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药:坚持创新驱动与全球化发展 构筑竞争力护城河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8 07:42 3

摘要:3月25日晚间,复星医药发布2024年报。2024年,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410.67亿元,同比微降0.8%;归母净利润27.70亿元,同比增长16.08%;经营现金流净额44.77亿元,同比增长31.13%。在近日复星医药2024年年报媒体沟通会上,复星医药

转自:中国证券报

3月25日晚间,复星医药发布2024年报。2024年,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410.67亿元,同比微降0.8%;归母净利润27.70亿元,同比增长16.08%;经营现金流净额44.77亿元,同比增长31.13%。在近日复星医药2024年年报媒体沟通会上,复星医药董事长吴以芳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复星医药进一步聚焦创新药和高值器械业务发展,推进产品结构和策略转型。未来也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与全球化发展,积极拥抱AI,集中资源聚焦核心业务,持续推进精益管理与运营效率的提升,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同频共振,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持续推进创新转型

3月25日晚间,复星医药发布2024年报。2024年,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410.67亿元,同比微降0.8%;归母净利润27.70亿元,同比增长16.0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77亿元,同比增长31.13%。

资产结构方面,吴以芳表示,公司2024年持续推进资产结构优化,通过出售资产总体回笼资金近30亿元。2025年,公司将继续加大回笼资金力度,退出和整合非核心、非战略、低效率的资产,集中资源聚焦核心业务,以实现资产结构的优化和资产效能的提升。

从医药行业来看,“我们已经嗅到行业春天的气息,国家出台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政策、地方招商引资对生物医药的关注、创新药多元支付机制的探索,客观上来讲为行业发展提供长远的动能。”吴以芳说。

根据2024年年报,2024年复星医药研发投入共计55.54亿元,其中,研发费用36.44亿元。在自主研发的同时,公司还充分践行开放式研发模式,通过产业基金等方式开展创新研发项目的孵化。目前复星医药已形成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产业投资等模式相结合的开放式、全球化的药品创新研发体系,聚焦肿瘤(实体瘤、血液瘤)、免疫炎症等核心治疗领域,重点强化抗体/ADC(抗体偶联药物)、细胞治疗、小分子等核心技术平台,并与产业基金合作布局核药、基因治疗、AI药物研发等前沿技术。

“从整个公司发展历程来看,创新始终是复星医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未来要想真正成为全球领先的制药公司,必须坚持以创新为最重要的驱动力。无论开拓国内市场还是走向海外市场,公司要拥有自己的核心IP及核心技术,才有可能在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形成更为坚实的竞争壁垒,构筑竞争力护城河。”吴以芳说。

海外收入逾110亿元

海外广阔的医药市场吸引着中国生物医药企业走出去。作为国际化的先驱,复星医药2024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海外收入112.9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7.51%,同比增长8.93%。报告期内,复星医药持续推进生产体系的国际质量标准认证,进一步夯实制剂出海基础。截至2024年末,复星医药制药板块国内控股子公司所有商业化生产线均已通过国内GMP认证,并已有10条生产线通过美国、欧盟等主流法规市场GMP认证。

同时,复星医药持续加强全球化的双向许可合作,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据介绍,在对外许可方面,公司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已与Accord、Abbott、Eurofarma、KGbio、Organon及Dr.Reddy’s等20多家国际一流的生物制药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共同拓展全球市场,全面覆盖欧美主流生物药市场和众多新兴市场。

“从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看,2024年对外许可交易实际上是非常活跃的,有许多跨国药企、长线基金投资或收购中国医药企业的创新研发资产,客观上是对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做了有力的背书。现在可以很自信地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在全球创新方面有了一席之地。虽然当前生物医药行业融资相对困难,但有了这一基础,我们相信下一阶段整个融资环境会好一些。”吴以芳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第七届进博会上,复宏汉霖与沙特阿拉伯公司AL-TIRYAQ AL-KHALAWI Medical Company(简称“SVAX”)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于沙特阿拉伯设立合资公司,并整合复宏汉霖领先的生物药研发及生产能力与SVAX的本地注册、市场准入和商业化优势资源,推动复宏汉霖多款产品的全球注册与商业化。

针对新兴市场,吴以芳表示,近年来,复星医药积极拓展中东、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就中东地区来说,尤其是像沙特阿拉伯这样的国家,经济发展较好,医药市场也相对规范,我们认为这类市场很有发展机会。出海方式方面,由于一些新兴市场法规变化比较多,我们会选择当地比较可靠的合作伙伴,一起拓展当地市场,这样的方式相对稳健。”

积极拥抱AI

分业务来看,根据2024年公司年报,公司制药、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89.24亿元、43.23亿元、76.47亿元,其中制药业务营业收入占比逾70%。2024年公司制药业务研发投入49.10亿元,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6.98%。

按适应症计,复星医药主要在研创新药、生物类似药项目超过80项。报告期内,公司制药板块专利申请达220项,其中包括美国专利申请3项、PCT申请18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6项。

创新产品投入方面,吴以芳介绍:“公司现在既有内部的研发投入,也有用基金去孵化和培育一些创新研发项目,两者聚焦的方向不一样。公司内部的研发投入聚焦当前战略核心领域,比如肿瘤、免疫炎症等,内部的研发投入方向相对理性和稳健。对于高风险、高价值的最前沿技术,我们会通过基金去投,从而拓宽我们可触达的领域,如果将来在这里面发现了非常优质的资产,我们也会优先买进来,培育成未来新的增长支点。”

仿制药方面,“目前公司的仿制药销售收入占比较大,针对仿制药业务,我们要升级仿制药,做一些高价值、高壁垒的创新型仿制药。”吴以芳说。

AI在医药行业的应用备受市场关注。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复星医药内部已上线基于全球领先基础大模型自研的PharmAID决策智能体平台,可覆盖全员,致力于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据公司介绍,早在2022年,复星医药就与AI制药企业英矽智能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启全球AI药物研发新征程。2025年1月,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与深势科技达成AI辅助药物研发战略合作,旨在融合人工智能与物理建模,共同推进新药研发进程,该合作依托深势科技在AI for Science领域的技术实力与项目经验,结合双方在药物发现和AI计算领域专长,为生物药抗体/ADC、难成药靶点的小分子药物等研发提供新思路。此外,复星医药还在AI医学影像、精准医疗等领域深度布局。同时,加速推动AI技术在营销、客户服务、智能办公等方面的深入应用。

在吴以芳看来,通过应用AI技术,产品的研发效率、研发成功率都将有全面的提升。“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扩大AI在药物研发、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