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勇: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 | 新时代教育书摘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8 07:05 2

摘要:《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作者是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局原局长汤勇,本书是汤勇的匠心之作,作者把多年的教育情感,深厚的教育情怀,虔诚执着的教育追求,以及对世事的参悟、对教育的了悟和对人生的感悟,凝结成

全文长 40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5 分钟

《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作者是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局原局长汤勇,本书是汤勇的匠心之作,作者把多年的教育情感,深厚的教育情怀,虔诚执着的教育追求,以及对世事的参悟、对教育的了悟和对人生的感悟,凝结成14讲,内容涵盖教师的阅读与写作,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教师的职业信仰与幸福、教师的课程建设与课堂变革,教育的理性回归与本源探寻,未来学校的理想架构与实践路径等方方面面。翔实的内容、严密的论述、新颖的理念、独特的观点、富有哲思的故事,再辅之以作者一以贯之的朴实的语言,隽永的文字、清新的文风,开卷而读,掩卷而思,让人在轻松愉悦,如沐春风中受到启迪,在心灵涤荡、醍醐灌顶中潜移默化。本书适合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阅读,是年轻教师更好地认知职业、理解教育、站稳讲台、洞察人生的必读书籍!以下为本书的30个金句摘抄。

1.我以为,阅读与写作,作为学习与成长的一体两翼,密不可分,不可或缺。如果说阅读是一个吸纳、输入、继承的过程,那么写作就是一个释放、输出、传播的过程;如果说阅读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攀升,那么写作就是展开自己的翅膀飞翔;如果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那么写作就是阅读的终极归宿;如果说阅读可以带动写作,那么写作就是在促进阅读;如果说

阅读是根,那么写作就是花。

2.我们提倡阅读,但绝对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阅读的目的除了与智者、与名家、与志士仁人、与崇高的精神对话,享受思想的盛宴,接受心灵的洗礼,更主要的在于运用。对阅读的运用,写作则不失为一种重要方法。在阅读的基础上,提起笔来写作,通过写作,梳理自己的见解感悟,拓展自己的心灵疆域,对接自己的教育生活,记录自己的所思所得,表达自

己的真实情感,呈现自己的斑斓人生,这是多么曼妙而有意义的一件事。

3.事实证明,平时爱好阅读,也养成了良好写作习惯的老师,随时随地都在生成许多教育情境,都在演绎很多教育故事,都在迸发诸多教育智慧,这一切,将为他们专业的成长注人强大的原动力。这样的老师,不仅善于思考,思维敏捷,而且教学能力强,业绩突出,著述丰硕,对外界的辐射影响也大。不少名师,既教得好,又博览群书,同时还著作等身,是写作的高手。

4.教育写作可以促使教师花时间去阅读,去观察,去思考,去研究,并把阅读观察、思考和研究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需要,一种生命状态,一种良好习惯。而这一切,恰恰是教师成长的关键因子和必备要素。

5.一个能够把文字玩得炉火纯青,把教育问题阐释得头头是道的教师,必然是业务上的精英,教育教学上的“高手”。

6.教育写作可以让教师的每一片时光变得温馨而有意义,每一个教育日子变得充实而有情趣,每一个教育场景变得润泽而有故事,每一个生活片断变得斑斓而有期待,从而使教师永葆教育热情,远离职业倦怠。

7.教师的写作必须远离功利,必须点燃兴趣的火花,必须把它作为生命中重要的事。一件事,你有兴趣,你喜欢,是你生命中重要的事,你就会乐此不疲,你就不会把它当作分外事,你就不会觉得它是负担,你更不会以“忙,没有时间”作为托词,你再忙都会挤出时间去做你感兴趣的事。

8.梦想在你的心中,未来在你的脚下,幸福在你的手里,只有你自己能决定你的向往,只有你自己能决定你的明天,只有你自己能决定你的人生。只要死亡没有降临,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这个世界上除了你自己,绝对没有第二个障碍。

9.年轻教师的成长,不管是做事,做人,还是做教育,首要的是克服“从众心理”。在做事上,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考量,有自己的判断和分析,有自己的做事风格和追求。而不能机械地效仿别人,走别人的老路,拾他人的牙慧,更不能趋之若鹜,盲目跟风。保持独立的思考和理性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是年轻教师成事的前提和条件。

10.做教育当然更不能从众。当下教育的剧场效应,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淘汰,让很多有良知的教育人放下理性的教育,从众于应试的大军,在应试的战场上大肆拼杀,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让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让教育在反教育的路上愈走愈远,这给孩子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摧残和伤害。

11.作为年轻教师,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回归教育本色,坚守教育本真,做遵循规律的教育,让教育彰显出应有的温度,也由此体现出自己独特的教育取向与教育精神。

12.这个世界上,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远去,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也就是说,幸福的获得,不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从物质上去寻求幸福,永远找不到真幸福。真正的幸福是建立在内心的丰盈、精神的丰富上的。

13.教师这个职业,虽然不能让我们获得物质、金钱上的满足,但这个职业让我们和孩子在一起,能够使我们思想富裕、精神充实、灵魂高洁,永远有一颗童心,我们会从这个职业中收获源源不断的幸福。

14.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教育不能没有爱。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焰,是照亮学生人生之路的灯盏。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智慧的结晶,是教育真实发生的基础。爱,是教师无私、高尚、圣洁的情感,是教师之所以为师的全部支撑与注解,更是教师最崇高的品质和巨大的精神财富。一个没有爱的教师,绝不是一个合格教师,更不可能成为幸福的教师。

15.年轻教师的成长,始干自我救赎,自我负重,自我驱动,自我加压,不断挑战自我。如果只图舒适,寻求安逸,自找清闲,自我放弃,主动“躺平”,久而久之,将会在荒废光阴中荒芜人生,在消磨美好年华中不断磨掉最初的梦想和年轻的棱角。

16.年轻教师一定要远离“躺平”,远离人生的“舒适区”。一方面要积极向上。不停地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时尚;不停地阅读,以阅读点亮自己的教育人生;不停地实践,在实践中锤炼本领;不停地反思,我思故我在;不停地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自由飞翔;不停地成长,听到生命的滋滋拔节,让成长成为生命中一道永恒而靓丽的风景。

17.要认真干好本职工作上的每一件事。教师的工作,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其职业的全部意义完全体现在一个个不经意的教育教学行为上,一件件平凡而普通的小事中。比如,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改好每一本作业,和学生谈好每一次心,做好每一个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我认为,年轻教师趁年轻时认真做的每一件事都不会白做,对你今后的工作铺垫很大,对你人生都有影响。

18.可以说,人生的成长与进步,人生的提升与发展,都是由一个又一个对自我的不断超越所叠加而成的。不断超越自我,是生命的常态,也是一种原动力。一个人能够超越他人,那算不了什么,当他真正能够超越自己,才是最应引以为豪的。

19.我以为,一个人挑战自我的勇气越足,成长的机会越多,人生就会越精彩;一个人挑战自我的狠劲儿越大,超越自我就越有底气,享受成长带给自己幸福的感觉就越美好。

20.当委屈和挫折,逆境和失败有朝一日降临到你身上的时侯,千万不要如临大敌,如临深渊,也不要以为这便是世界末日,更不要认为你便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它们的到来,那是一种必然,或者是一件迟早的事。没有它们,你将永远停留在孩提时代、学生时代:没有它们,你永远不可能走向成熟,从单纯幼稚走向成熟,跨越委屈和挫折。逆境和失败,这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通过的门槛。

21.做人要有良心,做教师更要有良心。教育是富有良心的事业,良心对于教师来说,是教师全部美德的源泉。教师有了良心,就有了做人的正直,就能够守住做人的底线,就能够垂持“身正为范”的态度,不会碰触师德的红线,教师有了良心,就有了挥之不去的责任,就有了崇高的使命担当,就有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守。

22.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也是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更是极具诗意的生活,面对教育,面对孩子,面对世界,面对未来,教师永远需要一颗年轻的心,永远需要对职业有火一般的投入与热情。

23.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梦想的价值,作为一个年轻教师,一定要会做梦,一定要有梦想。有了梦想,才有灵性、憧憬和冲动,才有愿望、行动与改变,才有勇气和信心坦然面对,才会默默无闻奉献,无怨无悔坚守。有梦想的人,永远年轻,永远不会老去。

24.挖掘并认识到教师职业这些内在美,你才会热爱它,才会忠贞不渝为之付出心血,才会执着坚守,坚信自己所从事的是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25.人皆有自尊心,皆有人格尊严。孩子和成人一样,都是需要尊重的独特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独特的个性光芒,自由的思想空间和广阔的心灵空间。学生尊重教师是天经地义的,同样教师也需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师德。

26.信任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素养,也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一个教师不能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这个教师显然是不称职、不合格的。教师的信任,是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所需要的阳光,得不到教师信任的学生,犹如生长在黑暗里的花朵,是永远不能开放的。

27.教师爱学生,就应该理解学生。教师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按理来说,教师对学生所想、所需、所盼是最清楚的。然而,一些教师常常居高临下,对学生发号施令,一点儿不顾及学生感受,这会遭到学生的反感,让师生关系变僵。好的关系才有好的教育,在这种关系下,很难有好的教育。

28.教师爱学生,就应该包容学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呢?教室是出错的地方,教育是接纳犯错的场所,出错是学生的本性,教师应该以一颗宽容大度之心,包容学生的错,让学生有勇气犯错、试错、改错。孩子在成长的路上无时无刻不伴随着错误,那些让我们感觉从来不犯错的学生,其实是很危险的。

29.再好的学生都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优点。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在“点”上做足文章,在赏识中激发积极的情绪,让学生获得一种被关注、被关爱的情感,从而增强学生自信,激励学生追求上进,不断超越。

30.教师能够让自己的学生终生难忘,这是最大的荣光,最大的幸福。做一个让学生终生难忘的教师,应该成为年轻教师最大的追求。


◀体制内教师,如果一辈子不评职称会怎样


◀高中双休制:一场关于教育本质的CT扫描

来源:校长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