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三乙火箭成功发射天链二号04星我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中继卫星2025年3月26日23时55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链二号04星。该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是我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中继卫星,主要为载人航天器、中低轨道资源卫
——狄德罗
#长三乙火箭成功发射天链二号04星我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中继卫星
2025年3月26日23时55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链二号04星。该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是我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中继卫星,主要为载人航天器、中低轨道资源卫星及航天器发射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被称为“卫星的卫星”。相比天链二号03星,04星在传输能力、响应速度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改进,提升了我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中继卫星的自主性和安全性。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一院抓总研制的“金牌火箭”,具有高可靠性和任务适应性,能够满足国内大部分高轨航天器的发射需求。近年来,该火箭持续进行技术改进,提升可靠性和生产效率。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65次发射。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3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窦贤康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主要分布在数理天文信息、化学材料能源、地球环境和生命医学等科学领域。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
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示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
实现大规模光计算芯片的智能推理与训练
阐明单胺类神经递质转运机制及相关精神疾病药物调控机理
实现原子级特征尺度与可重构光频相控阵的纳米激光器
发现自旋超固态巨磁卡效应与极低温制冷新机制
异体CAR-T细胞疗法治疗自身免疫病
额外X染色体多维度影响男性生殖细胞发育
凝态物质中引力子模的实验发现
高能量转化效率锕系辐射光伏微核电池的创制
发现超大质量黑洞影响宿主星系形成演化的重要证据。
遴选活动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础研究管理中心)承办,分为推荐、初选、终选和审议等四个环节。《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科学通报》5家编辑部以及教育部推荐了700多项基础研究成果,由近140位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学者从中遴选出31项成果,由包括440余位两院院士在内的2700余位专家学者对这31项成果进行实名投票,遴选出10项重大科学研究成果,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审议,最终确定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24年欧洲专利申请Top10华为第2,爱立信第8
日前,欧洲专利局(EPO)发布《2024年专利指数》(Patent Index 2024)报告。
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各地的企业和发明家向EPO提交的专利申请总量为199264件,相比2023年小幅下降0.1%。
从国别来看,美国以47787件专利申请排名第一,德国、日本分列二三位。中国以20081件专利申请排名第4,同比增加了2.3%。
从申请人来看,三星以5107件专利申请反超华为,排名第一。华为下降一名至第二,专利申请4322件。
通信设备商中,爱立信以1470件专利申请排名第8。
#蓝色幽灵月球着陆器的10个科学载荷已传回119GB的数据2025年3月2日,萤火虫航天公司的蓝色幽灵任务1号着陆器成功登陆月球近侧的危海盆地,并于3月16日结束任务。作为NASA CLPS计划和阿尔特弥斯计划的一部分,蓝色幽灵着陆器携带10台NASA科学和技术仪器,任务期间拍摄了大量照片和视频,包括从月球表面拍摄的日全食和日落。任务持续约14天,即一个月球日,直到月球之夜才结束。蓝色幽灵向地球传回了119GB的数据,其中51GB为科学和技术数据。所有有效载荷在月食和月落期间也进行了额外的科学研究。
任务中的科学载荷取得了多项首创成果,包括最深的机器人月球地下热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表面获取GNSS信号,耐辐射计算机成功穿越范艾伦带,电动力防尘罩成功去除月壤,月球大地电磁测深仪部署传感器研究月球内部,月球环境日光层X射线成像仪拍摄X射线图像研究太空天气,下一代月球反射器成功反射激光测量月球与地球距离,月球羽流表面研究立体相机拍摄大量照片研究发动机羽流影响,Lunar PlanetVac成功收集和转移月壤,月球风化层粘附特性仪器检查月壤粘附性等。
这些数据和成果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月球环境和太空天气对地球的影响,为未来的载人任务和阿尔特弥斯计划下的长期地面作业提供重要参考。目前已有五家供应商在CLPS计划支持下获得11个月球交付任务,并正在向月球各位置发送50多台仪器。
#空中客车从Astroscale订购了100多个卫星对接板2025年3月25日,Astroscale UK宣布获得空中客车防务与航天公司订购100多个第二代卫星对接板的订单,这是该对接板首次大规模商业应用。该对接板旨在简化卫星在轨维修及报废拆除,可集成于多种卫星平台,支持机器人和磁性捕获等多种对接技术。它基于ELSA-d和ADRAS-J任务验证,通过辐射、紫外线、振动和冲击测试,具备低风险、生产就绪的特点,飞行寿命超15年,采用先进铁磁技术,维修时可可靠捕获且侵入性小。Astroscale UK董事总经理Nick Shave表示,该订单彰显了行业对可持续太空运营的承诺,其对接板是实现未来在轨服务和减缓报废碎片的关键一步。虽未明确对接板将用于何种卫星计划,但空中客车近期获得了OneWeb星座100颗卫星订单,对接板或与之相关。
#麦克萨推出替代GPS的导航软件卫星图像服务无人机2025年3月25日,美国麦克萨情报公司(Maxar Intelligence)宣布开发出一种名为“猛禽”(Raptor)的基于视觉的导航技术,可支持无人机在无GPS环境下运行。该技术利用麦克萨卫星图像创建的详细3D模型,通过比对机载实时摄像头数据与3D地形模型来确定无人机的位置和方向。产品包含三个组件:无人机上的定位组件、用于地理匹配的应用程序以及控制团队在笔记本上使用的应用程序,可提取精确地面坐标。3D地形数据会定期更新,也可按需更新特定区域数据。该技术基于麦克萨的全球3D地形数据和2020年收购的Vricon公司的3D地理空间分析技术,不仅可用于商业领域,还可应用于国防与安全领域,支持不同制造商的无人机共享导航数据,实现多无人系统协作。该系统已在内测客户中测试数月,标志着麦克萨从单纯提供卫星图像向开发专业软件解决方案的战略转变。
#全球首款“急救机器人”“急救转运机器人”在京亮相-20°C至55°C环境下稳定运行2025年3月26日,由中船海神公司与云深处科技公司联合自主研制的全球首款“急救机器人”“急救转运机器人”在京正式亮相。该机器人选配四足、四轮和履带三种行走方式,具备行走、奔跑、爬楼、爬坡、趴下、避障和越障等功能,能在-20°C至55°C环境下稳定运行。四轮急救机器人可背负具有呼吸、监护、输液、B超、除颤、心肺复苏和供氧七大功能的便携式急救设备,快速到达指定地点展开急救;四足急救转运机器人在背驮伤员快速转运过程中,能运用两侧的便携式急救设备对伤员实施动中急救。专家表示,该机器人的问世填补了全球应急医学救援装备具身智能的空白,弥补了传统人工应急救援的不足,满足了集约高效、轻便快捷、快速救治的智能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提升了我国应急医学救援的综合救治能力。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登顶中国首富马化腾、钟睒睒紧随其后3 月 27 日,彭博亿万富豪指数及福布斯富豪榜均显示,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目前已经登顶中国富豪榜榜首,成为中国首富。
福布斯预估张一鸣身家为 655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4756.82 亿元人民币)位列全球第 23 位,马化腾、钟睒睒分别以 535 亿美元、531 亿美元的身家分列富豪榜第 27 和 28 位,再其后则是黄峥、雷军及丁磊。
#微信 AI 搜索新增「快速思考」采用混元 T1 模型3 月 26 日,微信今年 2 月起灰度测试接入 DeepSeek。被灰度到的用户,可在对话框顶部搜索入口,看到「AI 搜索」字样,点击进入后,可免费使用 DeepSeek-R1 满血版模型,获得更多元化的搜索体验。
时隔一个多月,微信 AI 搜索除了「快速回答」和「深度思考」,又新增了一个「快速思考」选项,可由腾讯混元 T1 模型经过思考而提供回答。
「AI 搜索」的回答引用消息源既包括公众号推文,也包括网页信息,并且页面最下方还支持继续提问。另外,微信搜索出的结果具备社交功能,问题页面可直接转发到朋友或朋友圈。此外,用户提问过的问题会出现在底部「最近」列表中,点击即可查看历史问答。
#库克闪现杭州给浙大捐款苹果公司 CEO 蒂姆·库克昨日闪现浙大紫金港校区,参加移动应用创新十周年活动。
随后,苹果公司宣布向浙江大学捐赠 3000 万元人民币,深化其对中国下一代开发者的支持。该合作基于其对移动应用创新赛十年的支持,继续加强苹果在大中华区长期开展的学生和开发者的教育支持。
而后,库克又现身杭州良渚新城梦栖小镇设计中心,探访科技自媒体「影视飓风」。现场,库克对「影视飓风」团队在视频制作、技术应用等领域的成果表现出浓厚兴趣。双方就内容创作、技术创新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除了影视飓风之行,库克还见了另一位知名 UP 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何同学向库克展示了自己用记忆金属精心制作的一盆花,两人还在西湖边共同享用了下午茶。
当日,网易公司 CEO 丁磊出席《燕云十六声》新版本线下活动,库克还作为嘉宾出现,共同体验了该游戏新版本内容以及在新 iPad 上的硬件光线追踪等新技术适配。
#OpenAI 预计今年营收将增长两倍至 127 亿美元明年可达 294 亿美元据彭博社报道并经 CNBC 等多家媒体核实,OpenAI 预估其 2025 年营收将达到 127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922.31 亿元人民币),相比 2024 年营收(37 亿美元)翻两倍还多。
在此基础上,OpenAI 预计其 2026 年营收将达到 294 亿美元(约合 2135.12 亿元人民币),2029 年更将超过 1250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9077.9 亿元人民币)。
作为 OpenAI 主要投资者及战略合作伙伴的微软,其第四季度年度经常性收入已达 130 亿美元,同比增幅达 175%。
>>>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
>>>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与网络》,观察,记录,传播,引领。
高级顾问:王国玉、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主笔记者:李刚、魏兴、张雪松、霍剑、乐瑜、稻子、赵栋策划部:杨艳、若㼆、李真子视觉总监:董泞专业摄影:冯小京、宋伟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行政部:姜河、林紫业务部:王锦熙、瑾怡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等事宜,商务合作;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杂志订阅,· 会议活动部负责人:乔颢益、许克新、董今福·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来源:卫星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