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至于为啥突然这样做,谷歌自己说闭源是为了“简化开发流程”,但有人猜测可能是经济原因,比如曾经安卓12开发期间,30%的工程师时间浪费在代码合并上,AOSP每年运维费更是高达8亿多美元。
2025年3月,谷歌宣布安卓系统将全面转向内部开发,开源项目AOSP的维护进入倒计时。这波操作就像苹果iOS系统突然要“开源”差不多。
安卓过去17年靠开源,拉拢了全球好多厂商。现在却搞 “闭源开发”,看来这开源也没那么“开源”!
简单来说,以后安卓代码仅谷歌内部员工能改,不再并入AOSP,开放的AOSP开源项目或许将逐渐消失。
至于为啥突然这样做,谷歌自己说闭源是为了“简化开发流程”,但有人猜测可能是经济原因,比如曾经安卓12开发期间,30%的工程师时间浪费在代码合并上,AOSP每年运维费更是高达8亿多美元。
而且安卓闭源后,谷歌就能把省下来的资源,拿去搞别的,像AI大模型研发。没跟谷歌签协议的厂商,想继续用最新安卓系统,就得乖乖掏钱。
不过我猜啊,最近芯片方面好消息不断,谷歌说不定是怕再冒出一两个像“鸿蒙”那样的系统。你看华为就靠AOSP,搞出了拥有10亿用户的鸿蒙,把谷歌给急坏了。
这消息对国内大厂倒不慌 ,毕竟小米、OPPO早就和谷歌签了GMS协议,短期内系统更新不受影响。
但中小厂商和智能设备厂商就没这么幸运了,未来要么乖乖交钱用新系统,要么抱着旧版本等死,安全隐患一大堆。每台设备成本一下涨8美元,可行业平均净利润率才5.7%,这近乎致命,部分企业都快被市场淘汰了。
印度手机品牌Lava就是个典型。它长期基于AOSP打造廉价手机,在印度市场有一席之地。未来因无法更新系统,市场份额估计会暴跌,将被迫退出市场。
安卓闭源,或许将为鸿蒙这类国产系统带来发展契机。华为鸿蒙2024年国内用户占比达到19%,首次超过iOS的17%。更绝的是,鸿蒙4.2系统已经彻底摆脱AOSP,还搞出“原子化流转”技术,手机、平板、汽车甚至家电都能无缝联动。
在企业级市场,国产无代码开发系统也正逐步抢占国外系统的份额。就拿云表平台来说,它开创了独特的“表格编程”模式。业务人员无需编写任何代码,仅通过简单“画表格”,就能开发出诸如WMS、MES、ERP这类复杂的管理系统,操作便捷高效,大大降低了企业开发系统的门槛与成本。
目前已经服务超30万家企业,开发效率直接翻了四倍。比如某制造业大厂用这个平台,一周就搞定了原本需要三个月的订单管理系统。这些工具还和鸿蒙深度适配,让企业能轻松开发跨设备应用。
特别是二次开发还很方便,企业可根据业务变化灵活调整系统功能,持续保持系统的实用性与先进性。
这些优点吸引了许继电气、中铁、中国电信、金纺盈、良木道等知名企业使用。
短期内,普通用户可能感受不到太大变化,该用新系统还是用新系统。但从长远看,闭源带来的成本压力早晚会转嫁到用户头上——新功能可能要付费解锁,设备价格也可能上涨。
安卓闭源这场大戏,就像科技圈的“转折点”。谷歌想靠闭源巩固地位,但这也会给了国产系统逆袭的机会。从手机到工厂,从开发者到普通用户,这场变革正在重塑整个科技产业。
文:胖胖
来源:河北志愿王博士