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直播带货已成为电商平台的一种重要形式,很多消费者也习惯了在直播间购物。为了解直播带货中对食品功效的宣称情况,上海市消保委近日成立了专家团队,从消费者需求、国内相关标准以及专业论证三个维度,对直播平台销售的产品进行调查。
上海市消保委调查100个直播间:100件宣称功效食品中,69件存在误导现象。直播间带货,有哪些套路?
当前,直播带货已成为电商平台的一种重要形式,很多消费者也习惯了在直播间购物。为了解直播带货中对食品功效的宣称情况,上海市消保委近日成立了专家团队,从消费者需求、国内相关标准以及专业论证三个维度,对直播平台销售的产品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蹲点监测了主流电商平台的100个直播间,随机选购100件相关产品进行调查,发现有69件产品在直播过程中存在对消费者信息误导的行为,直播间宣称的各种功效缺乏科学依据。
调查中具体发现了哪些问题?消费者在直播间购物,需警惕哪些套路?
这次上海市消保委选购的100件相关产品均不涉及保健食品,他们分别从产品直播间讲解、宣传到购买全程录屏记录,并进行了后续的相关检测。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介绍,通过监测发现,这些食品或多或少都在宣传健康方面的功效,尤其是降糖类食品。
唐健盛:发现有69件产品主播在宣传的时候其实是在误导消费者,数量最多的是降糖类的食品。在一个直播间当中,有一个主播宣传所谓的“控糖复合片”,当然他不敢说是蔗糖的糖,他把这个糖改成了王字旁的瑭,叫控瑭某某复合品。
某直播间:到手一共是4盒,4盒就是1个完整的综合期,4盒吃完你就是一个普通人,我们能帮你们把家里的这些片片丸丸去做停做丢的,明白了没有?
唐健盛表示,任何食品都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宣称“停药”很可能会延误患者的规范治疗。
唐健盛:这个主播在口播的时候就在暗示说,吃4盒就可以从高血糖变成普通人,可以把胰岛素、片片丸丸都扔掉了。但是这么做真的有效吗?专家组通过成分检测,以及对配料构成做了非常严谨的科学分析,像这些产品根本不可能像主播说的,吃完几盒以后就可以血糖由高到不高了,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此外,主播夸大宣传的还有跨境功能类食品。
某直播间:你不要再去吃非布司他,它是治标不治本的。你一吃,你的数值是不是都下去了?然后你不吃,你的数值就高了。它的代价是让你的“小宝肝”“小宝肾”过度地负荷工作……
专家组研判后认为,这一案例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唐健盛:(直播间)说非布司他是治标不治本的,吃了这个产品就可以既治标又治本,其实尿酸升高就是高尿酸血症的原因,他的产品都没办法做到很好地降低尿酸,更加不可能又治标又治本。
上海市消保委选取的100件产品中,还有很多是所谓的跨境婴幼儿食品。
某直播间:孩子落地15天就能吃,因为里面的含量很干净,看一下欧盟双C认证,里面是零糖、零香精、零防腐,懂了吗?
江西的刘女士近日购买了一款号称国外品牌的儿童DHA藻油,收到货后,查询到该产品换了包装,老包装上明确写着含有草莓香精,新包装并无此类字样。向客服咨询后,对方回复,“草莓萃取”仅指胶囊具有草莓味,并非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为了宝宝健康的考虑,刘女士还是选择了退货。
唐健盛告诉记者,通过调查和测试,他们发现好几款产品并没有如实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真实情况。
唐健盛:一些产品里面有我们国家标准所不允许添加的食品用的香料,还有些产品加了甜味剂,主播在宣传的时候说是不加甜味剂的,但是在产品当中确实是有甜味剂的。
专家组还发现,有直播间打着“太空育种”等旗号销售产品,比如,一款“太空育种灵芝”,号称对身体健康有奇效。
唐健盛:有一款产品宣传有“太空灵芝”,可以起许多作用,专家说其实“太空灵芝”也完全没有这个主播所说的那么神奇。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要求,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在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看来,直播带货过程中,虚假或者夸大宣传的问题最突出。
陈音江:我们之前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大概有将近80%的受访者认为直播间里的宣传会起到广告的效果。依据广告法的有关规定,不能宣传具有相关治疗的功效。变相开展广告业务,也会给消费者造成误导。
唐健盛表示,他们已经把在直播间蹲点监测的情况汇总到电商平台,希望消费者不要盲目相信主播口中所谓的“疗效”。
唐健盛:各大平台表示,对我们这次调查发现问题的商户,会加以规范;同时,这些平台也都承诺,要对宣称功效的健康养生类直播间加大管控的力度。我们想告诉消费者,绝对不要去听主播口若悬河地跟你说这个成分有多神奇,这个东西到底有多好。消费者去购买这样的产品,一定是希望能够让自己或者让家人更健康,如果没有安全底线,我们所说的健康养生其实都是无法达到的。
陈音江进一步提醒消费者,一定要通过正规的平台和商家购买相关产品,同时,平台也有责任和义务对此类直播间加强审核。
陈音江:首先确实是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其次广告法明确说了,这些特殊的商品是不能够宣传功效的,如果主播在直播间里去宣传它的功效,本身就说明主播和商家缺乏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消费者一定要慎重。平台要对商家和主播的账号加强资质的审核,如果发现明显存在着违法违规的行为,要及时采取限流下架、向有关部门报告这些措施,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的,平台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