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四化四解四到位”多元解纷大格局优势,推出“龙法和”云法庭解纷系统,通过“云上”互联的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当事人与辖区基层治理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法官架起沟通桥梁。近日,五大连池市人民法院运用“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四化四解四到位”多元解纷大格局优势,推出“龙法和”云法庭解纷系统,通过“云上”互联的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当事人与辖区基层治理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法官架起沟通桥梁。近日,五大连池市人民法院运用“龙法和”云法庭,成功化解了一起侵权纠纷,为村民之间的矛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案件背景:土地争议引发冲突
五大连池市某村的宁静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土地争议打破。村民张某与李某因土地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执,进而升级为肢体冲突。双方在这场争斗中均受了不同程度的伤,且都坚持认为自己是无辜的,无法达成和解。
云端调解,打破空间限制
面对这一僵局,五大连池市人民法院和平法庭的胡光法官决定采用“龙法和”云法庭系统进行调解。他通过系统发起了视频连线,李某及其家人来到了诉调对接站现场参与调解,而张某则利用手机端远程接入。在云端调解的过程中,双方分别展示了转账记录、医疗单据等证据材料。胡光法官逐项核对并释明法律依据,明确了双方的责任比例。
情理结合,化解对立情绪
胡光法官采用“背靠背”的调解模式,分别对双方进行了耐心的劝解。他一方面安抚了李某的情绪,引导其理性提出诉求;另一方面也向张某释法说理,强调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侵权行为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并建议张某换位思考,理解李某的立场和感受。经过胡光法官的不懈努力,双方终于达成了和解协议,同意以2800元达成和解。随后,双方通过“龙法和”系统在线签署了调解协议,李某当场通过微信转账支付了赔偿款。
五大连池市人民法院在运用“龙法和” 云法庭的过程中,始终秉承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中的理念,积极借鉴“枫桥经验”,将繁案化为简案、难案变为易案,最终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终极目标。下一步,五大连池市人民法院将进一步运用“龙法和”提升司法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水平,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更多司法力量。
来源:五大连池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