你的资金难题,同时绑定一批“超级客户”。
干了十几年托管,我见过太多校长陷入三大死局:
“低价竞争”死局:
➡️ 隔壁托管班每月降价200元,你只能跟着降,最后利润薄得像纸。
“人力依赖”死局:
➡️ 老师一离职,你亲自带托管给孩子们辅导作业,忙得焦头烂额,家长还不满意甚至闹退费。
“重资产风险”死局:
➡️ 租场地、装修新校区,流动资金一下子没了50万,开业前两年运营都会拙肘见拙,经不起一点风浪。
而众筹托管,直接打破这三个死局:
家长出钱:你不需要抵押房子贷款,家长就是你的“投资人”;
家长绑定了:他们投了钱,孩子更不会轻易转走,甚至主动帮你宣传;
轻资产扩张:用家长的钱开新校区,亏了风险共担,赚了大家一起分。
说句实话:未来的托管行业,要么用新模式绑定家长资源,要么被成本压垮。
传统托管中,家长和机构是对立的:
家长想少交钱、多提要求;
校长想多赚钱、少惹麻烦。
而众筹托管把双方绑成“一条船”:
✅ 家长希望你多开校区,因为他们的分红和校区数量挂钩;
✅ 家长希望你服务好孩子,因为他们的投资回报和孩子稳定性相关;
✅ 家长甚至帮你解决场地、招生问题,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生意”。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
众筹托管不是“新模式”,而是“新生态”。它重新定义了托管行业的生存规则——从赚家长的钱,到和家长一起赚钱。
问题1:这和非法集资有什么区别?
▶️ 记住三条铁律:
只找精准家长(孩子在你校区托管的);
绝不承诺“保本收益”(分红和校区实际利润挂钩);
钱只能用来开新校区(每一笔支出公示)。
我们合作的校区,协议模板全部经过法律审核,敢签合同、敢开发票,这才是底气!
问题2:家长怕亏钱怎么办?
▶️ 给家长算笔账:
“王姐,您孩子一年托管费1.2万,交3万=白托管2年半!就算新校区不赚钱,您也省了3万块;如果赚钱,还能额外分红。”
——用“托底逻辑”打消顾虑,90%家长都会心动!
问题3:校区都开起来了,还要众筹干啥?
▶️ 真相:众筹不是救命稻草,而是加速器!
老校区装满→证明你有能力;
用众筹的钱开新校区→降低自己资金压力;
新校区用同样模式复制→三年裂变10家店!
记住: 众筹的核心不是“借钱”,而是绑定一群铁杆家长,让他们成为你的“品牌代言人”!
优势1:现金流前置,风险后置
传统模式:先投钱→招生→回本(周期至少1年);
众筹托管:家长先打款→用他们的钱开店→招生后直接盈利。
相当于“用明天的利润,换今天的弹药”。
优势2:家长从“消费者”变“合伙人”
过去家长挑剔服务,现在家长主动维护校区口碑;
过去怕家长退费,现在家长怕你倒闭(因为他们是股东)。
优势3:快速裂变,摆脱“单店魔咒”
单店托管的天花板就是500人,而众筹托管能让你:
➡️ 第一家用家长的钱开;
➡️ 第二家用第一家的利润开;
➡️ 第三家用众筹+利润开……
最终形成“家长众筹→开店盈利→更多家长加入”的飞轮效应。
2018年,我提出“品牌托管”时,很多人说我是骗子;
2020年,我推广“智能托管”时,有人说“搞这些虚的没用”;
如今,当我全力推动众筹托管,依然有人质疑:“家长怎么可能愿意投钱?”
时代淘汰人时,连招呼都不会打。
你可以继续用老方法挣扎,也可以抓住众筹托管的红利,彻底改变校区的命运。
-end-
作者简介:窦昆,湖北人,原省报资深编辑记者,2004年下海创办晋级教育,打造中国首个学生托管品牌,出版多部学生托管行业专著,院线电影《放学后》出品人,央视少儿频道播出托管题材动画片《小鹰晋级》出品人。
来源:远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