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买房真的是亏本买卖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8 09:22 2

摘要:以前因为房价上涨,人们买房除了居住外,还有让财富保值甚至增值的功能。但现在只要市场不认可、二手房价不涨,这个功能就丧失了。

上海房价普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现代购房者应及时转变思路,将房产看作消耗品!

以前因为房价上涨,人们买房除了居住外,还有让财富保值甚至增值的功能。但现在只要市场不认可、二手房价不涨,这个功能就丧失了。

之所以说房产是个消耗品,是因为房子需要打理,需要额外往里面投钱。比如物业管理费,时间久了还会有维修保养费,以及可能出现的房屋养老金等等。

所以买房的逻辑也变了!

插播一个直播预告,今天下午16:00,我们的直播别忘记预定:新鲜出炉上海第3批次土拍再疯狂!溢价抢地背后后市新房持续看好!点击下方链接可以预约。

01

房价疯涨的那些年

过去的十几年,上海的房子上涨的速度太快了!

2000年,上海市政府出台买房退税,送蓝印户口等多项政策,鼓励住房消费,那是上海的房价基本在3326元/㎡左右,靠近郊区的地段甚至更便宜。那是30万就能买套房的年代。

2001年,随着住房需求增加和土地供应有限导致房价上涨,但也只是小幅上涨,大约是3500元/㎡。

2002年,上海申博成功,更多外资进入到了上海楼市,市场逐渐国际化。此时住宅成交均价上涨到了4700元/㎡。

2003年,上海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出台限购、提高首付比例等调控措施,此时平均房价为5118元/㎡。

2004年,成交均价约为6385元/㎡。尽管有不少调控措施,但上海楼市昂扬的劲头势不可挡。同年,上海明确了“世博会前建成400公里轨道交通网络”的目标,地铁一响,黄金万两的时代也加快了上海房价上涨的速度。

图源公众号图溯上海

2005年,中央政府出台“国八条”,上海严格执行,抑制投机需求。在宏观调控下,这年上海的房价在6414元/㎡左右保持稳定。

2006年,汤臣一品成交均价为126235元/㎡,上海单价7000元以下的成交面积占52%,而1万元/㎡以上的成交面积则占了24%。不难发现,高端住宅市场开始崭露头角。

同年,中央政府进一步出台“国六条”,要求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增加中小户型比例;上海土地市场加大普通住宅用地供应,缓解供需矛盾;同时限制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

2007年,上海房产成交均价已经到了9755元/㎡左右,尽管有调控政策,但超强的流动性和投资需求推动房价飞涨。

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下滑,上海楼市也受到影响。为刺激经济,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宽松政策,包括降低首付比例、减免交易税费等。

但此时,购房者观望情绪加重,楼市进入短暂调整期,价格回落到了7800元/㎡左右

2009年,在宽松政策和经济刺激计划推动下,大量资金涌入楼市,投机性需求再次抬头,上海楼市迅速回暖,房价大幅上涨!这样的暴涨也促使上海在2010年成为首批实施限购令的城市

2011-2015年,在限购令的作用下,上海住宅价格从2万/㎡缓慢增长至3万+/㎡。不过,在此期间,上海高端住宅市场热度空前,诞生了21.6万/㎡的豪宅中粮海景壹号和1小时卖出21.2亿的大宁金茂府!

2016年,价格涨至3.8万/㎡,随着房价暴涨,假离婚成为了楼市热词。

2017-2019年,上海市中心区域的黄浦、静安、长宁新房都突破了10万大关,全市成交均价为5.4万/㎡左右。

2020-2023年,因yq楼市短暂停滞,但随着经济复苏,市场迅速回暖,尤其是改善型需求,高端住宅市场表现突出。

后期,为缓解供需矛盾,政府不断优化购房政策,支持刚需和改善型购房需求,以及加大租赁住房供应,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发展。

可以说,到2023年之前,上海楼市给人的感觉都是涨得快和涨得更快的关系,事实也是如此,一直在涨,只是速度不同。

但2024年彻底变了!

02

倒挂消失的新起点

准确的说,2024年上海住宅一二手倒挂彻底消失。

但这也不是一个戛然而止的动作,而是一个逐渐显现的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下,房价上涨是最先显露的,也不难看出,新房就是消耗品,是改善选择!

尤其是,今年3月的两会,给了上海新房一个出路:刚需可以接受城市更新、保障房、保租房各种形式,而改善更好的选择就是新房!

当倒挂消失,品质就必须成为新卖点!

自去年年初,政府便开始多维度支持改善型住宅:

“7090”政策破冰、取消土拍溢价限制;

普宅非普标准取消;

住建部对“好房子”标准制定新规……

政策工具箱的持续升级,形成正向的叠加效应。

国家信号无比清晰!当倒挂消失,曾经粗放型的购房模式(倒挂为王)就要转变了,房企要从多个维度创造好房子!

03

大道至简,回到原点!

在仅考虑自住的情况下,买房自然可以随心所欲。

但笔者也能理解,买一套房想要增值或者说至少保值的心理态度。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就应该回归最原始的购房规则。

一、严格遵守鄙视链。

根据上海特有的城市风格,浦西看环线,浦东看产业。

但要注意,同在一个环线内,也会有价格差异。同样是内环内,黄浦区就是要比虹口、杨浦都贵。

也有的高能级板块能冲破环线约束,例如:古北,虹桥,徐汇滨江等区域。

ps:在选房选区位的时候,要注意眼见为实,落地的规划远大于未兑现的规划。

二、坚持稀缺资源至上。

早些时候,说学区概念要消失了,但现在真实成交状况还在提醒所有人不要忽视学区溢价。

3月1日-16日,以浦东、闵行、徐汇、杨浦这4个教育强区为首,10大学区老破小,成交量高调突破10套+!

数据源于网络

对口福山外国语+建平西校的梅园三街坊以及对口平南小学+上实西的平南一二村,在最新成交价中,明显涨价了,尤其是闵行的平南一二村,单价上涨了3700+元/㎡!

总的来说,稀缺资源尤其是刚需性资源仍然是溢价主要因素。就像有孩子就会考虑学区房一样。

在倒挂消失的今天,需要买好房子,但如果注定要有取舍,就要回归最原始的买房逻辑。

来源:说话的胖头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