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供应链追求转型升级并实现降本增效的过程中,仓储库存管理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仓储库存管理涉及众多精细且相互关联的运作环节,其优化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与服务水平。
引言
在供应链追求转型升级并实现降本增效的过程中,仓储库存管理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仓储库存管理涉及众多精细且相互关联的运作环节,其优化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与服务水平。
本文聚焦仓储库存领域,深入分析如何合理运用库存管理方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本文会探讨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仓库智能化的管理,保障物资供应的及时性与稳定性。通过系统性研究,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仓储库存管理策略,助力企业在供应链竞争中脱颖而出,达成降本增效的目标。
一、优化库存管理方法
(一)库存分类管理
库存管理方法ABC-XYZ是一种融合了ABC分类法和XYZ分类法的综合管理策略,对不同类别制定差异化的管理策略,可以有效提升仓储运营效率,为仓储管理的降本增效助力。
ABC分类法多根据物资重要程度和价值进行分类,从而有区别地进行管理。A类物品普遍价值偏高,对资金占用量大,B类物品价格及对资金的占用量适中,C类物品价格偏低,占用少量资金。XYZ分类法则根据库存物品需求的稳定性进行分类,X类物品需求稳定,需求预测准确性高;Y类物品需求有一定波动,预测难度适中;Z类物品需求波动大,难以准确预测。
将ABC分类法和XYZ分类法相结合,对库存物品进行更细致的分类管理。例如,对于 AX类物品,既是高价值又是需求稳定的物品,应采用最严格的库存控制方法,精确预测需求,严格控制库存水平,确保库存周转率和资金使用效率;对于CZ类物品,低价值且需求不稳定,可采用较为宽松的管理方式,适当增加安全库存,减少补货频率,降低管理成本。
也可以根据不同类别的库存物品,合理分配仓库资源,如存储空间、人力、设备等。对于A类物品,可安排在便于管理和盘点的位置,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和先进的库存管理设备;对于C类物品,可存放在相对偏远的位置,采用简单的存储和管理方式,提高仓库空间和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二)安全库存和补货
设定安全库存,既规避缺货风险,又防止库存积压。同时,综合优化补货策略,确保库存合理流转,可以有效降低仓储成本,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设定科学的安全库存水平,需要根据需求预测和企业对客户服务水平等方面综合考虑。可以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出在一定服务水平下所需的安全库存数量,确保在面临突发需求或供应中断时,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同时避免过多的安全库存积压成本。安全库存的设定也需要动态关注市场需求变化、销售情况和库存水平,便于实时调整安全库存策略。企业也可以与供应商合作协同,共享需求预测、库存水平、生产计划等信息,合理安排生产和配送计划,更好地制定安全库存策略。
在设定合理安全库存的基础上,当库存低于设定的阈值时,需要根据企业商品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补货的方式。定量补货是当库存数量低于安全库存时,触发补货机制,使库存恢复到目标库存水平。适用于需求波动较大、难以准确预测的商品,具有及时性高和灵活性强的特点。定期补货是指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销售规律以及物流配送等情况,设定一个固定的补货周期,如每周、每两周或每月等。适用于需求相对稳定、销售波动较小的商品,具有计划性强且便于管理的特点。通过灵活切换两种补货方式,在保证客户满意度的基础上,减少不必要的库存持有成本,使仓库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和利用。
(三)利用AI助力库存管理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库存管理离不开AI的助力。AI模型及算法的运用,可以帮助进行库存分类、安全库存设定及补货策略优化。
利用AI模型算法可以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关键特征。例如,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挖掘库存数据中的周期性、趋势性特征;利用关联规则分析找出不同产品销售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这些特征,对库存物品进行ABC分类和XYZ分类。AI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变化,整合并形成全面的数据集,可以实现库存分类的动态调整。
AI可以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如经济指标、天气变化、社会事件等,对不同类别(ABCXYZ)的库存物品进行个性化需求预测。可以模拟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和供应情况,计算出相应的安全库存水平,以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当需求波动超出预期或供应出现异常时,AI也能快速分析并自动调整安全库存,避免缺货或库存积压。
AI可以通过分析库存周转率、补货提前期、成本等因素,确定最佳的补货时机。利用强化学习算法,不断学习和优化补货决策,使库存成本最小化的同时,确保服务质量最优化。
根据实际业务反馈和结果评估,对AI模型和算法进行持续优化和改进,助力库存管理能力提升,实现库存管理的持续降本增效。
二、提升仓库智能化
(一)优化空间利用率,提升拣货效率
智能仓库的空间规划是提升仓储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关键。通过合理规划仓库空间,将其划分为存储区、拣货区、包装区等功能区域,并根据货物的特性和流动频率优化各区域布局,可以有效减少搬运距离和拣货时间,从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在拣货过程中,采用订单合并策略,将相似货物或相近货位的订单整合为单一拣货任务,可以减少拣货人员的往返次数。同时,将常被同时订购的货物放置在相邻货位,以及优先拣取体积大、重量重的货物,都能显著缩短拣货路径,降低搬运难度。拣货路径的优化还需依赖先进的算法与技术,通过不断搜索和调整,实现路径的最优化,逐步逼近全局最优解,从而进一步提升仓库的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应用智能化设备
智能化设备的应用,让仓库实现了从货物存储、搬运到分拣的全流程自动化,大幅提升物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优化库存管理,为仓库管理注入强大动力。
智能化设备使仓库作业流程自动化得以实现。自动导引车(AGV)与自动分拣系统,能依据指令精准、高效地完成货物搬运与分拣任务,极大提升作业效率,同时减少人工操作可能产生的错误。借助物联网技术,传感器和RFID标签可实时采集货物位置、状态等信息,让企业对库存情况了如指掌,有效避免了库存积压或缺货现象,降低库存成本。此外,智能化设备还能优化仓库空间利用。立体货架和自动化存储设备,可充分利用垂直空间,实现高密度存储,提升仓库存储容量。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与生产工艺的不断革新,智能设备的制造成本显著下降。在硬件技术日益成熟、供应链体系愈发完善的背景下,规模效应逐渐显现,这使得智能设备的价格持续走低。价格的降低,大大降低了企业引入智能化设备的资金门槛,让更多仓库,尤其是中小企业仓库,能够轻松开启智能化升级之路。
(三)智能体(AI Agent)
智能体在仓库运营管理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智能体是一种能够感知环境,并基于自身目标,自主采取行动的智能实体,在仓库复杂的运营环境中,它能充分发挥独特优势。
智能体可从多方面管理仓库日常运营。智能体可以利用其感知能力实时监控设备状态,收集运行数据,预测故障风险,提前安排维护,保障设备稳定运行,并整合烟雾报警器、摄像头等信息,及时察觉安全隐患,发出警报。它能够通过行动模块将复杂作业流程细化为入库、存储、分拣、出库等具体环节,依据订单与库存数据,精准向叉车、自动导引车等设备下达作业指令,确保各环节有序衔接。更重要的是智能体具备记忆、计划和使用工具的能力,可以通过知识图谱及大量信息的短期记忆,利用工具,自主优化其运营管理能力。凭借这些功能,智能体能够实现仓库运营自动化,减少对人工依赖,大幅提升运营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投入。
结语
在供应链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优化库存管理对企业降本增效意义重大。通过合理运用库存管理方法,精准配置资源,能有效削减运营成本。借助先进技术手段,如智能化设备、AI实现智能补货与仓库智能化管理,可保障物资供应高效稳定。企业能够灵活利用这些策略并将其融入日常运营,可以有效提升供应链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让仓储库存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劲助力。
《智驭云链》系列介绍
供应链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支撑企业稳健发展和持续领先的重要基石。当今企业供应链亟需转型升级实现供应链的精益管理、高效协同、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安永结合全球供应链管理领先实践和数字化转型方法,推出《智驭云链》供应链转型升级促进降本增效系列文章,探讨中国企业如何降本增效,为企业推动供应链转型提供启发。
本文是为提供一般信息的用途所撰写,并非旨在成为可依赖的会计、税务、法律或其他专业意见。请向您的顾问获取具体意见。
来源:小甜甜论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