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甚至连很多成年人都比不了。这一次女生张潇冉写童年时期的一篇作文火了,最初看得时候就觉得她写得好,读得也有感情,于是还分享给了家人。
关注语文山水这个号,已经有几年时间了。别看里面发布的作品,都是中学生作文,但是那些学生的创作力和想象力都不得了。
他们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甚至连很多成年人都比不了。这一次女生张潇冉写童年时期的一篇作文火了,最初看得时候就觉得她写得好,读得也有感情,于是还分享给了家人。
张潇冉写得是一篇寒假作文,题目是《旧轨还乡》,讲述的是小时候跟姥姥姥爷,从杭州乘火车回老家的经历,没想到作文火了,一并还带火了内蒙老家乌兰察布。
作文火了之后,张潇冉的老师王杨军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一个小孩能通过自己的作品为家乡代言,这是一件很荣幸的事。
而张潇冉本人也表示,自己没想到有那么多人关注,没想到语文的魅力有这么大。其实张潇冉还忽略了一点,自媒体发达的今天,优质短视频的传播,起到了主要作用。
整篇作文大概有1000字左右,句子优美,特别是讲述的故事,通过年代的穿插,写得非常感人。听她读的时候,会不自觉跟着她的思绪,仿佛自己也坐上了绿皮火车,踏上了一次返乡的旅程。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也在老去。张潇冉小时候回乡的时候,有姥姥姥爷的陪伴,会慢慢地欣赏沿途的风景,那时候车窗外的景物都是“友好”的,连车厢里的吵闹声,都成了温暖的背景音。
随着她上学之后,回老家的次数变少了,原来的那条铁路线停运了,于是铁轨就“锈成了记忆里的虚线”。这种对比特别戳心,不由想起自己老家那条消失的老街。时代在变,有些东西丢了就再也找不回来。
后来张潇冉的姥爷去世了,因为要回去处理丧事,乘坐的是飞机。这时候作者用昔日跟姥爷一起乘坐火车的美好记忆,来对比姥爷去世之后乘坐飞机的糟糕心情。小时候的火车很慢,但是风景很美,长大以后飞机很快,但亲人的离世,却让她无心体验交通的便利。
后来停运已久的火车再次运营,张潇冉带着激动再次坐上了火车。忽然看到旁边有一个小男孩,跟他的老人在一起的情景,不自觉代入了自己的童年时光,想起了姥爷。带着这种思绪,她终于回到了老家,在见到姥姥的时候已经泣不成声。
这篇作文读下来,就像坐在冬日暖阳里听人讲故事,特别有画面感,可能会勾起很多很多人的回忆。
其实这篇作文,最打动我的是,车上那位爷爷买推销品的细节。明明自己缩在床尾,却因为一句孩子爱吃就掏钱,这种笨拙的疼爱太真实了。其实张潇冉所写的,也正是天下无数个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一种亲情上的缩影。
相信大多数人听张潇冉读到这里,脑海里都会闪过自己跟家里老人,一起在某个地方经历过的某些事情,这是这篇作文火了的主要原因,因为它引起了无数人的共情。
整篇文章像一列缓缓行驶的绿皮火车,载着乡愁、亲情和时光的痕迹。除了一些语言修饰之外,字里行间都是扎扎实实的生活气。其实好的文字就是这样,只要真诚地捧出一颗心,读者自然能触摸到温度。#初中女生一篇作文带火内蒙老家#
来源:撰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