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东北地区花生生产技术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8 02:46 3

摘要:选择地势平坦、灌排方便、耕作层疏松、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沙质壤土,壤土、沙土等次之,尽量避开黏土地、盐碱地、涝洼地、漏肥漏水地。优化种植结构,宜选择粮谷作物,实施轮作或间作,减少连作障碍,促进粮油均衡增产。整地视土壤墒情进行调整。在正常或丰水地块土壤化冻后进行深

一、轮作倒茬,精细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灌排方便、耕作层疏松、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沙质壤土,壤土、沙土等次之,尽量避开黏土地、盐碱地、涝洼地、漏肥漏水地。优化种植结构,宜选择粮谷作物,实施轮作或间作,减少连作障碍,促进粮油均衡增产。整地视土壤墒情进行调整。在正常或丰水地块土壤化冻后进行深中耕,深度25-30厘米;干旱地块在播种前进行。灭茬或起合垄作业,在正常或丰水地块在春季土壤化冻后进行;干旱地块在播种前进行,随后进行播种。

二、优选良种,种子包衣

依据当地气候结合生产实际,宜选择高产、稳产、符合市场需求、适宜当地生长的国家登记的花生品种。花生品种的全生育期选择标准为,辽宁选择125-135天的品种,吉林选择120-125天的品种,黑龙江第一积温带选择115-120天的品种,内蒙古东北部选择120-130天的品种。

剥壳前要进行发芽检测,芽率合格后进行晒果,剥壳时间在播种前完成,尽量缩短剥壳与播种间隔时间。选用籽粒饱满、色泽鲜艳、无损伤、无裂痕、无霉变的籽仁作为种子。强调拌种,可选用含有杀虫、杀菌性成分的悬浮种衣剂或其复配剂、混合液进行拌种。拌种杀虫剂可选用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0-40毫升/亩或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40-50毫升/亩;杀菌剂可选用11%精甲·咯·嘧菌种衣剂(3.3%精甲霜灵、1.1%咯菌腈、6.6%嘧菌酯)30-40克/亩,做到防病防虫,促进花生增产。

三、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一般年份播种对应时间为,辽宁南部在5月1日至5月5日,辽西南部在5月5日至5月10日,其他地区在5月10日至5月15日;吉林在5月12日至5月17日,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在5月15日至5月20日;内蒙古东北部在5月13日至5月18日。拌种花生可提早3-5天进行播种,高油酸花生和大粒花生要晚播种3-4天。播种时遇雨和补墒地块,应推迟1天播种。覆膜可比裸地早播1天播种。

提倡小垄密植,行距45厘米,株距12-14厘米,双粒播种,或5-8厘米单粒播种,亩播种2.2万粒以上。垄上双行交错单粒种植,垄距53-55厘米,垄上小行距15-18厘米,株距8-10厘米,亩播种2.2万粒以上。大垄双行覆膜种植,垄底宽85-90厘米,垄上宽60-65厘米,垄上播种2行,垄上小行距35-40厘米,株距15-16厘米,双粒播种,或7-8厘米单粒播种,亩播种2.0万粒以上。

四、因地制宜,科学施肥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原则,因地制宜测土配方施肥,合理搭配氮、钾、钙、磷等肥料。结合整地亩施腐熟农家肥2500公斤以上,搭配花生专用三元复合肥40-50公斤/亩或亩施尿素5公斤、磷酸二铵15-17.5公斤、硫酸钾7.5公斤;配施生石灰8-10公斤,微生物肥10-15公斤,重茬地与肥力较低的地块可增施生物菌剂、根瘤菌肥,提高土壤肥效,确保养分供给平衡。在花生开花下针期前,结合中耕培土,亩追施尿素10-12.5公斤,生石灰 8-10公斤,硫酸钾5-8公斤。当叶片发生脱肥现象时,可用0.2%磷酸二氢钾+2%尿素+0.2%硫酸亚铁水溶液20-25公斤,连喷2-3次,每次间隔5-7天。

五、绿色防控,精准促控

杂草防控。播种镇压后至出苗前5-7天,在土壤表面湿润条件下进行芽前除草,药剂选择预防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2种以上。芽后除草,花生出苗后15-20天进行,可叶片喷施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喹禾灵、乙羧氟草醚。花生收获前30天不得进行药剂除草。

病害防控。叶斑病、茎腐病、果腐病是东北地区花生近年来常见病害,叶斑病防治应当在6月下旬至8月中旬,可用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进行防治;茎腐病可在生长前期采用噻呋酰胺进行预防;果腐病发病初期用根腐灵、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喷施或灌根,并及时排水排涝。

虫害防控。蓟马、斜纹夜蛾、棉铃虫等食叶害虫是常见虫害,蓟马防治优选黄蓝板,化学药剂可采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啶虫脒、联苯菊酯+阿维菌素、甲维盐+多杀+助剂、烯啶虫胺(高含量)+甲维盐,喷药时间选择上午10点前进行;斜纹夜蛾与棉铃虫防治优选食诱剂、黑光灯、性诱剂诱杀成虫,化学药剂采用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进行防治。

精准促控。采用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茎叶喷施可促进生长。荚果膨大时期,为促进成熟,可每亩使用磷酸二氢钾100-150克+白糖50克,加水30-50千克喷雾,每隔10天叶面喷施2次。植株生长过旺,应依据当地气温和花生长势喷施调环酸钙和烯效唑喷施1-2次。

五、及时收获,安全储藏

9月下旬,主茎中下部大部分叶片变黄并逐渐脱落,70%以上荚果果壳硬化、纹理清晰,果壳内壁呈现深棕色时即可收获。为避免分段收获后造成冻害,机械起拔后,根部向阳,此时3天内最低气温不得低于3℃,晾晒7-10天后,荚果含量水在20%以内,即可机械摘果。

摘果后继续晾晒荚果,当荚果含水低于10%或花生仁低于9%以下时,可以入库贮藏。仓库要保持干燥,忌潮湿。高油酸花生在收获、摘果、晾晒和贮藏等过程中要单独操作,避免混杂。#三农##花生#

来源:白菜豆腐汤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