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冠果号称铁杆庄稼,是经济树种之王。位于平川区水泉镇东北部的白银市国家在文冠果全产业链示范基地,高标准智能化的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一株株苗木在新技术的加持和工作人员的精心管理下,长势喜人,显现出勃勃生机,传统农业在这里正逐步向智慧农业华丽转身。
产业兴则乡村新,产业旺则乡村旺。连日来,平川区抢抓农时,全力推动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希望的田野上一片繁忙,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文冠果号称铁杆庄稼,是经济树种之王。位于平川区水泉镇东北部的白银市国家在文冠果全产业链示范基地,高标准智能化的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一株株苗木在新技术的加持和工作人员的精心管理下,长势喜人,显现出勃勃生机,传统农业在这里正逐步向智慧农业华丽转身。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水泉镇陡城村,整齐排列的蔬菜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内绿意盎然。走进村民王立山的蔬菜大棚,翠绿成串的辣椒、香甜美味的“香妃”西红柿深受市民的青睐。王立山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的辣椒最大特点就是辣、品质好、口碑好、绿色无污染,本地、外地商贩都认准我们的辣椒。清晨采摘,上午批发,下午就已经送到了市民的餐桌上。今年共种植20个大棚,其中10个大棚的‘香妃’西红柿品质好、特别抢手。日常生活开销、孩子上学,全靠这几个大棚了。”
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让村民享受改革发展的红利,在家门口就业,陡城村成立了蔬菜种植合作社,持续推进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大棚蔬菜产业已成为平川区打开农民增收致富的大门。
“兴一种产业,富一方百姓,活一方经济”。平川区秉持“稳基础、提质量、促转型”,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动养殖产业发展。
走进白银众犇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标准化肉牛养殖基地,牛棚里,自动化饲喂系统和环境监控设备高效运转。公司目前存栏量1500多头,预计2025年底,存栏量达到3000头。白银裕明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文明做好养驴文章,通过创新模式,与养殖户签订三年“代养”协议,逐步实现标准化养殖。目前,全区畜禽养殖量达183.6万头只,肉蛋奶总产量1.56万吨。
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技人员也组成一支支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看苗情、查长势、送技术、解难题。在现代化数字大棚里,工人培育秧苗,加强蔬果管理。在乡村工厂里,在家门口就业的农民怀揣增收希望。平川大地,一幅幅春耕春播画卷正徐徐展开,并定格成春天最美的风景。
来源:白银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