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10月,影石创新就递交了上市申请文件;2021年9月通过了上市委会议审核。但因为公司有前证监会人员入股,过会后一直未给通行证,其创始人还在朋友圈发文。
“全景相机第一”的影石创新在上月终于通过了科创板上市申请,功夫不负有心人,在IPO(首次公开募股)页面坐了四年“冷板凳”,影石创新迎来了它的“强”。
2020年10月,影石创新就递交了上市申请文件;2021年9月通过了上市委会议审核。但因为公司有前证监会人员入股,过会后一直未给通行证,其创始人还在朋友圈发文。
IPO停滞三年,影石创新持续更新财务资料,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成长性佳
影石创新成立于2015 年,成立时名为深圳岚锋创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靖康,90后,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毕业,大学期间其带领的直播软件解决方案项目就获得来自IDG资本的投资,而他也将成为科创板最年轻的董事长之一。
公开报道显示,刘靖康在网络上看到了一个360º的全景视频,受到启发,通过在一个录音笔大小的设备上安装两颗鱼眼摄像头,制造出了影石创新的第一款产品Insta360 Nano。2016年,“Insta360全景相机”项目参加了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了大赛亚军。
但在公司IPO的进程中,证监会向影石创新下发了仅有一个问题的注册阶段问询——要求公司说明间接股东陈斌是否存在利益输送。陈斌曾在深交所任职多年,还曾被借调到证监会发行部工作,属于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
2024年8月凌晨,刘靖康在朋友圈发文,称“敏感股东非审核岗,入股时出价最高——比深创投高50%,无利益输送,非隐瞒入股”,还称“我不求批文,仅求公道定性”。
CEO如此豪横的底气来自于自家产品的业绩势如破竹。
刘靖康在文章中细数道:“IPO申报4年期间(公司)成长4倍,从2017年只有行业龙头 GoPro的1/40,到2024H1反超;2023年业绩科创板和创业板约前5%;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和单项冠军‘双料’;一年出口创汇4亿美元;当地一年纳税九位数;IPO期间不能做股权激励,公司在年终奖外额外奖励300万美元给核心人才;成立9年,累计利润10位数,无分红;产品登上2020年《时代》杂志封面。”
影石创新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3.3亿元、20.4亿元、36.4亿元、24.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5.5%,净利润分别为2.7亿元、4.1亿元、8.3亿元、5.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76.7%。
影石创新产品主要分为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专业级智能影像设备、配件及其他产品。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包括消费级的全景相机、运动相机,专业级智能影像设备包括专业级的 VR 全景相机。其中,消费级智能影响设备的收入占比稳定超过80%,2024年上半年,收入占比达到85.35%,配件及其他产品收入占比达14.12%,专业级影像设备则小于1%。
公司招股书中称,根据 Frost & Sullivan 的数据,2023年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份额前三位分别为影石创新、日本理光、GoPro,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7.2%、12.4%和 9.2%。
招股书中还称,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2023 年全球运动相机排名前三位的品牌厂商分别为 GoPro、影石创新、大疆。
公司2023年消费级影像设备的收入为31.3亿元,而Gopro的营收为71.21亿元,Gopro的相机及配件销售占到总收入的约90.3%,约为64.3亿元。日本理光营业收入为 1103.22 亿元,但其全景相机Theta的收入未有明确数据。
影石创新在招股书中并未将大疆列入可比公司,原因是大疆未上市,因此不公开其财务数据。
被主要竞对Gopro起诉侵权
Gopro在2024年起诉影石创新及美国影石的相关产品、照相系统侵犯其在美知识产权,USITC(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同年5月1日正式启动了337调查。
2025年1月13-17日,ITC行政法官组织了开庭听证程序。截至上月,337调查仍在进行中,加州中区法院诉讼案件处于中止审理状态。
根据ITC官网的信息,委员会发布初步裁定的日期将为5月8日。5月21日将确定结束调查的截止日期,在此之前,影石创新仍有败诉的风险。
在招股书中,影石创新表示,境外法律意见称:“公司很有可能在337调查及加州中区法院诉讼中胜诉,GoPro所主张的每项涉案专利都很有可能被认定为未侵权和/或无效。”
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