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23日,在第二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武汉专场(ICG-20 Wuhan)微生物暗物质主题中,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苏晓东教授作了题为“生物多样性与宏基因组学研究”(Microbial Diversity and Metagenomic Studies
2025年3月23日,在第二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武汉专场(ICG-20 Wuhan)微生物暗物质主题中,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苏晓东教授作了题为“生物多样性与宏基因组学研究”(Microbial Diversity and Metagenomic Studies)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目前基因组测序技术飞速发展及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总体研究现状和挑战,探讨了宏基因组学技术在微生物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苏晓东教授长期从事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工作,最近又致力于环境基因组学和宏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在本次报告中,他介绍了最新的宏基因组学技术如何帮助科学家更全面地解析微生物群落的复杂性,以及这些研究在环境保护、生物资源利用和人类健康领域的潜在应用。
(拓展阅读:蚂蚁与真菌的共生密码!国际嘉宾解锁生物多样性新视角|第二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武汉专场)
ICG-20武汉专场作为国际基因组学领域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为科学家们提供了良好的探讨前沿研究、交流最新研究动态的平台。本届大会围绕“Omics and AI in Biodiversity”核心议题,设置包括“前沿组学技术”“物种演化与发育”“濒危物种保护”“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极端环境生物探索”“微生物遗传资源挖掘与利用”“环境生态监测”等议题。
文/Linda
审/绿茵
排版/angel
来源:吃不饱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