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兰州牛肉拉面产业人才的跨国输送到零工市场里的直播带岗,从职业培训课堂里电路元件组装到招聘会上递出的希望简历……一幅幅生动的就业图景,勾勒出七里河区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的坚实足迹。今年以来,该区通过构建“政策扶持+技能培训+精准服务”三维体系,创新打造“15
从兰州牛肉拉面产业人才的跨国输送到零工市场里的直播带岗,从职业培训课堂里电路元件组装到招聘会上递出的希望简历……一幅幅生动的就业图景,勾勒出七里河区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的坚实足迹。今年以来,该区通过构建“政策扶持+技能培训+精准服务”三维体系,创新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累计开展专项招聘活动28场,提供就业岗位9670个,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笔50万元,陇原创业贷放款104笔1033.07万元,惠岗贷放款29笔4149.84万元。
技能培训 提升就业硬实力
3月21日清晨,在兰州皓莎职业培训学校的一间教室内,38岁的龚家湾居民刘善雄正专注地在本子上写下变压器的操作原理要点。这个由30余名中青年学员组成的班级,将会在15天的电工课程与实操中开启职业新生涯。
“创业失败后一度迷茫,15天的免费培训让我对未来有了更多的信心。”刘善雄告诉记者,通过系统学习电工知识、电路安装等技能,他将会在考取电工证后获得更多岗位推荐。
这种产教融合模式正在全区多点开花。3月9日,在七里河区就业促进中心的牵线搭桥下,甘肃合力职业培训学校与新西兰长白云集团顺利签约。这个以兰州牛肉拉面为载体的国际合作项目,构建的是“人才培养—食材供应—国际教育”三位一体体系,兰州首批学员将在课程培训结束后飞往新西兰就业。“该集团在新西兰有5家牛肉拉面店,需要大量专业拉面师傅。”甘肃合力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张高涛表示。
今年以来,七里河区紧扣“技能兰州”建设目标,依托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新素质培养、网络创业等培训,提升创业创新能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在岗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630人次。
数字赋能 搭起就业云桥梁
“家人们,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些岗位,薪资待遇优厚,工作环境也很不错,感兴趣的可以把简历投过来……”每周四下午,七里河区零工驿站的直播准时开始,主播热情地为屏幕前的观众推荐岗位。在最近的几场直播中,每场平均有5000多人同时在线观看。
2024年,七里河区统筹多方资源,建成零工市场1个、零工驿站5个,逐步形成以下西园零工市场信息归集、综合服务、现场洽谈、直播带岗、劳动争议调解、技能培训为中心的“1+N”运营模式。其中,彭家坪苏宁物流园零工驿站重点归集园区物流类企业用工信息,兰州老街零工驿站重点归集兰州老街、居然之家家居、家装类用工求职信息,小西湖零工驿站重点归集原小西湖立交桥油工、瓦工类群体,文化宫零工驿站重点归集辖区4个乡镇农闲劳动力求职信息。自零工市场建设运营以来,已累计服务用工单位1822家,服务零工群体1889人次,组织直播带岗87场次,开展育婴员培训一期18人,开展“零工大讲堂”12期。
同时,该区运用信息化手段集成传统的人力资源招聘方法,开启指尖上就业服务新模式,让求职者享受到了网络化求职就业的全新体验。“七里河就业”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上线以来,关注人数达1.13万人、访问量突破10万次。“如意就业”甘肃公共就业服务网推广以来,辖区297名求职者在网上快速找到了工作,还为74家用人单位提供了线上招聘服务。
政策助力 撑起保障暖心伞
“原本对就业方向有点迷茫,老师根据我的专业提供就业指导,还帮我修改简历,能签约酒钢集团我还是很有信心的。”对兰州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大四学生李华而言,学校“就业驿站”的指导犹如及时雨。
据悉,七里河区严格落实脱贫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跟踪服务工作制度,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1566人,做到了应输尽输;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1041人,跟踪服务5轮次,就业率达到95.77%;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722人,达成了动态就业率在90%以上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区10家乡村就业工厂,带动就近就业29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40人。
记者了解到,七里河区持续开展线上线下援企稳岗、吸纳就业补助等政策和经办流程的宣传解读,实施人社政策直达服务,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确保人社惠企政策应享尽享、速享即享。
3月21日,土门墩街道在兰州老街举办“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招聘会”。土门墩街道马滩南路社区党支部书记范小瑛说:“我们辖区有兰州老街、居然之家等大型商圈,个体户及企业用工需求量大,同时不少辖区居民、流动人口、高校毕业生有在家门口就业的意愿。社区党支部不能坐等居民找上门,必须主动送服务,多解决一个人的就业就能为一个家庭多增添一份保障。”
据悉,今年以来,七里河区已开展招聘活动37场次,举办“人社局长直播带岗”12场,在线推介岗位3008个。因线上线下同频实施,岗位信息每日推送至各村小组微信群,有效促进了辖区城乡富余劳动力区域内就近转移就业,全区输转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102%。
◆记者手记
就业服务的人本温度与创新刻度
在七里河区,就业率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一张张生动的面孔与一个个具体的梦想。通过实地走访,记者深切感受到,这里的就业服务既有绣花功夫般的精准,又有破冰突围的创新。
从兰州牛肉拉面师傅跨国就业到零工驿站里的直播带岗,七里河区将传统产业与现代技术巧妙嫁接,让技能培训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直通产业链需求。这种以需求为导向的产教融合模式为就业者开辟了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零工市场的细分运营,让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被精准捕捉,服务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更令人触动的是政策背后的温度。无论是为创业失败者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重启通道,还是社区干部主动上门对接岗位的前置服务,都折射出基层治理的温度。七里河区的就业实践启示我们,稳就业不仅需要政策托底,更需要用创新思维构建就业体系,如此才能让就业之路越走越宽。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栋楠 文/图
来源:观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