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业绩飙升背后的隐患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8 16:09 2

摘要:从大量布局商场的自动售卖机,到最高端商场的线下门店;从全国线上线下的销售网点,到火遍东南亚以及日韩的各类独创IP玩偶,泡泡玛特正引领世界潮流玩具领域中的“中国设计”,而且优势近乎“垄断”。然而,真正让这家企业成功的秘诀却始终是开创性的盲盒机制,和独有的潮流IP

泡泡玛特能否持久增长?

从大量布局商场的自动售卖机,到最高端商场的线下门店;从全国线上线下的销售网点,到火遍东南亚以及日韩的各类独创IP玩偶,泡泡玛特正引领世界潮流玩具领域中的“中国设计”,而且优势近乎“垄断”。然而,真正让这家企业成功的秘诀却始终是开创性的盲盒机制,和独有的潮流IP创意和精致的酷玩产品做工,这未免有些过于单一了……

2024年财报数据“炸裂”

打开泡泡玛特2024年年报,第一感觉就是:业绩太出彩了!

如下图所示,2024年泡泡玛特实现营收13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每股收益的增长也接近两倍。

2024年,泡泡玛特中国内地门店总数增至401家,净增38家线下店;无人售卖机新增110台,总数增至2300台。线下门店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43.9%,无人售卖机店收入7亿元,同比增长26.4%。公司去年中国内地全年实现业务营收79.7亿元,同比增长52.3%,相当不错。

同时,境外业务飙升,去年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营收占比接近40%,境外业务同比增长超370%,相当炸裂。

2024年是公司境外业务爆发的一年,除了得益于优秀IP在各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火爆,也和公司积极拓展核心地段线下门店以及境外线上业务分不开。

年报显示,去年泡泡玛特分别在越南、印尼、菲律宾、意大利、西班牙五个国家开设了首家线下门店,实现更全面的市场覆盖。同时,全球多地的地标性位置也成功开设了特色主题店或者旗舰店,包括在泰国曼谷的Central Ladprao开设了CRYBABY主题店;在越南著名旅游景点巴拿山乐园开设了古堡主题店;在韩国明洞开设了K-POP主题店;在欧洲最繁忙商业街之一的牛津街开设门店;成功进驻巴黎卢浮宫;在美国圣地亚哥开设了门店UTC。

通过这些海外门店的布局,让海外消费者进一步体验到了公司核心IP的魅力,打造了“摸得见看得着”的营销生态,也使得公司IP产品可以借助这些核心地段的“网红打卡”效应,在这些国家或者地区进一步传播。

除了境外线下布局的深入,公司在境外线上业务的发展也异常迅猛。通过覆盖东南亚的电商网络Shopee和Lazada,以及覆盖欧美等各国的TikTok直播电商以及Amazon购物平台,覆盖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客群,在去年为公司带来了14.56亿元的线上营收,是2023年的9.3倍。

从财务效率或者资产质量上看,去年公司的年报几乎也是没有什么弱点的。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66.8%,相比2023年的61.3%提升了5.5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存货周转天数由2023年的133天降至102天,超过97%的贸易应收款款账龄在3个月以内,这显然得益于公司运营效率的提升。此外,公司也没有银行借款以及相应的利息支出压力,手上的现金以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的大约21亿元增加到去年底的大约6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6.8%,看上去相当稳健。

公司取得这样好的成绩,理应受到敬佩,但如果真的要说完全没有任何隐患,那也是未必的。

单纯依靠IP盲盒产品,似乎过于单一

翻开公司年报,仔细分析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去年公司自己设计的自主IP产品(包含盲盒以及毛绒玩具)依然是绝对大头,占总营收比重约97.6%。

我不太购买泡泡玛特的盲盒,但也听说过The Monsters、Molly、Dimoo这些潮流玩具形象的“威名”。在很多用户眼中,这些手办产品的设计独特,做工精致,并且富有故事性、治愈性以及情感联系性,是能令人心情舒畅的玩具。

同时,盲盒的特色还在于一种“抽奖游戏”的属性很强,就好比拼多多优惠裂变机制一般,让人有种“开到自己喜欢的盲盒所特有的爽感”,有一定的痴迷属性和很强的社交媒体传播属性,有时候会让某些消费者停不下来,越买越起劲。

如上图所示,去年公司所有产品中,手办(主要是自有IP的盲盒)收入依然占据超过五成,同比增44.7%。另一方面,主要不是通过盲盒形式售卖的毛绒玩具收入占比提升非常快,从2023年的3.2%猛增到去年的21.7%。同时公司的MEGA(也就是巨大的娃娃或者玩具)收入增长也很快,同比增146.1%,去年占总营收比重近13%。

泡泡玛特的核心优势是设计出了这些独有IP的经典形象和文化特色,并且做工精良,往往令顾客爱不释手。但说到底,公司的营收来源还是太过于单一。

在IP衍生收入方面,上图可见公司去年衍生品及其他收入占比仅仅12.2%,而且依然和自主IP密切相关。

目前泡泡玛特城市乐园仅有位于北京的一家,是国内首个潮玩行业沉浸式IP主题乐园,但总面积相比即将开园的乐高主题乐园来说显小。据北京日报最新消息,该城市乐园将在2025年针对约三分之二的区域进行重新规划设计。

对此,泡泡玛特董事长兼CEO王宁表示,城市乐园运营一年下来就实现盈利,这一成绩不容易,但同时团队对城市乐园的理解更深刻。“以前规划的时候,因为经验不足,有一些错误,我们接下来很快会进行调整和规划。”

看得出泡泡玛特乐园离真正实现全国布局,成为全国性热门亲子活动场所和旅游景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当前泡泡玛特的国内线上业务依然依靠几家大型电商平台实现,自有电商平台建设没有很大起色。这当然可以是公司一种相对保守的战略,好端端的天猫、京东不用,为何还要自建平台呢?

但公司同时又非常重视会员体系的搭建,据公司年报披露,截至2024年年底的注册会员人数达到4608万人,比上一年底增加约1173万人,2024年会员销售额占比92.7%,复购率达49.4%。相信公司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争取到的这些注册会员,如果能够在自有平台实现消费收入,将进一步增加公司的盈利能力。

最后,如果细读公司2024年年报中的“未来展望”段落,很明显公司依然将未来“押注”在自有IP的销售和创新,以及海外市场的拓展上。在AI、元宇宙等更加“硬科技”一些的领域并无更多提及。

这也能从“找不到”公司年报中的有关“研发开支”项目中看出一些端倪。公司损益表中唯一和研发有点关系的数字来自“一般及行政开支”这项中,去年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相比前一年增长了33.9%,主要是“行政以及开发人员”数量提升导致相关“雇员福利开支”的提升。

但还是无法知晓其中行政人员和开发人员的比重,以及开发人员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涉及研发或者技术。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我很佩服泡泡玛特去年所取得的优异成绩,确实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众多IP潮楼酷玩品的热潮,也让盲盒成为了极具特色的全球流行品。

然而,公司如果能在主题乐园开发、自有电商平台以及某些涉及AI、元宇宙等领域的硬科技上取得更多突破,似乎预示着更加长远的光明前景。

当然,也不是说公司一定要有研发或者一定要有高科技属性。如果泡泡玛特的产品能够成为类似可口可乐那般人们几乎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的话,也是很大的护城河了。当前看,公司的IP护城河依然相当可观,但未来是否会有另一家更有创意,IP更牛的“泡泡玛特”出现呢?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来源:财经下午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