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最狠个人资产:普通人用4个公式打造内容复利,十年后躺赚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8 08:25 2

摘要:最近读完了刘飞的《内容即品牌》,因为我自己就是做内容的,这本书确实给了我很多启发。

最近读完了刘飞的《内容即品牌》,因为我自己就是做内容的,这本书确实给了我很多启发。

我们为什么要做内容?

这可能是普通人唯一低成本的杠杆了,你需要投资的成本,无非是一部手机、一台电脑而已。

手机已经是人的一个器官,一个轻薄本比手机还便宜,可以说,这些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你即便不做内容,上班上学也需要它们。

巴菲特告诉你要重视“复利”,你觉得自己本金太少,可能当耳旁风就过去了;内容就在你身边,只要你开始积累,就会有复利效应。试想,如果你十年前就开始创作,到现在估计也写了几百万字了吧,这些就是你最宝贵的财富。

好内容的标志

都知道要做好内容,那什么才算好内容呢?刘飞提出了一个公式,有四个要素:

好内容=共鸣(Resonance)×效率(Efficiency)×舒适(Comfortable)×有用(Helpful)

越靠左的因素,重要性越强。

先说有用。你的内容有没有用,不是你说了算,是用户说了算。也就是说,你得为用户创造价值,对方才会觉得有用。

那什么样的内容有价值呢?整天追热点、博流量的内容,别说一年,一个月以后你就不想看了。所以,有价值的内容,一定是能穿越周期的,让人可以时时回味的。

你可能会说,那我怎么知道用户觉得这个内容有价值?你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

用户在这个领域会花多少时间?会花多少钱?

既花钱又花时间,那用户一定是对这个领域很感兴趣。那你在这个领域创作就可以了。

再说舒适。舒适是底线,不要求你做的内容有多精致,只要让用户不反感就行。

比如,你是做播客的,结果噪声很大,听众听不清你在说什么,这肯定让人感到不舒适。

继续说效率。效率不是光追求速度,而是要提高在单位时间内提供的价值。

还是拿播客来说,并不是几个人坐那闲聊就完了。要是听众半天都听不到有价值的内容,也会跑路的。

最后就是共鸣。爆款文章为什么能爆?那是跟用户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啊。用户觉得你就是他的嘴替,你就是在为他发声,他自然会帮你转发。

共鸣最重要的,是和用户产生了连接。用户因此而认可你,喜欢你,追随你。

如何产生共鸣呢?你可以告诉用户,你的内容跟他有什么关系;也可以给用户情感价值,陪伴他、激励他。

如何做出好内容?

知道了什么是好内容,我想你更关心的是,该如何做。

刘飞也提出了一个公式:

做出好内容=擅长×热爱×差异化×(形式和平台)匹配

你肯定得做你擅长并且热爱的内容,不然肯定会中途放弃的。不用去追热点,除非你擅长的就是追热点。你也不用去讨好用户,做好自己的内容,自然会吸引到欣赏你的用户。

另外,你肯定得有差异化,不然大家都做一样的内容,凭什么别人要看你的?

有句话怎么说的,只要给自己加足够多的定语,你就是这个领域的王。做内容也一样,找一些细分方向,成为这个方向的专家,提供独特价值。

最后,你得找到适合你创作的平台。比如你擅长图文,那就做公众号和小红书;你擅长视频,那就做B站和视频号。

内容创作心法

刘飞根据自己以往的创作经验(公众号“刘言飞语”,播客“三五环”、“半拿铁”等),提出了一些创作心法,供你参考:

1.开始比完美更重要

做内容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都是一步一步调整的。哪怕是那些几百万粉丝的大博主,他们前期的作品也是粗糙的。

先开始,然后不断迭代。

2.持续创作更重要

做内容的都希望自己能火,但这更多的是靠运气,而不单单是靠内容。

那怎么才能有运气加成呢?你得不下牌桌才行。这就要求你提前思考,什么类型的内容,可以源源不断地为你提供素材。很多人创作就是分享自己的经验,可自己又没什么经验,不出一个月就无话可说了。

3.做好情绪管理和课题分离

做内容难免会受到别人的误解甚至谩骂,你只需要明白,只要自己的内容有价值,那别人怎么反应,那是他的事,不是你的事。你永远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

4.提前规划商业路径

做内容不可能一直为爱发电,你需要提前想好如何靠内容产生收益。真正驱动你生产的,不是兴趣,而是收益。

5.降低成本

别在一开始就买昂贵的设备,招人、租办公场地,先跑通MVP,有了稳定的现金流再说。成本一定要降到最低,你的收益才能最大化,你的创作才能持久。

狼大柔说

这本书主要是讲如何把内容变成品牌的,我认为这也是做内容最好的归宿。如果你只追求流量,蹭热点,想割一波就跑,那这本书不适合你。

AI时代,什么都能替代,但你自己创作的内容,永远是你自己的。这是你的知识资产,甚至比现金资产还要重要。

来源:招财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