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在京开幕 展示全球交易澎湃活力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8 11:04 3

摘要:100项新技术新产品、100项国际技术交易创新项目重磅发布,“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智能服务平台——转果果”正式上线,11组重点合作项目现场签约……3月27日下午,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开幕式暨全球技术交易生态伙伴大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中国网讯(记者 王瑞芳)100项新技术新产品、100项国际技术交易创新项目重磅发布,“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智能服务平台——转果果”正式上线,11组重点合作项目现场签约……3月27日下午,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开幕式暨全球技术交易生态伙伴大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正式拉开“全球买、全球卖”的大幕。

2025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由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发展集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北京工业大学共同承办,世界技术转移经理人联盟、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网络、在华韩国创新中心(KIC中国)等知名国际组织作为支持单位共同参与。

大会现场,国内外重磅嘉宾云集、全球新产品新要素集聚,议题聚焦全球技术转移发展新机遇,通过共话新未来、促成新合作、发布新成果等形式,展现出全球技术交易生态的澎湃活力,与全球技术交易创新主体共赴春约,再次让全球目光聚焦中关村。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靳伟,科学技术部七司司长周云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办事处代表夏泽翰,英国驻华贸易使节倪乐思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大会开幕式。

国际化平台聚焦全球技术交易创新生态

本届大会以“技术交易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将按照“1+10+X”模式,举办包括1场开幕式、十大品牌活动、一系列主题活动等在内的共计20余场供需对接活动,旨在持续引领全球技术交易风向,持续促进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持续加强技术交易供需对接,充分展现全球科技合作潜力与市场前景,进一步彰显高水平、国际化、影响力和实效性。

本届大会进一步突出高水平,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50人论坛协作机制吸纳20位新专家成员;聚焦医疗器械、低空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将举办4场重点领域成果发布与供需对接会,发布一批前沿成果;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十年,举办京津冀技术交易成果对接会。

进一步突出国际化,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全球技术经理人协作网络年会实现“全球化”升级,进一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聚焦国际科技合作、中英医疗科技、亚太创新技术产业对接举办3场国际技术交易对接会。

进一步突出影响力,围绕技术交易生态各环节创新主体,举办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对接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北京对接会、国家重大科研成果示范应用对接会、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场对接会等专题活动。

进一步突出实效性,首次推出“技术交易进园区”系列活动;区长会客厅再扩容,将举办17场活动;开放日聚焦生物医药、具身智能两大高精尖产业,带领中外嘉宾走出会场,走向市场,丈量成果转化落地“最后一公里”。

中外嘉宾云集 共话技术转移创新生态构建

200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昌平实验室副主任金勤献,世界技术转移经理人联盟主席黄亮分别围绕“人类消化健康挑战与全球医学成果应用”“发挥高校原创技术策源地功能,持续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构建面向未来的技术转移创新生态”“世界不同国家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建设的努力与挑战”等主题作主旨报告。

科技部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邢怀滨,西门子中央研究院研发部总裁诺伯特·高斯(Norbert Gaus),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长潘金峰,史太白基金会前主席、基金会荣誉主席约翰·吕恩(Johann Löhn)等嘉宾,就“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开放创新:利用生态系统与技术转移开创未来”“科技服务精准发力,高效赋能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机制与运作模式”等主题发表演讲。

多位嘉宾围绕“破局与共赢——全球技术转移新格局下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圆桌对话。ATLATL飞镖创新中心创始人、CEO朱鹏程担任主持,沙特国家工业发展与物流计划(NIDLP)CEO苏黎曼·阿尔马兹鲁阿(Suliman Almazroua),意大利机器人国家能力中心Artes4.0首席科学家、意大利圣安娜高等研究院荣誉教授保罗·达里奥(Paolo Dario),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王德保,香港大学协理副校长、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尹晓波共同参与创新对话。

创新榜单、智服平台 释放新质生产力新动能

开幕式现场,《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榜单》《百项国际技术交易创新项目榜单》,面向全球推介发布,广泛诚邀各界技术交易合作。今年,“两榜单”进一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装备、医药健康等高精尖产业领域,面向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征集创新项目1472项,聘请170余位专家学者、投资人、技术经理人进行咨询评议,最终产生200项新成果,较往年呈现质量更高、引领更强等特点。

《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榜单》旨在展示一批前沿技术产品,推动相关成果走向市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强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进一步完善中关村全球性技术交易生态网络。《百项国际技术交易创新项目榜单》重点聚焦“国际技术交易合作”,面向全球遴选可转化、可转移、可交易、可落地的高质量创新技术项目。

开幕式还正式发布了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智能服务平台——“转果果”。平台聚焦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以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全面提升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化效能,为北京科技成果转化再添“利器”。通过构建成果库、人才库、机构库、企业需求库、政策库五大资源库,平台可为高校院所、科技企业、投资机构及技术经理人等众多用户群体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成果、需求、专家、资金、空间、服务等多要素的高效协同。该平台已上线科技成果超过1万件。

大类11组项目签约 吹响技术交易合作“前哨”

大会现场,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生态要素,开展了技术交易、生态合作两类11个项目的签约,为2025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按下启动键,吸引更多全球化本土化项目落地。

产学研深度融合,5个高校院所转化项目现场签约,分别以技术许可、作价入股、技术转让等方式,与医药健康、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领域创新企业签约,助力科研成果进一步走下“书架”,走上“货架”。

战略携手,6项合作洞见国际技术交易新机遇,中外机构围绕技术服务、高端制造、成果转化服务等开展生态合作。为进一步助力科技资源跨区域协同共享,北京中关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广州)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聚焦技术服务,成立全国科技成果转化协作联盟。联盟成员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重点创新区域。一项项合作进一步凸显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的创新推动力,加快培育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新质生产力,助力全球科技合作。

来源:中国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