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给到位了就能提振消费”?没那么简单!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8 10:47 2

摘要:3月26日,在“2025博鳌新浪财经之夜”活动现场,经济学家马光远抛出了一个自问自答的问题:当前我国消费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资源配置不够,“资源到了,把钱给到位了,自然有人消费。把大家的隐患消除了,自然有人消费。”对于马专家的这一观点,我持保留意见。

.

3月26日,在“2025博鳌新浪财经之夜”活动现场,经济学家马光远抛出了一个自问自答的问题:当前我国消费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资源配置不够,“资源到了,把钱给到位了,自然有人消费。把大家的隐患消除了,自然有人消费。”对于马专家的这一观点,我持保留意见。

“给钱就能提振消费”,这个连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如今竟有专家将它作为自己的理论创新,一本正经地提出来,实在有点好笑。难道提振消费真的仅凭发钱就能轻松实现吗?倘若真如这些专家所言,我开个玩笑,国家何不索性打开银行大门,让民众自由领取资金,岂不是更为直接有效?何必还要绞尽脑汁出台各类刺激消费的政策?事实上,提振消费绝非仅仅“给钱”两个字所能概括,这一举措背后隐藏着诸多复杂且亟待解决的难题与挑战。

第一,给多少钱才算“到位”?这是一个复杂且微妙的问题。给予的资金过少,可能无法有效激发消费,因为消费者会觉得这些钱不足以改变他们的消费习惯或提升生活质量;而给予的资金过多,则可能引发一系列负面效应,如过度消费、资源浪费,甚至导致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确定“给到位”的资金数额,需要综合考虑地区差异、生活成本、家庭收入等多种因素。不同地域、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对于“给到位”的标准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这一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科学评估。

第二、通过什么法子给钱?给钱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直接现金补贴、减税、消费券、信贷优惠等,每种方式都各有利弊。直接现金补贴的操作简单,能迅速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但可能导致一部分资金被用于储蓄而非消费;减税虽然能长期增加居民收入,但政策调整过程复杂,且可能影响到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和效率;消费券能针对性地刺激特定领域的消费,但发放和使用上可能存在不便;信贷优惠能降低消费成本,却可能增加金融风险和消费者债务负担。

第三、给的钱,由谁拿出来?资金来源是关键的核心问题。如果由政府预算发放,政府需要考虑财政可持续性、税收公平性等因素;如果依靠社会捐赠,数量有限且难以持续;如果由企业投资,虽然企业可以通过营销活动、社会责任项目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但企业毕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需要考虑商业利益和长期影响。

从“钱给到位了就能提振消费”这一过于简化的论断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部分专家在思考问题时的片面性、幼稚性。一些专家在公开发表观点时,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研究。在没有充分证据支持的情况下,就轻易草率地提出结论或建议,导致公众对其言论产生质疑。比如马光远为提振消费开的药方,就体现出这位马专家对经济问题的简化处理,同时也反映出专家群体中存在的问题。当前,部分专家被民众视为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逐渐失去公众信任。长此以往,整个专家群体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将大打折扣,专家的社会公信力也将持续贬值。这不仅会阻碍知识的有效传播,还会对社会的决策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值得警惕与反思。希望各位顶着专家名号的专业人士,务必时刻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谨言慎行,用经得起检验的专业见解回馈社会,真正无愧于专家这个称号。

来源:CCST控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