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北大硕士夫妇隐居深山11年,坐吃山空花光350万积蓄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7 01:47 2

摘要:现在很多新技术都在不断进步,要是回到“老一套”的生活方式,难免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那些选择隐居的人,大多数生活都比较简朴清苦。

很多人都憧憬着在田园里隐居的生活,可如今的社会,这种日子却被认为是“平淡无奇”的。

现在很多新技术都在不断进步,要是回到“老一套”的生活方式,难免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那些选择隐居的人,大多数生活都比较简朴清苦。

很多人都不想丢掉现在舒服的日子,特别是那些经济条件好的人。但奇怪的是,在2000年的时候,有个北京大学毕业的很厉害的人物,居然放弃了特别好的生活条件,跑到深山老林里去隐居了。

这位学霸选择隐居,他背后到底有啥样的经历呢?

【考大学】

这个北京大学毕业的天才叫王青松,他家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祖辈都是农民。王青松小时候上学挺不容易的,因为那时候国家忙着搞建设,高考停了好多年。

这段时间,王青松并没有停下来不进步。尽管他家境不太好,但他在生活和学习上都特别拼,家里几乎没为他操过心。

王青松的父母虽然见识不多,但都全力支持他自己的选择。

王青松得到这份工作后,生活有了转变。他聪明伶俐,做事稳重,很受部门领导的喜爱,照这样发展下去,升职对他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

王青松斩钉截铁地说:“我选北大!”虽然他已经拿定主意要考哪所学校,但对于要念什么专业还没拿好主意。

然后,王青松挑了两个觉得还行的专业,问同事说:“我是该选国家治理呢,还是选法律专业好呀?”

同事没直接回答他,而是问了他一句:“咱们工作时,是检察院来咱这儿说情况呢,还是咱去检察院说情况呢?”

同事提醒后,王青松选了国政专业。他下足了功夫,终于在1979年考上了北大,读的就是国政专业。

王青松年纪不大,但做起事来很老练,不管是工作还是日常,他都一板一眼,让人觉得他非常靠谱。

他刚考上大学,学校领导就让他当了团支书。他平时总爱打扮得整整齐齐,西装笔挺,不管去哪儿,都爱穿着一双光亮的皮鞋。

这身装扮,怎么看都不像个学生。王青松有个好朋友,也是同住一个宿舍的哥们儿,叫唐师曾。唐师曾还拿王青松开玩笑,说:

王青松的穿戴真有个性,他的一举一动都让我特别佩服,因为他显得特别老练沉稳,以至于我睡觉时连翻身都小心翼翼,谁让我心里对他满是尊敬呢。

在大学期间,王青松还是表现得非常出色。但到了毕业那会儿,他觉得国政系找工作有点难,所以就留在了北大继续深造,这次他改学了法律专业。

王青松在北大读完硕士后,就当上了学校里的教授。在80年代,能成为北大的教授,那真的是相当厉害呢。

王青松对这种生活挺满意的,可没过多长时间,他的人生就出现了一些转折。小时候,他在河南的一家寺庙里学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武术。

他非常喜欢国学,很憧憬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北大当教授的时候,他开始研究起养生来了。

王青松是北大的一名教授,他研究的养生方法可不一般,是“气功”。因为这养生招数挺管用,他的名声就传开了。加上他还是北大的教授,所以很多人都知道了他。

【隐居生活】

王青松出名后,引起了法律系的关注,学校领导就找他商量,让他开个养生班。这个班是对外开放的,每个人只要交十块钱学费就能参加。

他办养生班那会儿,碰到了一个特别漂亮的女孩,名叫张梅。张梅刚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没多久,听说有养生课,就满心好奇地去凑了个热闹。

张梅看到王青松时,王青松也同时被张梅吸引住了。在众人之中,王青松特地点名夸奖了她,说:“这姑娘气质真棒,要是能再注意保养身体,那就更完美了。”

张梅比王青松年轻了12岁,但年龄差距并没成为他们之间的障碍,张梅对王青松特别有好感。不久之后,两人很自然地就坠入了爱河,并且王青松和张梅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结婚后他们过得挺美满,但到了1990年,社会在发展,很多专家揭穿了“气功养生”是个骗局,王青松也因此从被大家崇拜的地位摔了下来。这事儿对他的校园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那时候,王青松琢磨着换个专业学学,就又报名参加了学校里汤一介教授的博士生考试。王青松特别聪明,成绩出类拔萃,考了第一名,顺利被录取了。

可到了最终录取的时候,王青松却被学校刷了下来,这让他特别受挫。但他没有气馁,第二年改报了法律专业再次尝试,结果还是没被学校录取。

王青松被拒绝了两次,心里特别纳闷。可他没再去考第三次,而是直接选择了放弃。

与此同时,王青松心里涌起了一股别样的感受。他本就是个研究国学的行家,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是个挺有独到见解的人。

王青松觉得现在的生活实在是“太呆板”了。他感觉自己就像是被好多根绳子绑着的风筝,只能在小范围内飘来飘去,啥也干不成。

他觉得心里憋得慌,渴望能自由点,对那种乌烟瘴气的日子受够了。

王青松把这些想法对妻子张梅说出来后,张梅非常懂他,她不仅支持王青松去追求自由,还愿意和他一块儿,去寻找心里的那个答案。

张梅也觉得现在的生活好像“变味了”,她们渴望能吸上一口“清爽的气”。所以,在这种感受下,她们慢慢地开始远离了日常生活。

1994年的时候,王青松搬到了北京和河北交界的山沟里,那里有张梅爸爸留下的一间老屋,张梅也决定跟丈夫一起搬过去。夫妻俩租了十块地的面积,过起了边种地边干活的日子。

张梅也是北京大学的一名老师,因为他们俩平时工作太忙,根本没时间打理耕地。到了1998年,张梅就决定不干了,辞了职。

没过多久,到了2000年,王青松也决定不干了,夫妻俩打算去过一种远离尘嚣的日子,找一个没有“脏东西”的地方。他们说的“脏东西”,不光是指生活环境上的,更多的是指心里和精神上的。

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张梅有了身孕。夫妻俩铁了心要远离尘嚣,就是希望能给孩子一个纯净无邪的成长空间。

不过,他们俩跑到山里过隐居日子,却让不少村里人嘀咕开了。大家私下里议论:“俩北大老师,好好的福不享,偏要来这大山沟养鸡种地,莫不是脑子出了啥问题?”

对于村里人的闲言碎语,王青松和张梅啥也没说。为了找个更清静的地方,他俩决定往大山里面搬。

他俩找到了一个山谷,里面有着一块超大的田地,足足有2500亩大呢,但奇怪的是,这块地没人种,周围也没人住。

【乐在其中】

王青松打听到,这儿几十年前也有人住过,不过后来大家慢慢都搬离了,这块地方就完全荒废了。

于是,夫妻俩商量后,拿出20万租了50年的耕地。那时候,王青松和张梅手头上有350多万存款呢。

他俩带着存款,找了个地方过上隐居的日子,一直到差不多十一年后的2011年,王青松的事情才又被人提了起来。

那一年,王青松的铁哥们唐师曾来看他,结果一见面,唐师曾就愣住了。现在的王青松,早就没了之前穿西装打领带的样子。

他穿着破衣服,头发乱得像鸡窝,脸上全是灰,皮肤被太阳晒得黑黑的,手上也都是皱纹,一看就知道是个平平常常的农民,看起来挺落魄的。张梅呢,变化也挺大,皮肤也被晒得黑黝黝的。

张梅手上留着干农活的印子,但她的气质好像超凡脱俗。尽管年纪大了些,还是能从她身上看出当年的美貌。

不过,唐师曾发现了一个事儿,王青松和张梅俩人都特别幸福,脸上的笑是真心的。聊着聊着,唐师曾也知道了他们这些年来的经历。

王青松和张梅包下土地后,很快就碰到了难题。他们一下子包了2500亩地,凭他们俩,肯定种不过来这么多。不过这对夫妻还是想办法开出了几十亩的地来种。

他们不依赖农药和化肥,连播种和收获都是自己动手干。这些活儿有多辛苦可想而知,没多久,他俩就累得成了地道的“庄稼汉”。

张梅特别干脆,一进山,她就把那些漂亮衣服全丢了,自己动手做了些棉袄来穿。

穿上亲手做的这些衣服,他们看起来更像是一群落魄的人。刚进山不久,张梅的孩子眼看就要出生了,王青松担心张梅会出状况,便想带她去医院。

不过张梅没答应,她回道:“我们每天都干活,吃的都是没加工过的食物,我身体棒得很呢。”

就这样,夫妻俩居然平平安安地把孩子生下来了。生孩子那会儿,就只有王青松一个人在旁边帮忙。孩子顺利来到这个世界,让他们更加下定了隐居的决心。

小宇是那个小男孩的名字,他来了之后,给王青松和张梅的生活带来了好多欢乐。

在这样的干净环境里,张梅恢复得特别快,没过多久,她就跟没事人一样,又下田开始劳作了。

小宇长大得特别健壮,自从回到大自然,他们一家连小感冒都没得过。夫妻俩身体倍儿棒,没去过医院,小宇也是,三岁起就满山跑着去放羊了。

小宇在两位以前教过北大的老师的培育下,没变成啥也不懂的人,他特别明事理,还很活泼开朗。

小宇从小就接触并熟读了很多中国古典的启蒙读物,像《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这些,年纪才几岁,他就能轻松地背出一大串来。

但是,让唐师曾感到非常惊讶的是,王青松原来攒的三百多万块钱,竟然全部花光了。

起初,他们为了买些“农用工具”花了不少钱,并且还种了大量的树,把全部的积蓄都投进去了。

不过王青松和张梅俩人,尽管看上去挺落魄,但一点都没觉得自己过得穷。他们的心里头和精神世界,那可是满满的。说到小宇的成长,唐师曾也给出了些建议。

他想说,王青松得琢磨琢磨小宇长大以后的事儿,毕竟王青松和张梅大风大浪都见过,可小宇呢,啥社会经验都没有。听了这话,王青松也默默地点了点头。

唐师曾走后,王青松和张梅又回去过他们的隐居日子了。这事儿一传十,十传百,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2011年4月十几号的时候,多亏了唐师曾的提醒,王青松考虑到小宇的将来,决定再次走进社会。不过,他们回来后并没有急着去找工作。

尽管夫妻俩已经很多年没跟上社会的节奏,但他们本事大,很快就盯上了“绿色食品”这行当。

他们种的蔬菜都是纯天然的,没打过农药,现在他们还开了家叫“绿林山庄”的店,专门卖无污染的绿色食物,走上了高端定制的路子。

我猜,王青松和张梅两人,应该是对田园生活还有所留恋吧。说不定以后,他们还会再回到大自然里呢。

来源:天哥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