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进入了农历二月的最后一天,即农历二月二十九,我们称之为“晦日”。 晦日为“月尽”的日子,有着穷尽之意,同时其象征着晦暗、晦气,因此古代的晦日当天人们都会“送穷”,即把家里的破烂东西扔掉,寓意着把不好的东西送走,迎接好运的到来。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进入了农历二月的最后一天,即农历二月二十九,我们称之为“晦日”。 晦日为“月尽”的日子,有着穷尽之意,同时其象征着晦暗、晦气,因此古代的晦日当天人们都会“送穷”,即把家里的破烂东西扔掉,寓意着把不好的东西送走,迎接好运的到来。
明天我们将进入农历三月(阳历3月29日),农历三月是“春三月”最后的阶段,也就是季春时节,特别是三月初一这天更是一个非同一般的日子,这天不仅是“斋犁日 ”,同时还是“抬毛菩萨”的日子,此外这天还是“朔日”和“ 破日”,因此这天会有一些习俗和忌讳,我们提前了解一下,避免触了霉头。
三月初一“斋犁日”
斋犁日指的是祭祀农具“犁”的日子,毕竟我国是农耕古国,古代人们都是以农业为主,但古代没有什么高科技农耕工具,犁便是当时最常见的农耕工具,其主要用于翻土和碎土。犁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犁是用Y形的木枝制作的。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犁的材质和形状不断演变。从木犁到石犁、青铜犁、铁犁,再到直辕犁、曲辕犁,犁的耕作效率不断提高。
进入农历三月,也正式进入了春季后期,此时农作物也来到了重要的播种和生长时期,因此在三月初一这天,人们会准备好香烛和菜肴,并在犁头包上红布,犁柄处绑个红绣球,将装饰好的犁供在堂屋中央,叩首行礼,最后吃顿斋犁酒,才算礼成,以此祈求农耕顺利、五谷丰登。
三月初一“抬毛菩萨”
抬毛菩萨是一项民间习俗,起源于宋朝,一直流传至今,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在古代,医学技术尚不发达,人们很怕受到瘟疫的侵袭,因此人们在农历三月初一这天,会将敬供于慈利县七座庙宇中的12尊毛菩萨被抬上街头游行扫瘟,寄托了人们对平安、健康的美好愿望。
这12尊毛菩萨分别为:公王、娘娘、刘判官、张舍人、赵舍人、罗将军、、史总管毛神人、杨神人、田判官、侯太保、陈总管,抬毛菩萨巡游过程中,规模宏大,仪式隆重,毕竟这是祈祷平安的民俗活动,如今更是被列入张家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月初一是“朔日”
《说文解字》中有对“朔”的明确解释:“月一日始苏也”,说的就是农历每月初一都被称为“朔日”。因为农历月的第一天,月球会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和太阳同时出没,因此地球上看不到月光的月相,故得名“朔日”。
从朔日开始,月球逐渐离开日地连线,月面可见部分逐日增大,形成“朔→上弦→望→下弦→朔”的循环,这一周期约29.53天,称为“朔望月”,一轮“朔望月”就是一个农历月。在传统文化中,朔日是月亮趋于满月的开始,因此被赋予了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
三月初一是“破日”
“破日”是我国择吉文化的一个说法,在古代,人们在遇到一些大事前,都会挑选一个好日子,例如婚嫁娶亲、动土迁宅、安床栽木等,都会择日而行,图个平安吉利,这就是我国的择吉文化。我国民间最常用的择吉方法就是“建除十二日”,这是由十二个不同含义的日子组合而成,按照顺序分别为建日、除日、满日、平日、定日、执日、破日、危日、成日、收日、开日、闭日。
今年三月初一对应的干支纪年、月、日为乙巳年、己卯月、丁酉日。根据“建除十二日”择吉推算为“破日”,其中“破”有着破旧迎新的的意思,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因为失败而气馁,反而要学会坚强面对,那么事情一定能成功,因此,“破日”在古人看来也是一个“凶日”。
明日三月初一,这天的忌讳比较多,因此称为“忌日”。无论多忙,提醒:1不出、2不开、3不坐、4要吃,指的都是什么?早了解早知道。
明日农历三月初一是“朔日”,月亮将开启新一轮的“朔望期”,在古人看来,朔日的夜晚与平常有所不同,受月球引力的影响,自然界的阴阳两气将会受到一些变化,此时天地交泰,阴气会变的相对较重,因此古人都会避免在朔日的夜晚出门,以防发生不可预料的事情。
其实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古代的照明设备不发达,没有路灯、手电等照明设备,夜晚出行都是靠月光引路,但朔日这天月球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黄经相等,月球受光面背对地球,地球上没有月光的照耀,因此朔日的夜晚常常漆黑一片,在这样的环境下出门也确实隐藏着很多隐患,古人都会避免这时候出门。
虽说现代科技已经发达,出门已经有了路灯、霓虹灯等设备照明,但还是要注意夜晚避免去人烟稀少,没有路灯的地方,这不仅是对自身安全的考虑,更是对自身财务安全的保障。
农历三月初一,已经进入季春时节,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涌动,万物推陈出新。此时,天气多变,室内外温差较大。适当开窗通风,能使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逐渐平衡,防止室内过于潮湿,减少霉菌滋生,而且房间如果长时间密闭,人体的阳气升发受阻,容易出现困倦、乏力、精神不振等“春乏”的情况,以此而影响学习和工作。因此,进入农历三月要经常的开窗通风。
然而,经常开窗通风虽然对家中环境和人体有着益处,但要避免开窗通风的时间过长。因为季春时节人体的阳气正处于生发之中,但尚未旺盛。此时人体的毛孔逐渐打开,以适应气温的升高。如果长时间开窗通风,就会让外界的寒湿之气进入家中,从而进入人体,就会打乱人体阳气的生发节奏,其次,季春时节花粉开始传播,如果长时间开窗通风,也会导致大量的花粉进入家中,从而出现过敏的情况。因此,此时要开窗通风,但通风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即可,避免长时间开窗通风。
进入农历三月,也就进入了春季的后期,此时阳气渐盛,阴气未绝,阴阳交汇,水汽蒸腾,降雨天气开始增多。因为随着温暖湿润的气流不断上升,遇到冷空气后,水汽凝结成水滴,从而形成降雨。随着雨水的增多,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湿度也会升高。因此,此时要尽量避免坐外界的木头。
《黄帝内经》有云:“湿气通于脾。”脾脏在人体中主运化水湿,喜燥恶湿。进入季春时节,随着降雨增多,天气也开始潮湿,木头的纤维结构使其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当人们坐在潮湿的木头上时,湿气便会悄然透过衣物,侵入人体,从而影响气血的运行。而且,潮湿的木头表面还很容易产生霉菌,如果直接坐上很容易弄脏裤子。因此,进入农历三月,要尽量避免坐外界的木制座椅。
如果想出门散步或运动,可以佩戴一个坐垫,如果累了就垫着休息一会,这样可以避免与木头直接接触,也能让裤子保持整洁干净。
俗话说“三月包菜赛人参”,农历三月正是新包菜出来的时期,此时多吃包菜符合了古人“应季而食”的饮食原则。在《黄帝内经》中更是提到:“司岁备物,则无遗主矣。”意思是说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准备相应的食物,这样身体才能得到充分的滋养。因此,进入农历三月要多吃包菜,虽然包菜的价格不贵,但其有着充足的营养价值,例如其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
推荐做法【包菜炖豆腐】
食材:包菜、豆腐、香菜
包菜切块,豆腐切块焯水;
热锅加油,炒香姜片、包菜;
加水没过食材,放入豆腐;
加盐、白胡椒粉炖煮10分钟,撒香菜,即可出锅。
总结,今年的三月初一有啥说法?这天不仅是“斋犁日”,同样还是“抬毛菩萨日”、“朔日”以及“破日”,因此这天的忌讳比较多,我们要记得:1不出、2不开、3不坐、4要吃,不妨把“三月初一这天的讲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和家人,这也算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关心方法。
来源:生肖运势第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