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黄雀》之前,我以为又是一部靠流量明星和狗血剧情撑起来的烂剧。结果,刚看两集就被打脸了——这剧里的长沙,也太真实了吧!不是那种刻意摆拍的网红打卡地,而是你家楼下早餐摊的烟火气,是街坊邻居的家长里短,是每个长沙人骨子里的倔劲儿。
追《黄雀》之前,我以为又是一部靠流量明星和狗血剧情撑起来的烂剧。结果,刚看两集就被打脸了——这剧里的长沙,也太真实了吧!不是那种刻意摆拍的网红打卡地,而是你家楼下早餐摊的烟火气,是街坊邻居的家长里短,是每个长沙人骨子里的倔劲儿。
长沙话听得人想嗦粉:** 剧里演员一口地道的长沙话,听得人浑身舒坦。不是那种塑料普通话硬拗的“塑普”,而是带着辣椒味的乡音。特别是几个老戏骨,一句“你要何解咯”(你要怎样)就能把人拉回长沙的街头巷尾。有网友调侃,这剧应该配个长沙话字幕,外地人看了估计得懵。
取景地都是“熟人”:眼尖的长沙网友早就发现了,剧里的取景地根本不是什么影视城,而是实打实的长沙街头。河西的渔人码头、河东的太平街、甚至某家不起眼的粉店,都被镜头捕捉到了。有网友晒出对比图,调侃说“《黄雀》剧组是不是穷得租不起棚,只能满大街偷拍?”
剧里角色的性格,简直就是长沙人的缩影。主角黄雀那股子“霸得蛮、耐得烦”的劲儿,像极了长沙人敢爱敢恨的性格。配角们也是各有特色,有精明市侩的老板娘,也有讲义气的“满哥”。这些角色让人感觉,他们不是活在剧本里,而是真实存在于长沙的某个角落。
看完《黄雀》,我突然明白,为什么这部剧能火。它没有刻意迎合谁,只是真实地呈现了长沙这座城市,以及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这种真实,恰恰是最打动人的。下次去长沙,我不再只盯着茶颜悦色和文和友,而是想走进那些不起眼的街巷,听听地道的长沙话,感受一下《黄雀》里的烟火气。毕竟,这才是长沙最真实的样子。
来源:雯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