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一个大喜讯。李乐夭同志和我大为高兴:他们来了,赣粤边的斗争就可以更好地展开了。在松竹掩映的崎岖山路上,我们迎接了项英、陈毅同志,大家一见面,陈毅同志就哈哈大笑说:“国民党还认为我在仁风山区哩!嘿,我们却到了油山了!”
三月底,交通站传来了快讯:项英同志、陈毅同志来了!
这是一个大喜讯。李乐夭同志和我大为高兴:他们来了,赣粤边的斗争就可以更好地展开了。在松竹掩映的崎岖山路上,我们迎接了项英、陈毅同志,大家一见面,陈毅同志就哈哈大笑说:“国民党还认为我在仁风山区哩!嘿,我们却到了油山了!”
主力红军长征以后,在中央根据地留下了项英同志为书记的中央分局和陈毅同志任主任的中央办事处领导革命斗争。由于没有及时的彻底的转变斗争方式,使整个根据地全部陷于敌手。一九三五年初,中央分局、中央办事处和留下的一些部队,被围于仁风山风山区。
在这种情况下,陈毅同志一连几天没有合眼,老是盘算着一个间题:如何带领部队突围出去,保存这支军队,拖任敌人的后腿,支援主力红军长征。他迎着风寒,忍住伤痛,拄着拐仇艰难地奔波在红军指战员之中,征求和商讨部队突围的办法,最后,决定向西突围。因为那里是赣粤边境的山区,地势险要,又是老游击区,群众基础比较好,对我军突围和坚持游击战争都十分有利。
英勇的红军指战员,在陈毅同志指挥下,向敌人发起了冲锋,一批又一批地冲出了重围。
这天,最后一批同志要突围了。陈毅同志挥动着双臂,对全体指战员说:
“同志们,今天我们要组织最后一次突围了。突围之前,我想讲几句话。”陈毅同志说到这里,用手指了指前方,接着说,“经过几天的突围战斗,我们的大部分同志已经突围出去了。现在,狡猾的敌人,又加强了对我们的包围。摆在我们面前的形势是,敌强我弱,敌守我攻。这就增加了我们突围的困难。但是,我们是伟大的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一定能够冲出敌人的包围圈。为了牵制敌人,支援红军北上,我们一定要顽强战斗,英勇作战,坚决突出敌人的包围圈,迎接新的革命高潮。我相信,只要我们英勇战斗,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陈毅同志那铿锵有力、充满胜利信心的动员,给了大家极大的鼓舞和力量。接着陈毅同志向大家布置了突围的方向、地点和方法。大家见陈毅同志没有和大家一道突围的样子,都为他的安全担心,纷纷对他说:
“陈毅同志,你打算……”
陈毅同志了解同志们的心情,忙岔开话头说:
“贺昌同志,你赶快带领大家先突围吧1我还要请那个老家伙(指旧电台)给中央发个报,把这里突围的情况报告中央,好让中央放心。时间还来得及。”说罢,陈毅同志和大家一一握手告别。便朝隐蔽在密林里的电台走去,几个工作人员也跟着走进密林。
“嘟嘟,嘟嘟嘟!嘟嘟!”电台开始呼唤了,但是从早上开始直到中午,一直没有听到对方的回话。真叫人着急阿!你想,在这敌人重重包围的仁风山里,敌人随时都可能发动搜山和进攻。按照原定计划,部队必须在当天天黑以前全部下山,乘天黑的工夫,抢渡于都河,冲过敌人的封锁线,争取在第二天天亮以前绕出包围圈。可是眼下太阳都当头了,还没有跟中央联系上,怎么能叫人不着急呢!
陈毅同志同几个工作人员一起,焦躁地守在电台旁边。那“嘟嘟嘟”的呼号声,紧扣着每个人的心弦。时间在一分一秒的移动,又是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得到对方电台的回音。深秋的赣南山区,天黑得特别早,眼看着暮色布满了山谷。怎么办呢?不联系就走吗?不行。这是同中央的最后一次联系了,因为这台又笨又旧的电台,这次突围是带不走的,把这里的情况向中央报告以后,就得把它就地埋起来。想到这里,陈毅同志十分镇定地对报务员说:
“继续联系,一定要把这里的情况报告中央。”于是“嘟嘟嘟”的呼号声响得更急了。
陈毅同志以极大的毅力等待着党中央的回音。快到黄昏的时候,突然电台里传来了中央的回电声。大家高兴得跳了起来。陈毅同志走到电台旁边,把部队在仁风山突围的情况,向中央作了详尽的报告。中央回了电,由于我们没有完全掌握密电码,电文译不出来。陈毅同志非常失望地指挥大家掩埋了电这时候,陈毅同志好象卸下了千斤重担。他撩起衣袖,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珠,一边笑着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走,现在该到红军医院去看看了。”
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又下起了大雨。陈毅同志拄着拐杖,忍着腿伤的疼痛,一步一滑地朝隐蔽在另一个山头密林里的红军医院走去。突然,迎面出现一个人影。一问,才知道是跟着贺昌同志突围的一个战士。他马上迎上去,急切地间道:
“怎么?你没有突出去?情况怎么样?”
那战士喘着气向陈毅同志作了汇报。
原来贺昌同志带着一部分红军战士,趁天黑过了一条河。谁知一上岸,就遇到了敌人。贺昌司志指挥红军战士,勇猛作战,想冲出敌人的包围,·可是,没有成功。最后贺昌同志打得只剩下一颗子弹,他宁死不做俘虏,毅然高呼“红军万岁”的口号,用最后一颗子弹,打死了自己,壮烈牺牲了。
陈毅同志听到这里,十分悲痛。他摘下军帽,两眼饱含泪花,胸中充满了对烈士无限怀念的感情。
后来,陈毅同志又听说赣南省委书记阮啸仙同志也在突围中牺牲了,.更感悲忿,挥笔写下了一首悲壮的诗。这首诗就是《陈毅诗词选集》里的《梁阮啸仙、贺昌同志》。在这首诗里,陈毅同志满怀对战家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写道:
环顾同志中,
阮贺足称贤。
阮誉传岭表,
贺名播幽燕。
审计呕血,
主政见威严。
哀哉同突围,
独我得生全。
由于撤得太晚,陈毅等同志一连在山上转了好几天,也没有突出去。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了,情况万分危急。这时候,陈毅同志当机立断,决定化整为零,把集体突围改成分散突围,并约定突围出去以后在油山地区会合。
陈毅同志决定化装突围,并积极了解通往油山的道路。
陈毅同志在仁风山上转来转去,没有打听到去油山的路。这天早晨,他正在丛林里转,忽然有个人把他一把拉住,放声大叫道:
“首长!好不容易把你找到了!”
陈毅同志定眼一看,站在面前的是一个面黄肌瘦,手里拿着一根打狗棍的叫花子模样的人,不觉一愣。没等他问话,那人就大哭道:
“首长!你不认识我了吧?我是曾记财呀!”
“曾记财?”陈毅同志一边喃喃地重复着这个名字,一边拚命搜索过去的记忆。突然,陈毅同志想起来了,一把拨住那人,笑道:
“哦!你不是赣粤边牛须区委书记吗?当初我在你们那里组织红二十二军的时候,你带着一帮子青年参了军,是吗?怎么?你现在在哪里?怎么搞成这个样子了?”说着,一把拉住曾记财,在丛林里的地上坐下。曾记财这才开始抑制住激动的情绪,向陈毅同志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自从我随二十二军到了中央根据地之后不久又调回地方工作,在一个县当县委书记。后来上边来检查工作,说我这也错了,那也错了,犯了什么机会主义错误。斗了我好久,撤了我县委书记的职务不算,还把我赶出了革命队伍,不让我革命了。后来,我听说首长没有走,就到处打听,知道你们已经转移到仁风山区,我就打扮成讨饭的来找你。首长,你说说看,我全家都被反动派杀害了,房子也被烧掉了,我跟反动派有不共戴天之仇,不让我革命,不让我打反动派,我能干吗!”
陈毅同志听完曾记财这段叙述以后,非常激动,这是多么好的一个同志啊!他对党、对革命多么忠诚,对敌人多么仇恨。可是在王明错误路线底下,多少象曾记财这样的好同志却遭到了无辜的迫害!
曾记财恳切地对陈毅同志说:
“首长,我就是死也要死在革命队伍里。”
陈毅同志也深情地说:
“好同志,我们从头干吧!”
接着,陈毅同志问他对这一带的路熟不熟,曾记财说:
“首长,你尽管放心吧!这一带我熟透了。”
陈毅同志和项英同志身穿长布袍,头戴宽礼帽,看上去真象阔商人。曾记财则打扮成仆人的模样在后边跟着,当天夜里,他们从从容容地走下了山。
一个星期之后敌人把仁风山区里里外外地搜了一遍,没有发现一个红军,反而吹开了牛皮,说什么红军都叫他们给“消灭”了。正在这个时候,陈毅等同志夹在一群老百姓当中,顺利地渡过了敌人封锁的王母渡。
这天半夜里,曾记财顺着稻谷田边,摸到一棵柳树前的独院小门旁边,这里是曾记财丈母娘的家。他侧耳朝屋里听了听,就轻巴打出门来:“砰砰,砰砰砰!”“开门,我是五铃子。我回来了。”
屋里老太太一听,心头不觉一酸。自从红军撤离以后,白狗子可把这一带给糟害苦了,女儿被杀,家里被劫,她是多么粉望红军早日回来啊!可是,近来国民党军伙同伪保长每天夜里都冒充红军来叫门,用这种办法不知杀害了多少革命群众。
两天前的半夜里,国民党军还冒充她的儿子来叫门,现在又说是五铃子回来了,谁知是真是假啊f她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只听得门外的声音说:
“明天一早,我在后山茅草里等你,有事。”说罢,就走了,老太太听得非常真切,这一次,果真是五铃子的声音,她心里十分高兴,巴望着天快亮啊。
第二天一早,曾记财在后山见到了丈母娘,知道了村里的情况。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许多革命干部和群众,实行了三家联保,尽管这样,人民群众的心是向着革命的。通过老太太的指点,曾记财带着陈毅等同志,一口气走了八十里路,来到油山的长安if I找到了一个木匠。这个木匠是地下党员,通过他找到了油山游击队的交通员—一位看山林的老人家。这样,在一九三五年四月的一个傍晚,他们终于风尘仆仆,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油山。
油山这个地方,陈毅同志是不陌生的。他走在这座横跨江西、广东两省边界的巍峨大山上,踩着齐腰深的野草,望着满目参天的树木和青翠的竹林,不由得想起英雄油山过去的幕幕壮丽画面:
一九二七年九月,陈毅同志就随朱德同志率领八一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来到过这里,临走的时候,还给当地赤卫队留下了一些枪枝弹药,给他们开展游击活动用。一九三O年三月,陈毅同志达跟随毛主席和朱德同志,转战于油山地区的南康、信丰等县,打土豪,分田地。在大庾县的一所中学里,毛主席亲自主持召开了几个县党的负责人会,分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指明了中国革命的任务和前途,使这个地区的革命烈火燃烧得更加旺盛。当时,陈毅同志在毛主席的直接领导下,在信丰县的吉安会馆和犀牛万寿宫里,先后开办了工农干部训练班,陈毅同志亲自担任了校长,为油山地区的革命斗争培养了大批干部。今天,在革命的危难时刻,他又来到油山,心情是多么不平静啊!他决心把毛主席在油山地区燃起的革命火把高高举起!
当时,由于王明路线的影响,在一些千部中,对油山根据地的工作,存在许多分歧意见。有的主张把兵力集中在一起,跟敌人拚到底;有的主张先隐藏起来,等红军主力打回来以后再说。陈毅同志一到油山,就深入到干部、战士当中去听取意见。他认为,这两种主张对于坚持油山根据地的斗争都是有害的。为了统一大家的认识,他先后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讨论如何看待当时的革命形势和油山根据地的工作任务间题,同各种错误主张进行了斗争。
在南雄大岭下和大庾长岭召开的干部会议上,陈毅同志作了报告。他说:“主力红军退出中央根据地后,整个革命形势走向低潮。目前,我们正处在两个高潮之伺,一第一个高潮过去孔新的高潮还没有来。现在中国革命虽然暂时遭受挫折,但革命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要对新的形势有足够的认识,采取新的斗争方式,发展游击战争,积蓄和保存力量。我们要插一杆红旗在山顶上,寻找适当时机,给敌人以打击,粉碎敌人的‘清剿’,壮大自已,扩大武装、扩大根据地。”陈毅同志满怀信心地说,·“‘八一”南昌起义的军队上两万人,最后只剩下八百多,还对中国革命作出了辉煌的贡献,今夭我们的情况不同了,仅这里就有一千多人,只要不犯错误,还怕不能坚持到胜利吗?‘”
在会议上,确定了“依靠群众,.坚持斗争,积蓄力量,创造条件,迎接新的高潮”的方针,做出了相应的决议。我们调整了部署,把部队分成了三个大队,一队在信丰,一队在北山,一队在三南。特委和军分区的同志也分散到小游击队中去,组成短小精悍的随军工作组,即带着一个小游击队到一个地区去,独当一面的工作。陈王显同志到大庾,以小汾、黄种、彭坑等地为中心,积极地向池江一带开辟工作。刘新潮同志到信丰,以上乐为中心,积极向新城一带开辟工作。刘符节同志在潭塘坑一带,领导信丰地区工作。三南的工作也加强了,李乐天同志常到那里去,我在梅山与北山,积极向大庾及南雄的里栋一带开辟工作。叶明魁同志以麦坑为中心,积极向青龙、黄龙一带开展活动。项英、陈毅同志坐镇油山,环境不好的时候,也常到梅山、北山一带去。而蔡会文同志,就带着两三百人到上犹、崇义及其以西地区开辟工作去了。
来源:白马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