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包括新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一起来看有哪些新变化。……(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
核心提示: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包括新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一起来看有哪些新变化。……(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包括新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一起来看有哪些新变化。
变化一:在国际上率先推广应用食品数字标签
数字标签是食品包装上采用二维码等信息化手段展示的食品标签,数字标签相较传统食品标签没有标示版面的限制,消费者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扫描食品标签上的二维码,可实现页面放大、语音识读、视频讲解多种功能,并可获取有关食品成分、使用说明、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等相关信息,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阅读食品标签的需求,解决部分消费者阅读食品标签信息时因字体小而“看不清”“找不到”等问题,大大提升了消费者获取食品信息的体验感与便利性,也为食品生产企业与消费者开展良性互动,丰富食品标签展示内容提供了空间。
变化二:对日期标示要求进行修改
为了避免食物浪费,新标准与国际接轨,规定了食品生产者可根据食品属性、食用特征等自愿标示预包装食品的“消费保存期”,作为食品的最后食用日期,供消费者参考。同时,为了便于阅读日期信息,新标准将保质期调整为“保质期到期日”,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清晰标示。标准实施后,消费者不再需要通过计算确定食品何时过期。此外,规定保质期6个月以上的食品可不标示生产日期,仅标示食品保质期和保质期到期日,使企业标注更节省。
变化三:强制标示致敏物质信息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尽可能降低食物过敏的发生概率,我国食品标签将要求强制标示致敏物质信息。当预包装食品使用含麸制的谷物、甲壳纲类、鱼类、蛋类、花生、大豆、乳、坚果八大类食品及其制品作为食品配料时,需要在配料表中以加粗、下划线等强调方式,或在配料表下方通过致敏物质提示语,提示食品中含有的致敏物质。对于有食物过敏史的人群,需要特别关注食品标签上致敏物质的提示信息。
变化四:禁止使用“零添加”“不添加”
为了避免“不添加”“零添加”声称对消费者的误导,新版GB 7718实施后,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禁止预包装食品使用“零添加”“不添加”,是为了使消费者正确了解食品标签信息,更科学、更自主地选择食品,避免使消费者盲目关注这些宣传用语,忽略了产品真实属性,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此外,为确保食品标签标准在食品行业内顺利实施,新版标准设置了2年过渡期。食品伙伴网提醒,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这期间,企业应该根据标准要求,对产品包装进行合规性设计,并尽快生产投入使用;同时加快消纳库存包装和已进入市场的商品,确保标准实施后生产及销售的产品符合新标准。
相关报道:《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问答
关于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等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修改单的公告(2025年 第2号)
来源:食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