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海浪的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8 08:31 4

摘要:1941 年 3 月 28 日,84 年前的今天,伍尔夫去往河畔,在外套口袋塞进石头,走进湍急冰冷的河水中。三周之后,她的遗体被发现。

1941 年 3 月 28 日,84 年前的今天,伍尔夫去往河畔,在外套口袋塞进石头,走进湍急冰冷的河水中。三周之后,她的遗体被发现。

据林德尔·戈登书写的《弗吉尼亚·伍尔夫传》,伍尔夫最持久的记忆是 1890 年在圣艾夫斯度过的夏天,夜晚的海浪发出声响,孩子们在花园里奔跑。多年过后,她让海浪的节奏贯穿于她最好的作品——《到灯塔去》和《海浪》之中。“潮汐的翻涌与破碎代表了存在与终结的最多的可能性。”

2025 年 3 月 26 日 — 5 月 7 日,大屋顶文化联合单向空间发起,上海译文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磨铁经典、中信·无界、艺文志eons、果麦文化协办「大师穿过大谷仓 | 我有根,但我流动」伍尔夫主题系列活动,将在单向空间·良渚大谷仓店打造 1 场房间互动展,进行 2 天的沙龙对谈,共度 1 个音乐朗读夜。

3 月 29 日的夜晚,约你前来听音乐、读诗,探寻潮汐的可能性,成为听见海浪的人。

#音乐朗读夜

听见海浪的人

李星宇等3月29日(周六) 19:00-20:30

那是在圣艾夫斯育儿室的床上半梦半醒的时光,听见海浪一波又一波拍打、水花溅上沙滩的声响,黄色百叶窗后一波又一波的浪声,一下、两下,一下、两下地撞击。窗户敞开着,百叶窗鼓动,橡果轻叩屋顶。躺在床上,感受着我能想象到的最纯粹的狂喜。

/ 《往昔札记》

*电影《时时刻刻》

儿童时期,海浪就成为了伍尔夫的生命传感器。日后的文学创作,大海作为显眼的元素,出没于伍尔夫的大量文本中;她使用和创造的语言形式、叙事方式和文学体裁,也呈海浪形状波动。

海同样让声音艺术家李星宇着迷。在冲绳,用水听器录到座头鲸声音后,他追寻未知水域的念头乍现,决定出海航行。在春天的一个夜晚,他将根据《海浪》文本现场进行音乐演绎。

我们还截取流动观感强烈的《海浪》选段,邀请阿冷来、芭蕉、陈陈陈、陈雪、傅适野、李二狗、情节严重社、Selina、杀手、天水、夏小暖、徐哲飞、叶禹含、袁玮、张玲玲、张秋子进行接力朗读,共同探进海浪里。

时 间3 月 29 日 (周六)19:00 — 20:30地 点单向空间·良渚大谷仓店(浙江杭州余杭区良渚街道玉鸟流苏苑 1-101-1)嘉 宾

李星宇

声音艺术家,独立音乐人

阿冷来

播客「从球说起」主播,前体育记者

芭蕉

有氧创意合伙人

艺术家,音乐人

陈雪

播客搞钱学姐主播

傅适野

媒体人,播客「随机波动」主播

李二狗

单向空间内容总监

情节严重社

B站UP主

Selina

播客「声东击西」主播

杀手

单向空间新媒体主编

天水

前媒体人,诗歌岛主理人

夏小暖

写作者

徐哲飞

安合生活馆创始人

叶禹含

音乐人,艺术家

袁玮

诗人,艺术家

张玲玲

作家,编剧

张秋子

高校教师,文学评论者

来源:单向街书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