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赤壁:智能化育秧为春耕生产提速增效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8 10:45 3

摘要:中伙铺镇的这家循环运动式育秧工厂,由湖北晨燊生态农业公司投资建设。在这里,早稻从播种到育秧实现全流程机械化,大大节省了人工,省时省力,育秧周期较传统育秧方式缩短了10天左右。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健壮的秧苗是水稻高产的基础。赤壁建成了湖北首家循环运动式育秧工厂,育秧实现全自动化和智能化。

中伙铺镇的这家循环运动式育秧工厂,由湖北晨燊生态农业公司投资建设。在这里,早稻从播种到育秧实现全流程机械化,大大节省了人工,省时省力,育秧周期较传统育秧方式缩短了10天左右。

湖北晨燊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田雁明介绍:“首先,我们的种子要下水进行浸种催芽。等种子吸足水分后,再进行流水线播种。播种完成后,把种子放到暗化室里,经过36到48小时的处理,就可以摆放到大棚里了。”

田雁明所说的大棚就是智能化育秧工厂,4条立体循环运动式育秧设备对秧苗进行智能化培育,工人们通过手机APP便能控制厂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育秧配备的自动化喷淋设施可自动喷洒秧苗生长所需的杀菌剂、肥料等。

“我们秧苗处于一叶一心阶段时,最佳生长温度是28℃到32℃。当秧苗长到两叶一心时,最适合的生长温度是25℃到28℃。如果外面温度过高,我们会采取降温措施,比如通过水源降温,或者顶部开窗通风,还可以利用遮阳设施,将温度调节到最适合的25℃左右。”田雁明说。

田雁明告诉记者,每台立体循环运动式育秧设备长32米,高5.5米。每一条育秧设备都有14层循环运动式育秧床,每条育秧床一批次可育秧3050盘,整个育秧工厂可循环育4批次的早稻秧苗。

“目前,我的育秧工厂在双季稻和早稻方面,每年可以满足6000亩的育秧需求。再加上中晚稻,总共可以达到30000亩到40000亩的育秧能力,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田雁明告诉记者。

眼下正值早稻育秧的关键期,为保障育秧工厂用电需求,当地供电部门主动上门服务,对用电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确保育秧设备24小时有效运转。

国网咸宁赤壁市供电公司服务专责王大力表示:“为了保障工厂的正常运行和秧苗的生长,我们铺设了100余米的高压电缆,架设了6根电杆,安装了2台250千瓦的变压器。同时,我们还会不定期对工厂进行巡视,确保育秧工厂24小时稳定供电。”

今年,赤壁市计划栽植早稻10.85万亩,其中约有1万余亩采用机械化插秧。目前,该育秧中心正在开足马力生产,全力保障全市早稻机插秧育秧需求。

来源:赤壁融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