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满哥10年“玩”出百万“花经济‌”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8 10:19 2

摘要:‌蹲在茶花树前,40岁的王玲轻轻拨开叶片,白色、大红、粉红三色花朵在枝头次第绽放——这是他用3年时间嫁接制作的单株多品种茶花。3月21日,在湘潭县易俗河镇谷洪村的茶花基地,这名曾经的生猪养殖户笑着说:“今年基地单品种和多色茶花已销售38万元,另外做砧木和茶花苗

从“发烧友”到“茶花匠”

——湘潭满哥10年“玩”出百万“花经济‌”

全媒体记者 王希台

‌蹲在茶花树前,40岁的王玲轻轻拨开叶片,白色、大红、粉红三色花朵在枝头次第绽放——这是他用3年时间嫁接制作的单株多品种茶花。3月21日,在湘潭县易俗河镇谷洪村的茶花基地,这名曾经的生猪养殖户笑着说:“今年基地单品种和多色茶花已销售38万元,另外做砧木和茶花苗木生意30万元,没想到‘玩’花真能玩成事业!”

在茶花基地,茶花已成“林”。(记者 李新辉 摄)

跨界转型:

从“猪倌”到“花匠”‌

2013年,毕业于华中农大动物科学与医学专业的王玲回乡办起养猪场。为给猪场“添点颜色”,他网购茶花苗装点庭院,却意外被千姿百态的山茶花“圈粉”。“一株茶花能开出7种颜色,像打翻的调色盘!”王玲回忆,他每年豪掷2万元收集稀有品种,还在QQ群里结识了全国200多位“茶花发烧友”,练就一手嫁接绝活。

彼时,这个被乡亲们戏称为“花痴”的年轻人,常在猪舍和花圃间穿梭——上午调配猪饲料,下午研究茶花。直到2019年一次浙江之行,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逆势破局:

低迷市场嗅出“绿色商机”‌

在“中国花木之乡”宁波奉化,王玲见到震撼一幕:因国家实施退林还田政策且茶花市场遇冷,优质山茶花苗木被随意丢弃。“别人眼里的‘废柴’,在我这就是宝藏!”他果断押上全部积蓄,将20万株砧木运回湘潭,通过微信社群对接广州客商。2020年,一单百万级交易让他掘到了“第一桶金”。

“茶花品种就像手机的‘芯片’,珍贵品种越稀缺越值钱。”王玲解释,多色嫁接技术能使单株茶花呈现3种以上花色,市价是普通品种的10倍。为攻克技术难关,他和市林科所科技人员合作,在实验基地里反复试验,终于掌握了单株嫁接多品种茶花的关键技术。

花开有声:

“冷资源”变“热产业”‌

走进梅林桥现代农业示范园,几万株茶花砧木整齐排列,静待嫁接。

王玲算了一笔账:单株多色茶花售价300元,亩产值超30万元,是传统苗木的20倍。更让他骄傲的是,基地已带动周边多户农民转型“花农”,户均年增收5万元。

“过去养猪是生计,现在养花是事业。”抚摸着亲手嫁接的茶花,王玲眼中闪光。他的手机不时震动——抖音直播间里,北京客商正加急预订“五一”档期盆栽;微信群里,江浙花商在咨询茶花新品种的上市时间。

“王玲的实践,正是湘潭花卉产业升级的鲜活样本。目前,他的茶花基地面积达30多亩,茶花品种达1000个,拥有20万株茶花苗木,在全省也是屈指可数。”市林科所田应秋研究员表示,传统花卉产业面临品种单一、附加值低的痛点,多色茶花通过“科技+文创”提升附加值,打通了“种植—文旅”全链条,让湘潭茶花产业实现异军突起。

来源:海那边的小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